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生命教学过程设计说课

生命 生命教学过程设计说课

ID:25344548

大小:6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19

生命 生命教学过程设计说课 _第1页
生命 生命教学过程设计说课 _第2页
生命 生命教学过程设计说课 _第3页
生命 生命教学过程设计说课 _第4页
生命 生命教学过程设计说课 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命 生命教学过程设计说课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命生命教学过程设计说课[生命生命教学过程设计说课]教学设计过程说课  导语: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教法学法的设计,我们认为围绕“朗读、理解、感悟”三个维度,可以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生命生命教学过程设计说课。我们把教学过程分为五步:1.了解作者,导入课题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3.深入研读,领悟生命价值4.写作本位,领悟表达5.总结延伸,拓展阅读  教学设计具体过程:  一、了解作者,导入课题  1、ppt出示作者弟弟的一段话  (我常常自问,你到底怎么活的?不能吃自己想吃的东西,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不能自己梳头,甚至化个自己想化的妆,到后来连大笑两声都变得奢侈,因为要带来

2、一阵咳嗽和气喘……)  通过亲人的描述,你觉得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来谈自己的感受)。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她,她就是影响了台湾文坛的作家:杏林子  (设计理念:通过作者弟弟的话,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引起学生探究作者、作品的兴趣。)  2、出示ppt《杏林小传》  杏林子(原名刘侠),陕西扶风人,一九四二年出生,十二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全告损害,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但仍写作不辍,先后出版多部文学作品,用她的文笔去鼓励周围的人,让大家坚强地走在人生的路上。  通过杏林子小传,你认为她是怎么样去对待自己的生命的?(学生来谈自己对杏林子对待生命的感悟

3、)。  (设计理念:通过作者弟弟的话,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引起学生探究作者、作品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请大家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你喜欢的方式标出令你震惊的的地方,并思考一下:哪些词语和句子会让你感到震惊?标出来,谈一下你的理由。(做标注,写一写)  (二)想一想在这三个事例中,你对哪个事例印象最深?(根据学生的选择,确定学习内容)  (设计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指导其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学生发现和获取新信息新知识的能力。这是优化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理想课堂、高效课堂的必然要

4、求。)  三、深入研读,领悟生命价值  (一)品读课文,感悟生命的含义  1.体会飞蛾生命的脆弱和求生的强烈  学生活动:你认为哪一幕最令你意想不到或者令你震撼?请你划出来。(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1)分别出示句子:  “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  “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设计理念:比较挣扎、挣脱的不同读音、不同含义,通过朗读感受句子不同的表达效果。)  (2)对比阅读:“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和“那样强烈,那样鲜明。”的不同。再读“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从“

5、!”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设计理念:语文课要让学生真正学习语文,关注语言的表达方式,这段话中的标点符号向读者传达出她对生命的理解,她内心的震惊,要让学生多读,读出变化,读出理解和感悟,教案《生命生命教学过程设计说课》(..)。)  (3)总结:飞蛾的求生欲望如此强烈,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2.感受瓜子的顽强  (1)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勾画相关句子。  (2)学生汇报并体会。  引导体会:每一粒种子都会发芽,为什么作者为这粒种子感到震惊呢?你为什么而震惊?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体会“竟”、“竟然”的不同表达效果。  (设计理念:品读词语,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作者

6、内心的震撼,引发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情境阅读:“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回读课题,表现顽强向上——生命生命  3.倾听心跳,学会对待自己的生命。  抓重点词理解感悟:“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体会“白白糟蹋”和“对自己负责”的含义。  (设计理念:这是作者结合自己提出的两种对待生命的态度,可以结合杏林子的成就谈一谈她是怎样对自己负责的,然后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做就是对生命的“白白糟蹋”,让学生思想上产生迁移,从而与文本实现深层次的对话。)  (三)补充拓展材料,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四)出示关于生命的名言,

7、学生总结“生命的格言”  四、写作本位,领悟表达  (一)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作者是否给我们列举出许多高深莫测的大道理呢?  梳理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这三件小事之间有没有联系呢?  (设计理念: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四项基本功,最终的语文能力要落实在“写”上,而本文又是一篇在选材方面非常讲究的文章,所以有必要让孩子们感受作者的独具匠心,达到写法的迁移。)  (二)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生命故事,你发现了吗?如果让我们来写一写对生命的理解,你会怎么写?  五、总结延伸,拓展阅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