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合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瘦素的影响论文

肾康合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瘦素的影响论文

ID:25292362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肾康合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瘦素的影响论文_第1页
肾康合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瘦素的影响论文_第2页
肾康合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瘦素的影响论文_第3页
肾康合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瘦素的影响论文_第4页
肾康合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瘦素的影响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肾康合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瘦素的影响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肾康合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瘦素的影响论文钟丹,傅贵平,衷学军,陈根云,王娟,陈小丽,罗满生【摘要】目的观察肾康合剂对脾肾气虚,湿瘀内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及血清瘦素(Leptin)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措施.freelent,SGA)[4],检测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胆固醇(TC)、转铁蛋白(SF),结合体重变化、胃肠道症状、皮下脂肪和肌肉情况等进行营养状态评估,总分介于0分~20分之间,5分者为“营养良好”,5~15分者为“轻度营养不良”,15分者为“重度营养

2、不良”。1.1.2纳入标准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中属于脾肾气虚、湿瘀内阻,且可逆加剧因素(如感染、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高血压病等)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75岁以下的患者。1.1.3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心、脑、肝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合并有肿瘤、甲亢、严重炎症等消耗性疾病者;不能遵守医嘱,依从性差者;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者。1.2临床资料80例纳入患者均为2007-03~2009-03本院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0~73岁,平均(43.70±9.86)岁;病程1

3、~20年,平均(11.33±5.68)年;原发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8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性肾损害9例,梗阻性肾病2例,其他1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8~74岁,平均(44.53±10.01)岁;病程1~22年,平均(11.56±6.23)年;原发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7例、糖尿病肾病11例、高血压性肾损害9例、梗阻性肾病1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原发病情况等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提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基本一致。2方法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予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对照组以适当降压,纠正酸中毒,纠正

4、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抗感染等治疗为主。治疗组加服肾康合剂,药用:党参30g,黄芪30g,何首乌15g,补骨脂15g,丹参30g,泽兰15g,茯苓20g,制大黄10g等。两组患者服药3个月为1个疗程。2.2观察指标与方法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营养状态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转铁蛋白(SF)及血清瘦素浓度的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中医证候积分采用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订;肾功能、TC及Alb测定采用日立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PA及SF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Leptin

5、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3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Leptin与中医主要症状、营养状态的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3结果3.1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比较(略)结果显示,在主要症状积分方面,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对于患者倦怠乏力症状的改善程度尤为明显,与治疗前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积分均明显下降,且有及其显著性

6、差异(P0.01),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1)。3.2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积分的变化结果见表2。表2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积分比较(略)治疗组营养评分明显降低,营养状态好转,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3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各营养指标及血清瘦素的变化结果见表3。表3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各营养指标及血清瘦素比较(略)表3结果显示,治疗组血肌酐、血尿素氮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营养状体指标中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

7、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3.4血清瘦素与中医主要症状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见表4。表4血清瘦素与中医主要症状相关性分析结果(略)表4结果显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中医症状中倦怠乏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它主症无明显相关性。3.5血清瘦素与肾功能以及各营养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5。表5血清瘦素与肾功能以及各营养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略)表5结果显示,慢性肾功能衰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