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扫描mpr、ssd技术在寰枢椎外伤中的诊断价值论文

msct扫描mpr、ssd技术在寰枢椎外伤中的诊断价值论文

ID:25352179

大小:6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9

msct扫描mpr、ssd技术在寰枢椎外伤中的诊断价值论文_第1页
msct扫描mpr、ssd技术在寰枢椎外伤中的诊断价值论文_第2页
msct扫描mpr、ssd技术在寰枢椎外伤中的诊断价值论文_第3页
msct扫描mpr、ssd技术在寰枢椎外伤中的诊断价值论文_第4页
msct扫描mpr、ssd技术在寰枢椎外伤中的诊断价值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msct扫描mpr、ssd技术在寰枢椎外伤中的诊断价值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MSCT扫描MPR、SSD技术在寰枢椎外伤中的诊断价值论文.freelultisliceCT,MPRandSSDtechniquevalueinthediagnosisofatlantoaxialinjuries.MethodsMultisliceCTimagingsof32patientsographyandtensionalreconstructioninthesagittalandthecoronalplanesasentionalreconstruction,paredtheresultagings.ResultsMPRandSSDtechniquescanacquirel

2、otsofimportantinformation:(1)ruleoutthediagnosisoffractureanddislocationanditstypecanbeination.(2)detectthesecretfractureandmissingfractureinX-rayexaminationbecauseofoverlap.(3)diagnosethemissingtransversefractureinroutineCTscan.(4)diagnosetheatlantoaxialjointluxationuchmoreinformationintheatl

3、antoaxialinjuriesthanroutedX-rayandaxialputerizedtomography.【KeyatomSensation4螺旋CT机进行扫描,仰卧位,头先进,头尽量摆正,扫描范围自枕骨下缘至C3椎体中部水平,扫描线尽量平行C2椎体,层厚2~3mm,准直器宽度1~1.5mm,重建矩阵1mm,行高分辨率MPR,根据需要行SSD柔和成像,阈值:150~200。2结果影像表现见图1~11。2.1X线表现32例寰枢椎损伤患者中,X线平片明确提示有寰枢椎损伤者19例,其中寰椎后弓骨折1例确诊,可疑8例,漏诊5例,部分复杂骨折不能明确形态类型。图1X线平片示寰椎

4、左侧块变形、外移,但不能明确进一步骨折的形态及骨折片分离移位情况,不能明确齿状突后移,齿状突Ⅰ型骨折漏诊1例,Ⅱ型骨折漏诊2例,枢椎椎体粉碎性骨折者未能判定其移位的位置及程度,无法判定骨性椎管有无狭窄,以上漏诊及误诊均在SCT扫描及其后处理中得到确诊。2.2寰椎骨折10例,包括寰椎前弓骨折2例、后弓骨折1例、侧块压缩骨折1例、单侧前后弓骨折1例、Jefferson骨折5例,见图4。2.3齿状突骨折为最常见本组12例。依据齿状突骨折的部位分为3型:Ⅰ型,骨折位于齿状突尖部的斜行骨折线,此型极少见,本组仅1例;Ⅱ型,骨折位于齿状突与枢椎体交接部,呈横行或斜行骨折线,此型最多见,本组8例

5、,见图6;Ⅲ型,齿状突骨折位于枢椎椎体上部,本组3例。2.4枢椎椎体骨折本组7例,见图7。2.5枢椎椎弓根骨折本组2例,该骨折又名绞刑者(hanged-man)骨折,最早报道于受绞刑的犯人,现常见于交通意外,多数为枢椎双侧椎弓骨折,表现为枢椎双侧椎弓在椎弓根处断裂,多为稳定性骨折,若为椎弓根粉碎性骨折或合并有C2~3椎间盘损伤则为不稳定性骨折,本组1例,见图9、图10。2.6外伤性寰枢关节脱位多为合并寰椎或(和)枢椎骨折脱位,本组17例,单纯性寰椎前脱位少见。图1、图2、图3男,52岁,X线平片见寰椎左侧块骨纹理紊乱,但不能明确骨折类型,TrCT示寰枢关节半脱位,寰椎左侧前后弓骨折

6、、分离,寰齿间距齿状突5.5mm,提示横韧带有断裂并部分辅助韧带部分撕裂,MPR示左侧块明显外移,与齿状突间有碎骨片图7、图8患者TrCT示枢椎后方斜行骨折线,累及左侧横突孔,冠状位MPR示左侧枢椎椎体粉碎性骨折,矢状位MPR示后方多骨折片分离移位入椎管3讨论3.1寰枢椎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寰枢椎部解剖结构复杂,具有与一般颈椎不同的解剖学特征。寰椎无椎体及切迹,亦无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后弓和两侧块组成,呈环状,两侧的上关节突与枕骨髁关节面形成寰枕关节。寰椎前、后弓较细,与侧块相连处更脆弱,此处易发生骨折。枢椎椎体下部与一般颈椎几乎相同,上部椎体向上伸出齿状突,齿状突前后各有一卵圆

7、形关节面,分别与寰椎前面及寰椎横韧带相连。脊髓和齿状突各约占寰椎矢状径1/3,因此寰椎与齿状突有约1/3间隙尚可允许一些病理性移位,但若移位>10mm,易致脊髓损伤。椎弓根短而粗,相对薄弱,杠杆作用大,易发生骨折。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及周围韧带的共同作用是维持颈椎稳定和完成颈椎多种运动的功能性复合体。寰枢关节为复合关节,包括两侧的寰枢外侧关节和中央的寰齿前关节、寰齿后关节。韧带包括寰枢前膜、寰枢后膜、覆膜、寰枢横韧带和翼状韧带以及齿状突韧带。寰椎在颈椎中活动度最大,也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