朱进忠《证治备要》----甲

朱进忠《证治备要》----甲

ID:25173090

大小:376.50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8-11-18

朱进忠《证治备要》----甲_第1页
朱进忠《证治备要》----甲_第2页
朱进忠《证治备要》----甲_第3页
朱进忠《证治备要》----甲_第4页
朱进忠《证治备要》----甲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进忠《证治备要》----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朱进忠《证治备要》----甲朱进忠《证治备要》 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   辨证论治是中医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形成的—种分析、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指导着疾病的检查和分析,而且指导着治疗原则的确立和处方用药,因此说,它是中医诊断治疗的根本。为了很好的应用这一方法.特归纳为十二法,作为全书的指导思想及治疗疾病的原则。   一、辨证方法   (一)辨证分析前,首先进行全面的检查:望、闻、问、切四诊,各有它们的独特作用,正如《难经》所说:“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

2、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因此,辨证分析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全面的检查。   (二)辨证分析时,首先找出复杂证候间的不同的必然联系:例如,咳而短气,痰液清稀,倦怠懒言,声音低怯,面色恍白,畏风形寒,或有自汗,舌淡苔薄白,脉虚弱证。可以:通过肺主气,主皮毛,司呼吸,为娇脏,不耐寒热,色白,为储痰之器等理论,而找出以上诸证候间的联系是属肺气虚。心悸不宁,水肿,胸腹胀满,咳嗽短气,不能平卧,指、唇青紫,四肢厥

3、冷,舌淡苔薄白,脉虚数是心、肺、肾的阳气亏损,水饮上泛等。(三)其次,找出很多病因中的主要发病原因:例如,“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证中的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等,为阴阳气血大衰;然其目前却是由劳伤心气,火浮不敛,心肾不交,火不摄水所致,所以,仲景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解肌去邪气,调阴阳,敛浮阳来治疗。   (四)随时注意证候性质的改变:疾病的性质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但是,究竟发生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还必须随时观察。例如,太

4、阳病二三日,可能传入到少阳、阳明,但是究竟发生了改变没有,还应看其有无少阳阳明证,若见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则为已经传入少阳、阳明,若没有这些证候,就是没有发生传变。   (五)认真区分真象和假象:例如,阳热极盛时,出现的手足逆冷,自汗发呃,身卧如塑,六脉细微;阴寒极盛时,出现的身热面赤,口渴喜冷,手足躁扰,言语谵妄;脉来洪大,正气极虚时出现的腹胀,便秘;邪气壅实时出现的嘿嘿不欲语,肢体不欲动,或眩晕昏花,泄泻便溏等,必须认真的鉴别,否则以热为寒,以寒为热,以虚为实.以实为虚,就会犯虚虚、实实的错误。  

5、 (六)找出复杂原因中的主次和比例关系:例如,半夏泻心汤证和黄连汤证,都是寒热夹杂证,但却有着热多寒少,寒多热少的区别,临床时如果分辨不清,就会贻误病机形成坏病。二、论治方法(一)针对证候性质进行治疗:例如,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四肢酸痛,鼻塞,清涕,喉痒,咳嗽,声重,痰吐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等证。是由风寒客表引起的,只要根据风寒表实的发病原因,采用辛温解表,就可迎刃而解,不必见头痛再加治头痛药,身痛再加冶身痛药。   (二)按照标本缓急进行治疗:例如,既有宿疾,又有外感的证候:当正气旺盛时,可先治外感,

6、后治宿疾;表邪轻,正气较虚时,可扶正兼解表;正气甚衰,邪气又微时,应先治宿疾,助长正气,正复邪自解。所以,内伤、外感同时出现时,或先解表,或先治里,或解表治里同施,或解表多于治里,或治里多于解表,必须有步骤的灵活安排。   (三)排除假象,抓住根本进行治疗:例如,气虚或阳虚的发热,补其气扶其阳,就可以使发热消退痊愈;热极似寒的厥逆,脉微、清其热就可以使肢温,脉复等。千万不可以假象作本质进行治疗。   (四)善于坚持,注意变化:疾病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时,不可改变治法;已经发生了变化时,必须改变治法。例如,外

7、感病初得时是风寒表证,应该用辛温解表法进行治疗,第二天发生便秘,腹胀,舌苔黄燥等阳明证时,就应改为苦寒攻下。有些疾病,经过治疗虽有改善,但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时,就应该把该种治疗方法一直坚持下去,例如,明·吴又可对温疫腑实证的一下再下,肾阴亏损者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就是如此。   (五)各种病因交错存在时,在治疗主要原因时,兼治次要的原因:例如,《金匮》中的“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除重用补益以治虚劳诸不足外,并兼以去风解表之品以除外邪等。(六)处方用药时,要注意促进每味药物有效作用的发挥,抑制不需

8、要作用的出现:例如 阳和汤是治疗阴疽的有效方剂,其中的麻黄既有通阳之功,又有发汗之弊,阴疽证若发汗必使阴阳更衰,所以,重用熟地、鹿角胶以配伍之,使其仅有通阳之功,而无发汗之弊等。            第一章   传 染 病 第一节           传染病治疗十法     一、解表法:是驱除表邪,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具有疏泄腠理,透邪外出的作用,主要适用于表证,太阳经证和卫分证。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的不同,所以有辛温解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