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译者的地位论文

论译者的地位论文

ID:25434960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论译者的地位论文_第1页
论译者的地位论文_第2页
论译者的地位论文_第3页
论译者的地位论文_第4页
论译者的地位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译者的地位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译者的地位论文【摘要】译者对文化构建和跨文化交流的贡献巨大,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本文试图从译者对文化交流和文学构建的巨大贡献出发,论述译者卑微的社会地位,分析造成译者地位边缘化的原因,指出确立译者的主体地位的必要性。【关键词】译者;翻译主体;译者主体性Abstract:Translators’greatcontributiontotheestablishmentofcultural-constructionandtheinter-culturalmunicationhaslongbeenignored.Translatorsandtranslatedargina

2、lstatus.Thisessayanalyzesfactorsleadingtosuchaentoftranslator’ssubjectivityisthebestpolicytochangethepresentsituation.Keyarginalstatus)是对译者地位的最佳描述。译者低下的经济地位。在人们的印象中靠写作为生的人(畅销书作家除外)常常贫困潦倒,入不敷出,而靠翻译为生的人境况更是凄惨。韦努帝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举出了美国翻译家布莱克本的例子来说明译者与原作者相比,收入差距之大令人惊叹。由于入不敷出的窘迫,许多译者不得不在翻译之余寻找兼职以便养家糊口

3、。出版商往往一次性支付给译者一定数额的稿酬,不管这作品后期赢利多少,译者从此在经济上便与他所翻译的作品没有关系,更谈不上对译作版权的要求。微薄的经济收入迫使一些译者为了多挣些稿费,不得不同时接受多个不同的翻译任务,尽快拿出译文(有时是受出版商给出的时间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很难保证译文的质量。出版商为了尽快见到经济效益,迫使译者对原著做大量的编译、节译,很少做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翻译理论的研究和翻译实践就脱节开来。译者边缘化的社会和文化地位。法国翻译家贝尔曼指出,翻译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种“被压抑、遭抵制、被奴役的状态”。道格拉斯鲁宾逊在《译者登场》中也指出

4、了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地位低下。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对译者和译作也持相同论调。译者不如原作者,与原作者相比,译者不过是“舌人”、“媒婆”、“仆人”、“搬运工”、“摆渡者”、“叛逆者”、“戴着镣铐的舞者”、“翻译机器”、“不忠的美人”、“毯子的另一面”等等。这些比喻显而易见是对译者价值的否定和贬低。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注重标准的拟定和对标准的遵守。因此传统翻译研究的重点多放在对原作和译作文本的对比上。传统翻译观的核心就是认为翻译只是语际之间的转换,翻译研究就是探讨怎样译、怎样译得好(谢天振,2002)。将翻译只是看成语言层面的转换,译者就成了语言转换的“技术工人”、“译匠”,是“翻译机

5、器”和“文化工具”(查明建,田雨,2003),而译者的文化和文学贡献被忽略,译者顺理成章地被贬到了社会和文化的边缘。三、译者地位边缘化的原因造成译者地位边缘化的原因很复杂,但归纳起来有三条值得我们注意。一是译入语语言和文化对原语语言和文化的支配地位(查明建、田雨,2003)。这使得翻译在本土文化的建构中无法取得一席之地,相应地翻译也就无法为人们所重视,译者的贡献及其文化创造者的身份就难以得到认可。二是人们对流畅翻译策略的青睐给译者套上了沉重的枷锁。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详细介绍了盛行于西方的透明流畅的翻译策略,以及这种翻译策略带给译者的后果,即译者的隐身。流畅的译文要求

6、在译作中看不到译者的影子,译文读起来应该像原文一样流畅,不应出现半点翻译的痕迹。这种翻译策略抹杀了译者的个性,限制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给读者留下译文即是原文的错误印象,对读者来说也是不公平的。三是传统翻译理论构成了译者的“第22条军规”。传统翻译理论中对翻译标准的界定既高不可攀又模糊不定,从“信、达、雅”到“善译”,到“神似”、“化境”,译者从事的实际上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传统的翻译理论把译者推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并且传统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是被人为的分开了,并且传统翻译理论一方面认为译者应当绝对服从和服务于原文和原作者,不得有半点的叛逆;另一方面认为,译文因为缺乏创造性

7、,不过是对原文的复制和模仿,因此译文注定低原文一等,属于次一级的范畴。这种限制和要求让译者处于首尾不能相顾的两难境地,这不能不说是译者的悲哀。因此对译者进行研究,建构新的翻译理论已成为翻译研究迫在眉睫的任务。四、译者主体地位的确立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译学界对翻译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发展了翻译学科,并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取得了相当的共识。如翻译研究的方向重点是文化研究而不是语言转换,翻译学者要放弃语言学态度,从着眼单一文本转向文化大视野;翻译研究的方法不再是对原作进行描述而转向译作功能的评价,评价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