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背诵版).doc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背诵版).doc

ID:2540124

大小:9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6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背诵版).doc_第1页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背诵版).doc_第2页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背诵版).doc_第3页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背诵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背诵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科学。2、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人与人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学主要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铁钦纳;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华生,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

2、;认知心理学(皮亚杰);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进化心理学(达尔文)。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被誉为“心理学之父”。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4、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着严重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他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公式(S---R)来表示。5、精神分析学说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非常注重人的异常行为的分析和动机、无意识

3、现象的研究。他还提出了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模型。6、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其研究方法是计算机模拟。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试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发展心理学的诞生。1908年房宗岳翻译的日本小原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廖世承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第一本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7、(P1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注意:实例解释)8、教育过程主

4、要有以下几个阶段组成:确定教育目标、分析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方法、执行教学过程、评价和反思教学。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基本心理规律。10、高等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1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等。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1、在心理学中,发展是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统变化。2、心理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3、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第一,个体心理与行为随

5、年龄而表现的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什么?第二,造成这些发展变化的原因或机制是什么?4、心理发展的理论观点:(1)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他主要关注人格的发展。(2)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学派以皮亚杰为代表。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他认为心理构成发展的基本过程是同化、顺应和平衡。同化是指个体将新的信息整合进已有的知识系统或认知图式。顺应是个体调整已有的认知图式以适应新的信息。平衡既包括同化和顺应过程平衡,也包括主体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平衡。(3)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社会文化

6、历史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主要以维果斯基的观点为代表。5、一生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时期:胎儿期(从受孕到出生)、婴儿期(从出生到二三岁)、儿童期(从二三岁到十一二岁)、青少年期(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成人期(成人早期——从20岁左右到35岁、成人中期——从35岁到55岁、成人晚期——从五六十岁到生命终结)。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6岁)(3)具体运算阶段(6~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元认知是对认知

7、的认知,是以各种认识活动的某一方面作为其对象或对其加以调节的知识或认知活动。7、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有以下三部分组成:情景亚理论、经验亚理论、成分亚理论。8、佩里认知发展的三段论佩里把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9、友谊的六大发展功能。青少年比儿童更多地从朋友处寻求支持和陪伴,更多地依靠朋友获得肯定价值和亲密感。歌德曼总结了青少年这一特定时期友谊关系的六大发展功能。⑴陪伴。青少年朋友间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相处,愿意协作活

8、动。⑵放松。青少年与朋友度过快乐的时刻。⑶工具性支持。青少年从朋友处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源和援助等。⑷自我意向的支持。朋友的鼓励、慰藉和反馈有助于青少年保持积极的自我意象,获得自我同一性。⑸社会比较。青少年通过朋友的比较可以确定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明确行为的适应性。⑹亲密。友谊关系是一种充满深情的、彼此信赖的友好关系,友谊双方可以自由表露自我,彼此分享秘密。10、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