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ID:25294227

大小:79.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19

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_第1页
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_第2页
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_第3页
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_第4页
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_第5页
资源描述:

《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杏林拾遗  时光飞逝,长河滔滔,洒下汗水的人们,积淀的不论金子或沙子,让她随心翱翔起来吧!体会13:附子、理中、四逆可助六经之阳  六经阳气亏者,皆可加附子,皆可加四逆汤以助之,六经本是一经,六气乃是一气,皆人体坎中阳气也,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一、桂枝甘草汤治心阳虚心悸证,不愈者或较重者,可加炮附子,或四逆,或理中汤。桂枝甘草汤助心阳,四逆、附子、理中类可助之。可与桂枝附子甘草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互参。  二、甘草干姜汤可治虚寒肺萎,可治多涎,可治少阴咽痛,甚者可加附子以助之,合而成四逆

2、也。  三、麻黄甘草汤可治水,开腠发汗,若阳虚者,可加附子,或麻附辛汤,或麻附草汤。  四、附子甘草汤可治阳虚畏寒,甚者加干姜,以成四逆汤也。  五、吴茱萸汤治厥阴脏寒犯胃证,若剧者,可加附子或加四逆或理中类以治之。  六、当归四逆汤以治厥阴经证,不愈者加吴茱萸、附子、生姜以助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汤加……。六经阳衰皆可加附子、理中、四逆,以上可证之。  七、五苓散证若不愈者,可加四逆或加附子以助之,效佳。  体会14:论栀子豉汤系列方  1.栀子豉汤  栀子―――清热(郁热)  豆豉―――宣表  合用清宣胸膈郁热,除心烦―――从太阳而出也  

3、2.栀子枳实汤――伤寒差后劳复食复者  胸膈郁热――栀子  痞满食滞――枳实  3.栀子干姜汤  兼脾气虚寒――便溏者――加干姜  4.栀子厚朴汤  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枳实――消痞(滞塞)  厚朴――除满(胀)  体会15:三阳病机,重在经气转输失常――失开、失枢、失阖  1.天之大宝唯此一丸红日!  人之大宝唯此一息真阳!  2.人之一身,凡阳气不到即是病。  3.救治阳气,治病之总则。  4.三阳病机――重在开阖枢失用!  ⑴太阳――失开!故治疗太阳经病重在开腠疏表  ⑵少阳――失枢!故治疗重在枢,三焦之气液,通畅上下内外,服小柴胡汤后,“上焦得

4、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而解也”。  ⑶阳明――失阖!――失于通降!三阳统于阳明,六府以通为顺!六府皆借阳明为出路!白虎、承气皆为阖剂,潜镇阳气,通降六府也。  体会16:三阴病机  第一个问题:重在本气失化――湿盛!热少!风大!  ⑴少阴病机―――阳衰――热少――四逆辈  ⑵太阴病机―――阴寒――湿盛――理中类  ⑶厥阴病机―――风大或风小――气散或气闭(疏泄太过或不及)  经证―――当归四逆汤;脏证―――乌梅丸加减。  三阴乃阴盛之地,更以阳气为用,但人之真阳乃一阳生于二阴之中,阳本不足,阴盛阳亏皆和朱丹溪相反。三阴病机重在本气失化,少阴之上,热气治之

5、,乃坎中一点真阳。坎阳乃命火也,为一身之生机所在,故少阴病机重在阳气衰虚。  第二个问题:1.少阴失枢。2.太阴失开。3.厥阴失阖(气散)。  阴阳本为一体,阴中有阳,阳中存阴,从生理上看,“少阴之上,热气治之”,热气即元阳也。人之元阳,先天本已不足,后天则更亏易损。故人身之阳有亏而无满。人身之病皆阳气为病也,阳气一处不在,则一处即病,阳气一处有亏,则一处阴凝,多寒湿并至也。故阳气乃人生之本。但阳气易温不宜补,温则阳气通达,补则阳气凝滞。人之一身阳气本为一体,乃一气流行也。少阴病则阳衰阳亏,太阴病则湿阻饮停,厥阴病则风气不治,多散漫也,故可以乌梅、山萸、

6、五味收之。  李老破格救心汤乃三阴并治之剂,附子以救少阴之阳,干姜以救太阴之阳,除太阴之湿,亦阳盛而湿化也;山茱萸、龙牡等以敛厥阴欲散之气。厥阴主要是风气失治,疏泄失常。风大气散――来复汤。风小气郁――四逆散。  三阴病机,总括概之,也可以曰:  阳衰――少阴病机是热少  寒湿――太阴主要是湿盛  寒凝――厥阴主要是风大或气厥  此皆以本气病为主。  六气本为一气,六经本为一体。乃真阳氤氲其间,子时发于少阴,出于三阳,故少阴阳旺则一身阳气皆旺,少阴为一身阳气之枢也。三阴阳气皆以赖之,但少阴阳气欲赖太阴阳明之胃气以滋之,欲赖厥阴风气以疏之,少阴阳衰则六经阳

7、衰,皆可用附子以助之。厥阴风气不疏则阳气滞塞,血脉不行,在经则阴寒凝滞。当归四逆汤之类证发也。  三阴之寒凝皆赖厥阴以疏之。脏寒凝滞则赖通脉四逆加吴茱萸、桂心以温之。少阴厥阴同病,阳衰欲散。则一身之气血阴阳皆欲亡。故赖厥阴以收之大剂四逆汤基础上,加用乌梅、山茱萸之类,心得体会《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来复汤乃收厥阴之峻剂也。收厥阴者乃收厥阴之风,使阳气不得散也。疏厥阴乃疏阳气之滞,故阳气不凝也。  太阴乃阳气之助,先天之阳气,非胃气不能滋之。故四逆汤干姜之温中。太阴少阴合病则四逆、理中合用,附子理中是也。三阴本为一体,三阴合病,则四逆、理

8、中、桂萸同用。四逆,救其阳也,理中救其中也,桂萸治其风也,非重剂救阳不可。  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