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

我国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

ID:25239525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9

我国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_第1页
我国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_第2页
我国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_第3页
我国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_第4页
我国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刘苹1,侯海燕2(1.广东金融学院体育教学部,广东广州510521;2.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广东江门529090)摘要: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体育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课程目标不断完善;课程内容的结构和包含的功能不断增加,教师课程意识不断增强;课程的评价体系较为完善;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提出:应明确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价值属性,充分认识体育的育人作用,坚持课程的健身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实现课程内容教育性和科学性、文化性与可行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有机统一。关键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历史沿革中图分类号

2、:G807.01文献标识码:A:1672-268X(2015)04-0075-03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学校体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梳理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沿革的基本脉络,总结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取得的经验,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1我国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沿革的基本脉络1.1体育课程目标的初步确立1950年8月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从培养学生健美体格、运动兴趣和习惯、良好思想品德三方面确立了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培养儿童健康知能、健美体格,以打好为人民、为国家建设战斗而服务

3、的体力基础;二是培养儿童游戏、舞蹈、体操等运动习惯以发展身心,充实健康生活;三是培养儿童国民公德和活泼、敏捷、勇敢、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品质以增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该标准体现了国家当时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为体育课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1956年国家教委出台的关于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相关文件明确提出:“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同时,对基础教育的体育教育从增进身体健康、通过各种运动项目掌握运动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培育优秀的个性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参与体育锻炼习惯等方面提出了五项基本任务,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目标内

4、容的初步确立。1.2以“增强体质”为主的体育课程目标的确立1961年国家教委颁布第二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大纲提出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学习、参加生产劳动和准备保卫祖国。同时,规定“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发展,增强身体对寒冷、炎热等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认识体育的重要意义,具有基本的体育知识和锻炼身体的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通过体育锻炼,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他们勇敢、坚毅、朝气蓬勃、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和集体主义等共产主义道德和优良品质”的任务,并在理论上界定了“体质”的内涵。可以说,这部大纲是根据我国基本国

5、情和基础体育教学经验总结制订的,标志着我国体育课程开始以“增强体质”作为核心目标。1.3“一个目的、三项基本任务”课程目标框架的建立1978年,国家教委颁发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大纲强调“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以收到增强体质的实效”和“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以及“结合体育教学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该套大纲被多次修订后,于1987年正式颁布试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由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学大纲。该大纲形成了我国体育课程目标的框架体系,即一个目的、三个基本任务。一个目的是培养德智体

6、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三项基本任务是锻炼学生身体,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思想品德教育。该大纲不仅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基础性和全面性,还反映了“终身体育思想”。1.4“以育人为宗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确立1992年国家教委接连颁布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该大纲中体现了比较完整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并提出“目标树”的概念。此次大纲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教学任务为:“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术、发展基本能力、向学生进

7、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此次大纲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各个年级的目标、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以及考核项目,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初步形成。2000年,全日制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出台,全套大纲虽沿用了“一个目的、三项基本任务”的课程目标表述形式,但在目标内容上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以育人为宗旨”的核心理念,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强调通过“三基”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由单纯的知识技术传授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锻炼、学会评价转变;强调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价值。1.5“三维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