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培林:实践是硬道理

章培林:实践是硬道理

ID:25200000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章培林:实践是硬道理_第1页
章培林:实践是硬道理_第2页
章培林:实践是硬道理_第3页
章培林:实践是硬道理_第4页
章培林:实践是硬道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章培林:实践是硬道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章培林:实践是硬道理

2、第1第1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以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需求日益旺盛;与此同时,无论是企业用户还是ERP厂商,都感受到了ERP专业人才缺乏的巨大压力。如何大规模培养ERP专业人才、如何加强企业用户、教育机构和ERP厂商的沟通与合作,以及ERP人才培养是否可以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创新之路?种种问题为人们广泛关注。为此,本刊记者就ERP专业人才的现状、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和一些读者关心的问题,采访了用友公司负责服务和培训的副总裁章培林先生。记者:企业ERP项目的实施,迫切需要一大批训练有素、经验

3、丰富的咨询顾问参与其中,迫切需要解决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请您谈一谈,ERP专业人才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章培林:企业ERP应用最大的瓶颈在于人才。ERP专业人才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队伍,以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信息化建设需要。ERP是管理和信息技术多学科综合的产物。事实上,目前国内ERP人才除了存在非常缺乏的问题外,还面临一个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窘境。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说明ERP人才培养的管道、机制,甚至学科设置、教材体制、教学模式等等,都存在着无法适应快速增长

4、的企业ERP应用需求的问题。目前的现实情况是,ERP厂商感觉到了应用实施人才的缺乏,企业也感受到了ERP专业人才的缺乏;大专院校对以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领域的知识传授有强烈的需求,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对ERP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和全面。ERP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师资力量也严重不足。每年成千上万的企业信息化工程,包括ERP、CRM、OA等等,倘若因为实施指导顾问不足,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或者因为实施顾问的水平不高,实践经验缺乏而打了折扣,这无疑是社会整体资源的巨大浪费。记者:有观点认为,ERP人才的培养无非

5、是加强各种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章培林: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企业有培训的需求,厂商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ERP人才缺乏的状况,但这些都只是短期行为。ERP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体系。解决企业人才匮乏的根本出路在于全社会共同创造一种人才的成长机制、成才机制和用才机制。企业信息化越来越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内在动力,ERP专业人才不但是ERP厂商的财富,更是用户的财富。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用友提出了“ERP人才工程”的战略构想。对ERP项目,社会上还存在很多误区。比如一些企业还是停留

6、在软件产品的层面看待ERP,或者误以为ERP项目是一个“交钥匙工程”;用户对ERP实施顾问的工作过程和特点不了解,把实施顾问叫做“ERP施工队”;大专院校由于缺乏必要的应用环境和实习条件,很多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我们的体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办法,就是形成一种实践与培训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在实践中加强培训,在培训中加强实践。ERP项目的成功,有赖于用户拥有一支熟悉ERP、有管理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队伍,我们把这个叫做企业的“内部顾问”。对ERP厂商来说,同样需要一支有丰富实践经验、深厚理论功底的咨询顾问团队。这两种顾问

7、队伍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记者:目前高等院校的MBA教育和信息系统工程学科中,很多已经开设了与ERP原理相关的课程,比如生产与运作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就企业ERP这样一个方兴未艾的信息化应用主题而言,企业、院校和软件系统供应商之间,如何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来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章培林:这里有一个具体的问题,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各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强强联合的问题。特别在市场环境下,探讨人才培养的合理模式显得尤为必要。在这方面,许多企业认为,院校是培养ERP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院校的人也讲,理论教学如果没有实

8、践指导往往事倍功半,教育模式需要有新的突破,特别是加强实践环节的份量,加强校企合作,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学以致用的专门人才。长远来看,ERP专门人才的培养有赖于一种稳定、有序、成熟的育人机制。在这些观点的启发下,结合我们自己一年多的实践体验,“ERP人才工程”逐步形成了一套体系和方法。这些合作包括共建ERP实验室、联合课件研发和举办面向企业管理层的高级ERP研修班等具体举措。在这些措施中,校企共建ERP实验室是受到广大院校欢迎的举措。通过长期的信息化应用实践,我们与大专院校共同捕捉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校企共建E

9、RP实验室,通过把课堂上系统学习到的企业管理理论知识,比如说像财务分析、生产物料计划、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课程的内容在实验室中通过模拟的方式增强培训人员对ERP的感性认识。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有专长的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记者:ERP项目的实施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在培养ERP人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