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册音乐有效教学第三单元教案

14册音乐有效教学第三单元教案

ID:25175046

大小:5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18

14册音乐有效教学第三单元教案 _第1页
14册音乐有效教学第三单元教案 _第2页
14册音乐有效教学第三单元教案 _第3页
14册音乐有效教学第三单元教案 _第4页
14册音乐有效教学第三单元教案 _第5页
资源描述:

《14册音乐有效教学第三单元教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4册音乐有效教学第三单元教案[14册音乐有效教学第三单元教案]《采茶舞曲》教学简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歌曲《采茶舞曲》的演唱,14册音乐有效教学第三单元教案。2、了解《采茶舞曲》与越剧及浙江民歌之间的关系。3、结合介绍“采茶舞“,通过律动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完全融入歌曲的意境中。教学重点:歌曲《采茶舞曲》的演唱二、教学重点: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采茶舞曲》三、教学难点:歌曲《采茶舞曲》的演唱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准备:课件、录音机、电子琴、电脑等。六、重点探究:怎样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七、教

2、学过程:1、教师提出问题,小组讨论(1)创作背景及作者。(2)根据歌曲的内容及情感要求,应该怎样安排它的力度层次?歌曲的高潮在哪里?2、学科长组织小组讨论,本组同学各抒己见3、将讨论结果汇报展示4、对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有意见或建议的可以提出来5、新课教学具体实施(1)演示:“采茶舞”的舞蹈录象,使学生通过观看舞蹈了解到这首曲子欢快活泼的情绪特点,并营造出了一个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出歌曲《采茶舞曲》演示:歌曲《采茶舞曲》的演唱录音。2、学生通过再次聆听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3、视唱歌谱4、加入歌词唱(1)轻声唱一遍全曲,(2)在讨论的基础上试着演唱并选择

3、一两种大家满意的处理意见。(3)按学生选择的处理方案来演唱歌曲。(4)模仿用方言来演唱歌曲讨论:用普通话唱和用方言唱哪一种更能表现出歌曲的风格、特色?三、律动学生在《采茶舞曲》的音乐伴奏中做着“采茶“的律动,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课。《十送红军》教学简案一、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十送红军》,学生通过听、议、唱、赏、游戏等形式感受歌曲、体验歌曲、理解歌曲,进而达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江西的红色历史,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红土地、热爱家乡江西、热爱江西民歌的情感。3、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学生发扬革命传统,发扬

4、红军长征精神:艰苦朴素、不怕困难、坚韧顽强。二、教学重点:了解江西红色历史,感受体验歌曲情感。三、教学难点:112232•3535树树(里格)梧桐音程九度大跳的演唱技能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准备:课件、录音机、电子琴、电脑等。六、重点探究:感受歌曲、体验歌曲、理解歌曲,进而达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七、教学过程:1、教师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介绍江西的红色历史。(2)歌曲旋律、歌词有什么特点?你认为歌曲什么地方更具江西地方特色?2、学科长组织小组讨论,3、汇报讨论结果4、对其他小组讨论结果有异议的提出来5、新课小学师:江西是个好地方,

5、山清水秀好风光。在这片神奇的红土地上,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安源等等,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歌,这些伟大的红色历史是形成和产生江西民歌和江西革命民歌的源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来自红土地的红色经典:《十送红军》,通过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发生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的故事,感受红土地的红色经典。(1)、听、议(歌曲感受)♪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提问:歌曲反映什么场面?表现了什么情绪?(通过欣赏讨论交流)♪再次欣赏歌曲一遍(依依不舍)2、唱♪随音乐完整学唱歌

6、曲第一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唱)提示:先突破最容易的地方,教师倾听,发现学生演唱难点,教案《14册音乐有效教学第三单元教案》(..)。♪解决演唱难点(通过听唱、相互学习及教师指导的方式解决)112232•3535树树(里格)梧桐♪分小组、男女生、师生歌曲接龙等形式完整学唱歌曲。3、悟(感悟、体验情感)师:歌曲《十送红军》是一首表现送别之情的歌曲,古往今来有很多表现这一情感的诗和歌曲,谁能吟诵或演唱,并体会其中的情感?♪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歌曲:

7、《送别》齐唱,体会情感。♪将这一情感融入歌曲中,有感情的演唱《十送红军》4、歌曲演绎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表演形式或创新,并进行展示三、拓展延伸四、小结师:江西这片红土地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孕育了多彩的民歌,更孕育了勤劳纯朴的人民。今天,我们唱响了红土地的歌曲,唱热了我们的心扉。作为新时期的少年我们应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努力学习,建设江西美好的明天!最后,让我们唱着《十送红军》结束这节课。《长江两岸的民歌》教学简案一、教学目标:1、结合地理知识了解长江两岸各个地区的民歌及其特点。2、重点感受《龙船调》、《十送红军》的内容及地方

8、风格,并尝试用哑剧的形式表演《龙船调》。3、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对民族器乐了解和探究的兴趣。二、教学重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