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黄花菜产业发展特点及对策论文

秦巴山区黄花菜产业发展特点及对策论文

ID:25346517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秦巴山区黄花菜产业发展特点及对策论文_第1页
秦巴山区黄花菜产业发展特点及对策论文_第2页
秦巴山区黄花菜产业发展特点及对策论文_第3页
秦巴山区黄花菜产业发展特点及对策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秦巴山区黄花菜产业发展特点及对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秦巴山区黄花菜产业发展特点及对策论文.freel2,单种或与枣树间作产量可达26.25t/hm2以上。鲜菜年平均价3~4元/hm2,13~15kg鲜菜“炉”1kg干品,干品30~40元/kg。间作效益也在3万元/hm2以上,比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效益好,并且采摘期集中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采摘技术要求不高。2优势一是特色品质。黄花菜栽培历史已有上百年,不仅具有双层六瓣、七根花蕊这一独一无二特点,而且“菜条肥厚、油分充足、色泽金黄,耐煮发脆、口味醇美”。二是丰富的土地资源。黄花菜原产于山地、丘陵,喜砂质土壤,不耐碱,适合温湿气候

2、,单种、间作均可。三是市场初步形成。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黄花菜由原来的小菜种、销路小,变成特色菜、畅销菜,市场前景十分看好。3制约因素3.1旧的思想偏见在一部分老百姓的心目中他们把黄花菜当成“小菜种”,没把黄花菜当成“当家产业”,仅把它作为小区域特产、自己食用或贴补家用。菜农对黄花菜的药用、保健作用知之甚少,对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及外部强烈的需求关系没有予以足够重视。3.2种植规模小种植规模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卖方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形成种的面积小,但又不得不管,采的数量少价格低,但又不得不卖,不管可惜,管还影响其他活计,影响了菜农

3、的种植管理热情。3.3缺少加工大户(企业)黄花菜鲜菜超过一定时间,花蕾会自己开放,不能食用,因此鲜菜储存期有限,长途运输需低温处理保鲜,消费者也是即买即食。黄花菜加工后的干品,耐储存,食用方法多,消费时间跨度长,是主要的消费途径。因为种植规模小,供不起更多加工大户;因为加工大户少,需求量小,菜农卖不上好价格。供需关系的不平衡,导致买方说了算,菜商多,价格就上涨;少则下滑;与蔬菜的实际价值相差很远。3.4市场亟待扩大、规范种植规模小,每天采摘,一家一户不具备赶集销售的条件,均就近卖给收菜商。收菜商的多少、需求量的大小,影响着当日的菜价。

4、亟需菜商与菜农、加工户与菜农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供求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菜农的利益。4对策4.1扩大种植面积一是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宣传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宣传黄花菜健脑明目、养颜美容、通乳健胃等保健功效;深入进行效益对比。二是树立黄花菜的品牌意识。交通设施日益完善,物流速度加快,湿地土质洁净,空气清新,湿地将以盛产黄花菜而远扬。三是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对接,确保产得出、销出去。四是分阶段扩大种植面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种源。4.2扩大加工规模一是扶持培养加工大户(企业),提供优惠政策解决用水、用电、

5、用地、贷款问题,年加工干品超过10t的户,给予一定奖励政策;二是改良加工工艺,引进先进设备,增大鲜菜吸收量,提高加工效率;三是积极申请注册商标和无公害项目,搞好黄花菜的深加工,开发黄花菜系列产品,提高黄花菜产品的附加值3。4.3建立完善市场计划在交通较便利、有一定种植规模,并且已有初步市场的村扶持建立一处鲜菜收购市场,完善配套设施,成立专门的管理队伍,使菜农卖菜有场所、加工户收购有市场。学习借鉴已有市场的经验,完善市场管理。4.4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宣传平台,架起与市场连接的桥梁,及时了解和发布黄花菜信息,加强与外界的沟

6、通和联系,使菜农和菜商充分认识到开拓黄花菜品牌市场的重要意义,树立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的观念4。随着人们追求原始、生态、环保、无公害、保健等消费观念的树立,黄花菜发展的潜在市场非常广阔。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