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指导手册:

教师指导手册:

ID:25343925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9

上传者:U-720
教师指导手册:_第1页
教师指导手册:_第2页
教师指导手册:_第3页
教师指导手册:_第4页
教师指导手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指导手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第一集防范拐骗和劫持自救编写意图案例:12岁幼女遭拐卖,3个月内被蹂躏700次    2001年5月16日,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年仅12岁的女童段英因小事与父母吵架后负气离家出走。身上仅有8元钱的段英坐车到岳阳去找舅舅,却迷了路。5月17日零时许,被一个叫邓光明的无业游民以帮段英找到舅舅家和找工作为借口拐骗到廖家坡菜场三楼唐龙方开设的“旅店”里,以500元的价钱卖给了老板娘刘丽萍“做事”。没人时,小段英就在练习本上偷偷记下她到这里后所做的“事”—— 3个月内共有700余名嫖客强暴了她。8月24日下午,段英的家人接到段英断续打来的两个哭诉电话(来电显示是岳阳市区电话),经过追查电话号码,段父来到廖家坡,报警求助,并扮作嫖客,深入廖家坡险地寻亲,最终见到了已全身浮肿,满脸斑痕,走路两腿打颤的女儿。后经法医鉴定,小段英患多种性传染病和妇科病:尖锐湿疣、淋病、盆腔炎、滴虫性阴道炎。拐骗是青少年面临的重大威胁,因为与拐骗相联系的是拐卖、强奸、被迫卖淫、凶杀等等更严重的暴力威胁,所以教会青少年如何防范拐骗和在被拐骗时冷静地自救是非常重要的。本课将主要运用视频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将应对拐骗的防范和自救技能传达给学生。教学目标:了解中学生被拐骗与劫持的社会现象,了解各种骗子惯用的手法,树立自警自救的观念,增强安全意识,积极预防。掌握自我保护的基本技能。教学时数:1课时(40分钟)。其中视频资源时长16分钟。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的内容涉及到观念的更新,教师要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善良、信任和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与防范意识之间的关系。【背景】让我们画这样一幅图画,犯罪就像一种隐蔽的病毒,它悄然漫步于中小学生中,很多的孩子曾被这种病毒所侵害,而家长和学校对这种可怕的病毒知之甚少,中小学生缺乏防御知识,在病毒侵袭而来时束手无策。我们不可能创造一个没有病毒的社会,但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有抗病的能力和品格。虽然我国的中小学生被害人研究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但世界被害人研究近年出现的五个大趋势却可以成为我们进行安全教育的很好的参照。10 1、从预防犯罪到预防被害。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的犯罪形势十分严峻。西方发达国家的年犯罪率已达到了800件/万人(我国只有28件/万人)。第三次警务革命,即警察现代化,在人、财、物几个方面都使警察队伍有了空前的发展,但仍无法抑制犯罪猛增的态势。英国警察学家约翰·安德逊认为:一定的犯罪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产物,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以,在这一前提条件下,人们对于抑制犯罪的失望导致了自我防范意识的飞速发展。从预防犯罪到预防被害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大趋势。2、从以警察为主体到以社会为主体。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人们认为预防与抑制犯罪是警察的事儿。犯罪的每一次波动,警察都招致职责。而现代犯罪学与现代警察学研究证实,犯罪与警察的关系不大。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决定了该社会的犯罪总量。产生犯罪的根源在于社会,抑制犯罪的主力军也应该是社会。家庭、社区、学校、单位联手共建,才能再造和谐。3、从防范外部的犯罪分子到预防青少年的罪错。4、从技术预防到软技术预防。技术预防,是指以高科技、计算机、防范仪器与防范工作为主的预防犯罪活动。而观念预防则更多的强调树立防范意识的观念。今天西方预防犯罪与预防犯罪侵害的有效途径是软技术的预防,既:简单的技术预防+观念预防+科学的评估。以防止女孩儿被性侵害为例,过去人们曾采用过电子防身器,即电警棍、袖珍催泪瓦斯等防身,但实践证明,这些防护用具很容易被犯罪分子抢夺过去,成为制服女孩儿的武器。今天西方女孩儿采用的防身武器以观念预防为主,附加简单的预防工具。5、从守旧的道德教育到自我防范观念的更新(1)不与陌生人讲话。从听话的好孩子到敢于说不,这种观念的更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2)生命第一,财产第二。教育儿童在受到抢劫犯罪侵害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可以放弃财产而保全自己的生命。(3)不要将人分为好人和坏人。传统道德中,教育孩子们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对好人服从,对坏人拒绝。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犯罪分子总是以朋友、长辈的面目出现。因此,西方转变了教育观念,教育孩子不要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而应提高警惕,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要注意防范。(4)勇于打破常规。传统的教育强调纪律和秩序,但在防范犯罪时,应该见机行事,甚至可以打破常规,可以欺骗、说谎,甚至可以毁坏财物,保全自己的生命。(5)个人的身体神圣不可侵犯。西方警察在散发给儿童的防范犯罪的宣传资料中,教育孩子们“背心和裤衩覆盖的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用这种方式防范性侵犯和性虐待,并且引进人权的基本教育。(6)10 斗智和斗勇相结合。传统教育中,面对犯罪分子,往往鼓励勇于斗争,舍生忘死。而警务工作的实践证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斗勇会导致无谓的牺牲。因此,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在遭受犯罪侵害时,审时度势,冷静分析,采用斗智和斗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周旋。以上的观念是指导我们第一、二、三课教学的总纲。请教师认真领会。【案例解析】案例1:小真的故事(上)一天,12岁的少女小真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她走路很快,很有精神,看起来是一个很爽朗自信的女孩。后面驶来一辆机动三轮车,车主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面相和善,很着急地向小真打听一个地方。小真正给他指路,小真的同学小云刚巧路过这里,约小真一起走。小真让小云先走。小真给男人指完路,男人面露难色,因为路途曲折,不太好找,就请求小真上他的车带他走一段。小真心想反正也还顺道,就答应带他去。上车后,男人再三表示感谢,还从包里掏出一个西红柿请小真吃。小真吃下西红柿后,很快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这一觉睡醒时,小刚发现已经身处一间黑暗的小屋,手被绑上,嘴被堵住,小真意识到自己被拐骗了。这个案例是根据真实的案例改变的,其中包含着三个很重要的安全防范要点:1、对陌生人保持戒心。“请求帮助”是拐骗者管用的伎俩。泰特·本第这个披者画皮的杀人犯惯用的诱饵是“求助”。他周游了许多州,杀害了32名女子,他把自己的一只手臂用绷带托着,然后在停车场请一位姑娘帮他开车门,帮他把一摞东西放进车内,接着他把姑娘拉进车内,姑娘就被他拐骗和杀害了。我们常教育孩子有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但也要教育孩子对陌生人不能不提高警惕。为什么一个成年人要求孩子帮助呢?孩子要学会拒绝。如果他真有困难,去找成年人不是更好吗?如果真的要帮人指路,告诉他怎么走就可以了,一定不要上他的车或者跟他一块走。2、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或饮料,也不能随便接受陌生人给的礼物。在遇到如此“热心”的陌生人时,最好多想一下,正常情况下承认不会无缘无故给孩子送礼品、送钱的,要谨防他们送礼背后的目的。3、拐骗者通常会锁定那些单身上路的人,所以“结伴同行”是极好的预防拐骗的办法。案例2:小李的故事14岁的男孩小李拎着书包,没精打采地在路上走着,一望而知是个成绩不太好的“差生”。当他走过一家书摊时,摊主热情地叫住了他,说“又来了新书,租两本看看”,小李无言地坐下,一望而知心情不好。摊主体谅地问道:“又挨你爸训了。也是,初三了,考不上高中该怎么办哪,打工的地方都不好找啊。”10 小李一言不发,目光呆滞,显然摊主说中了他的心事,但他很茫然,不知该怎么办。摊主这时热情地说“要不,你别读了,这书读下去也是遭罪,还不如出去打工呢。”小李心有所动,但随即目光中的亮光又暗了下去,嘟囔着“到哪儿去打工啊,连初中都没毕业。”摊主说,“我有个亲戚,在浙江开了个厂子,做服装的,活儿也不重,包吃住,一个月给800块钱,钱不多吧,但是好歹是份儿工作。你要有心,我就跟他说说,介绍你去。”小李显然很动心,摊主接着说,“你去跟你爸商量一声?”小李摇摇头,心里话“跟他说他肯定不同意,说也白说。”他感激地看了摊主一眼,拎着他的破书包走了。暮色中只见一个少年彷徨无助的瘦弱的背影。天快黑时小李才回到家,一进门就听到一个男人暴怒的声音,“你死到哪儿去了?!”小李转身冲出了家门。第二天,晨景,小李和摊主登上长途汽车。这个案例是根据真实的案例改变的,其中包含着两个很重要的安全防范要点:1、“假熟人”是骗子又一常用伎俩。经常在学校门口、游戏厅、书摊等地见到的人,在孩子看来并非陌生人。多数骗子是有预谋的,他们会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取得被害人的信赖,他们和被害人很“谈得来”,然后他们才会伺机下手。有时,他们会假装认识孩子的父母而取得孩子的信赖。他可以从孩子的外衣上发现孩子的名字并说:“喂,小星,你父亲好吗?我们以前在一起工作,跟我上我家玩去吧”或者“正巧碰上我去你家看看你爸吧”。有时,孩子会跟邻居走。孩子是这样理解的:他在附近住,或经常在院子里看见他,父母一定认识他,他就不是陌生人了。对付这种假熟人,最好是礼貌地拒绝,敬而远之。另外,警务实践表明,各类案件60%是发生在熟人之间或者半熟脸之间。因为人的警惕性和熟悉程度、信任程度是成反比的。在一些似是而非的熟人面前,我们往往会放松警惕。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案例。2000年11月27日,安徽省某县毛某的13岁儿子路路,下午放学后失踪。27日下午毛某接到一个不明电话:“今晚速送10万元到路桥公司桥下,不然就来收尸!”公安局接到报案后,立即组织警力侦破。28日上午11时,刑警大队又接到江苏省某县公安局电话,称在两县交界处发现一被烧成炭化的尸体,要求共同勘察现场。通过勘查和现场残留物鉴定,死者就是路路。民警们通过摸排和大量细致的工作,死者的表舅张某有重大嫌疑,民警们于29日凌晨2时将张捕获。以上事实说明,即使是亲戚,歹徒照样会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来。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孩子提高警惕!2、没有“坏人面孔”10 。孩子常有一种误解,外人一定是有一副坏人面孔的:胡子拉碴、脏兮兮的、在孩子面前凶神恶煞的。大多数情况下并非如此,拐骗孩子的人可以像各行各业的人,大多和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有时还会表现得很热情、善解人意,但这时我们要多想一想,他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为什么要在我身上花费这么多时间?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吗?案例3:电影《聪明小鬼斗笨贼》片段两民工在工地上发现一个宝物,但宝物却阴差阳错地落入某武术学校男孩丁丁之手,两民工来到学校想骗回宝物。迎面遇到一男青年,男青年很警惕地问“你们找谁?”两民工慌张不自信地回答,“我们是电视台的导演,来挑演员”。男青年的表情马上缓和下来,热情地带他们来到班里,任由他们挑走了丁丁,丁丁高高兴兴地跟随他们上了公车,有一妇女得知这俩人是电视台的导演,也热情地推荐自己的儿子上节目,而且跟着上了公交车。这个案例是根据真实的案例改变的,其中包含着一个很重要的安全防范要点:骗子的惯用伎俩是装扮成警察、记者、导演、保安等,利用公众对这些人的尊敬、信赖心理实施拐骗。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看证件或打电话、利用网络核实他的身份,不要轻信他们。中小学生毕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尽管具有一定的防范意识,有时仍然有可能落入歹徒之手,因为歹徒会运用恐吓、威胁甚至暴力手段实施劫持或绑架。那么面对比自己强势的歹徒,中小学生是不是只能坐以待毙呢?不是的。很多案例证明,只要善于和歹徒斗智斗勇,一定能获得一线生机。案例4:小真的故事(下)小真在黑暗中听到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谈话,男人说:“我看这小姑娘行,长得还挺漂亮,厂长肯定会满意的。”女人说:“咱们这也是迫不得已,要不是咱们孩子的工作的事儿要求着厂长,说啥也不能干这缺德事儿啊。”男人说“你说厂长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生个儿子是傻子……”女人说“你说冲冲喜能好吗?”男人说“咱们把她带给厂长,剩下的事儿咱就甭管了,再造孽的事……,咳!”两人不再说话,可把小真听得心惊肉跳,原来他们要把自己弄去跟一个傻子结婚。她惶急地在小屋里四下看,想找出逃跑的通道。她把自己手上的绑绳在墙角磨来磨去,可怎么也磨不断。小真累得又渐渐睡去。第二天一早,那个男人和女人来到小真面前,小真说我饿了,要吃饭,女人给她松了绑,拿来了馒头,小真大口地吃着馒头,男人和女人警惕地看着她。看小真噎得直哽脖子,女人给她端来了一杯水,男人使劲瞪了女人一眼。小真边吃边问女人:“阿姨,我不认识你,和你无冤无仇的,你放了我行吗?你家有小孩吗?如果你的小孩儿丢了,你是不是也很难过呀。我长这么大,还没出过远门,没离开过我妈呢。”小真哭得很惨,女人似乎也动了心,男人见此情景,生怕有变,夺过水杯和馒头,说“别废话了,走吧”10 。三个人一起走出了门。这是一条不算繁华的街道,但三人走在一起还是引起了路人的关注,小真的脸上有泪痕,头发和衣服都不整齐,趁那俩人不注意时,小真迅速地在路边的墙上写下“救命”两个字,还把自己的手链丢在那里。路边一个水果摊的老板看到这一切,等三人走远,老板赶紧打电话报了警。三人走到一个公交车站,车上人不太多,而且人人昏昏欲睡,小真不敢喊叫求助。一个小时后,车开到比较繁华的县城街道上,男人和女人一前一后夹着小真下了车,下车后男人和女人稍显茫然地打量周围,好像在识路,这时男人的手机响了,男人松开小真的手从兜里掏手机,就在这很短的刹那,小真夺路而逃,跑到了正在疏导交通的男人身边。男人和女人自认失败,跑远了。这个案例展示了一个小姑娘和两个大人斗智斗勇并最终成功逃脱的故事,除了坚定了我们在遭遇侵害时要鼓起勇气冷静自救的信心,也传达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自救技巧。总结起来就是:斗智斗勇智为先,多听多看记心间。要吃要喝足睡眠,争取同情适度谈。学会留下小标记,拔腿就跑要果断。这些技巧都是根据警务实践中的真实案例、结合犯罪分子和被害人双方的心理分析得出的一般性技巧。斗智斗勇智为先。在刚刚实施完劫持的时候,犯罪分子精神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如果这是被害人拼死反抗、大喊大叫,犯罪分子很可能激情杀人。所以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被害人最好选择斗智的策略。但是呢,也不可以一味胆小退缩,那样的话也会失去逃生的机会。下面我们来对比两个真实的案例:马林,14岁,淮北某中学初二年级尖子班学生,学习刻苦,温顺听话。张国14岁,是马林的同班同学,因表现恶劣,被学校开除。张国见马林老师可欺,常向他勒索,胆小的马林不敢将受欺侮的事告诉老师和父母,张国因此变本加厉。1999年10月底,张国与同伙绑架了马林。他们将马林挟持到一个机井房里,将他推进10米深的井中。马林在水中挣扎着哭叫,张国等便用砖往井里砸。马林仍哭叫不停,张国等又将大青石推进井中,因见马林还能说话,便抱来玉米秸秆,点燃之后扔进井中。确信马林已死之后,张国等给马林家打电话,勒索10万元现金。公安局接到报案,警察立即与歹徒开展斗智斗勇,第3天就将绑匪抓获。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另一个真实案例。1999年11月29日下午,大雪刚停,10 8岁的二年级学生金剑去学校上课,半路被一个骑摩托车的中年人骗上了摩托车,直到暮色降临,这人带金剑到一口机井旁,将他投入井中,并从井口扔下许多土块转头。金剑佯装死了,不再吱声。那人骑摩托车走了。金剑身处的机井有20米深,求生的欲望使他不断向上攀去,可是又滑又湿的井壁,使他稍不留神就滑落下来。他没有灰心,在黑暗中继续将身子一点点向上挪动,用了一个小时终于爬出井口。金剑不顾寒冷和疲劳,鼓起勇气慢慢向着有灯光的村子走去。他敲开一户农家的门.金剑获救的第二天,他妈妈接到一个敲诈电话,勒索5万元。警方已布下天罗地网,罪犯被民警抓获。马林,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金剑,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比马林小6岁。马林被投入井中是10月29日,天气不很冷,井深10米;金剑被投入井中是11月29日,大雪之后天气寒冷,井深20米。张国和马林一样都是14岁,而金剑的对手是40多岁的中年人。马林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都比金剑强,可是终因胆小懦弱把命丧;而金剑更年幼,环境更恶劣,却能自救。在金剑身上我们看到小小年龄身处绝境,机智顽强,不怕挫折,终于以难以置信的毅力获得自救,令人钦佩,值得学习。多听多看记心间。从被劫持那一刻开始,人质就要尽最大努力使自己保持安静和机警,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在脑中记下被绑后经历的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对警察的解救和侦查工作大有帮助。比如留意所走路线、时间、速度、距离、有无坡路、是否经过铁道等等,尽量判断被带入的是哪样的环境,这样也可以为逃生路线提供帮助。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小商逸是天津市一名11岁的小学生。2000年3月,在上学途中遭4名绑匪绑架。他拼命挣扎,无济于事。后来他领悟到,来硬的无异于以卵击石,于是他变得冷静了。歹徒向他家勒索50万元赎金,他乘歹徒与父亲通话之际,巧妙地向父亲传递了信息,让父亲知道他身在汽车上,已离开了市区。他父亲立即报案,公安局刑警支队迅速展开侦查。小商逸被绑匪带到保定市郊一间小平房里,绑匪用绳索将他的手脚捆住,用破布将他的嘴堵住,然后将门锁上,开车去约定地点取钱。小商逸确认绑匪已经走远了,他慢慢把嘴里的破布顶出,将身子挪到立柜前,利用立柜的棱角拼命蹭手上的绳索。用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将绳索蹭断,他又解开脚上的绳子。但门被锁着,窗户被木板钉死,他费了很大的劲用手掰窗户上的木板,用转头砸,终于将木板弄下来。然后他砸碎玻璃,钻出了小屋,并记住了小屋的方位。在一位老大爷的帮助下,他找到了当地的派出所。民警在小商逸的带领下来到小平房守候绑匪,将他们抓捕归案。要吃要喝足睡眠。和歹徒斗智斗勇需要体力,因此在被劫持期间,劫匪给的食物在确定无毒的情况下可以吃。但是,这是个一般性的原则,也有被劫持者完全不吃不喝以防被害最后也被成功解救的案例。所以对于任何一个技巧,我们都要学会应时而变,不能僵化执行。10 争取同情适度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看守人质的绑架分子往往地位卑微,这类人比组织头目有人性,也不太粗野,不妨和这些人套套近乎。这样也许可以软化犯罪分子,打消他们伤害自己的念头。学会留下小标记。在你被劫持的路上,走到类似于十字路口这些重要的地方,你身上要有什么东西掏出来一扔,后面追赶的人或者警察,大家就会顺着这个线索找过来。这是很重要的一招,比如说在德国,人们爬山的时候,爬山队员就教他们,你手上拿一个红包,或者一个雨伞,如果你一下掉到雪坑里了,你在掉到雪坑里的瞬间,赶快把你的雨伞或红包扔出去。这样后面有人过来的话,一看这儿有个雨伞,虽然他找不着你了,他看到旁边都是雪,他会去挖你,这就叫学会留下个人的标记。拔腿就跑要果断。在被劫持的状态下,通常看守者防范是非常严的,因此如果出现逃脱时机,这种时机一般稍纵即逝,所以一定要果断逃跑。一般来说,要往人多的、有亮光的地方跑,尽快脱离险境。即便没有出现可以逃跑的时机,到了人多的地方,也一定要大声呼救,争取群众的救援。以上这些技巧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人质保持勇气、体力以及求生意志,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生机。【应知应会】1、认方位街道门牌要记清清晨太阳升在东,夜里马勺北斗星。街道门牌要记清,会认东西南北中。如何正确地辨认方向,基本方法如下:(1)罗盘(指北针)罗盘指针指向“北”或“N”,这个方向是磁北方向,与真北方向有一个偏差角度,应计算出磁偏角的数差,以取得准确的罗盒方向。(使用指南针时附近不可有钢铁物体,也须避开电流产生的磁场,例如架高压电缆的铁塔。在磁铁矿区和发生雷电、暴风雨、地震、极光现象时也暂不能用它来定向。)(2)带指针的手表用时将手表托平,表盘向上,转动手表,将表盒上的时针指向太阳。这时,表的时针与表盘上的12点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长线方向就是南方。(3)北极星北极星是最好的指北针,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就是正北方向。(4)北斗七星10 也就是大熊星座,像一个巨大的勺子,在晴朗的夜空是很容易找到的,从勺边的两颗星的延长线方向看去,约间隔5倍处,有一颗较亮的星星就是北极星,即正北方。(5)立竿见影在晴朗的白天,用一根直扦,使其与地面垂直,插在地上,在太阳的照射下形成一个阴影。把一块石子放在影子的顶点处,约15分钟后,直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另一处时,再放一块石子,然后将两个石子连成一条直线,向太阳的一面是南方,相反的方向是北方,直扦越高、越细、越垂直于地面,影子移动的距离越长,测出的方向就越准。(6)树木、苔藓树冠茂密的一面应是南方,稀疏的一面是北方。苔藓的道理与之相同。另外,通过观察树木的年轮也可判明方向。年轮纹路疏的一面朝南方,纹路密的一面朝北方。(7)积雪的融化积雪融化的地方定是朝南方的。2、记电话家长电话:邻居电话:老师电话:朋友电话:一旦突发情况,遇到危险,就能够尽快通知别人。这是看似很小,关键时刻却能够救命的窍门。3、远期防范——四不原则不和陌生人交谈,不把财富来显现。不在半夜进酒店,不能离开小伙伴。什么叫远期预防呢?就是当犯罪还没侵害到你的时候所做的防范。显弱、露富,要尽量避免。不要半夜进酒店,晚上不要出入娱乐场所,不能离开小伙伴,要和大家呆在一起,不要让人调虎离山,各个击破。【教学建议】1、请教师在上课前认真阅读【背景】这一节的内容,因为这是统领前三课的总纲,也是教学的难点。2、本课的导入活动。请同学们画像或描述自己心目中骗子的模样,讲一讲自己遇到过、听说过的关于上当受骗、遭遇拐骗的真事。10 1、在播放完每一段案例后,可以暂停视频播放,组织现场讨论。讨论的主题是:这个案例的拐骗是如何发生的?犯罪分子运用了什么伎俩?被害人有没有什么错误?应该如何防范?正确的做法是什么?2、通过充分的讨论,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善良、信任和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防范意识之间的关系。3、在讲授遭受劫持侵害时的自救策略时,可以充分利用手册里提供的真实案例,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想象和讨论在不同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并帮助同学们建立逃生自救的坚强意志和信心。4、课后延伸活动(1)学习认方位(2)准备贴身电话本(3)收集更多被拐骗或劫持的中小学生成功逃脱的案例,熟悉自救技能,掌握一定的应变能力。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