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高血压病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ID:25206315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高血压病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_第1页
高血压病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_第2页
高血压病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_第3页
高血压病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病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血压病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以及临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并对阳性组119例和对照组410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比较一般情况,发现年龄、高血压程度、是否脑疝、有无病理征、脑出血部位、出血量、GCS评分等,对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对防治上消化道出血、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资料和方法199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9例,均经头颅C

2、T或MRI证实。其中男288例,女241例;年龄35~84岁,平均63.5岁,>60岁者290例。入院时按Glasgol者160例,50~80ml者236例,>80ml者133例。全部病例发病前均无慢性肝病及出血性疾病病史。方法:明确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后,将发生脑出血后2周内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患者归入上消化道出血组,其他归入对照组。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程度、意识、有无脑疝、病理征、脑出血后24小时血白细胞的计数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529例脑出血患者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19

3、例(22.5%)。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P>0.05),但在年龄、血压(>180/100mmHg)及有无昏迷、脑疝、双侧病理征、血白细胞计数等方面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表1上消化道出血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略)  脑出血部位的影响:上消化道出血组的119例患者中,丘脑、脑干和小脑出血的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率明显高于脑叶和基底节出血者(P<0.05)。通过检验,我们发现出血量>50ml的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显著高于出血量<50ml的患者(P<0.01)。GCS评分的影响:GCS评分<

4、6分的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明显高于GCS评分>6的患者(P<0.01)。脑出血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时间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病后48小时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00例,死亡83例,病死率高达83%,明显高于48小时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死率为21.1%(P<0.01)。(责任编辑:admin)讨论本组529例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为22.5%。各文献发生率的差异可能与病例选择有关。因为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①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主要因脑出血时脑组织受压、移位

5、、颅内压增高、影响下丘脑、脑干与边缘系统的功能,进而导致了内分泌的紊乱而致应激性溃疡。因此对脑出血的部位进行了统计,发现丘脑、脑干和小脑出血的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率明显高于脑叶出血者(P<0.05)。②脑出血量的多少也能够影响到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因为脑干、丘脑大量出血时,脑干或下丘脑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引起应激性溃疡。③脑出血后容易出现昏迷、脑疝,这使得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增高,可能因为脑疝导致的颅内压高,加重了对脑组织压迫所致。④双侧病理征阳性侧面反映了颅内受压情况,使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显著高于对照组。⑤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所以在对高血压的评估后,

6、发病年龄、高血压严重程度在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⑥白细胞计数的升高多数因为感染,感染会加剧患者的应激反应,也促使了应激性溃疡的发生。⑦GCS评分越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也高。⑧上消化道出血出现的时间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48小时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亦明显高于48小时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表明脑出血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时间大多在病后48小时内,发生时间愈早,预后愈差,病死率愈高。预防上消化道出血,重要的是争取尽可能实行手术清除血肿减压。与此同时进行保守治疗,如甘露醇的使用。对脑室内积血者,更应尽早清除或引流脑室中的积血。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

7、况应用激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