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

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

ID:25435046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_第1页
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_第2页
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_第3页
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_第4页
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 一、目前大专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调查,我国的许多大专类院校的美术教学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最主要的是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硬件设施不够许多高职类院校教学所需面积较少,一般普通的小教室,学生人数可达50余人,师生结构严重的不合理,导致教育整体质量不高,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教学场地没有专业的设施和配件,只带画板,画架就能上美术绘画课,同时校内的实训设施建设投入不够,使校内实训徒有虚名,在这样的环境下激发不出学

2、生的学习兴趣。  2.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我国的好多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本科院校的设置基本类同,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把培养应用型人才落到实处。如我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课程有设计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线性透视画法、室内设计制图基础等等,其中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模糊性,虽说是设计素描但实际授课过程中,有部分教师还是以传统素描的教学方法去讲授,追求写实,部分教师讲到了创意素描却与构成课程很类似。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发现课程设置的弊端。应及时进行课程改革,减少传统素描、色彩课时,加大专业性更强的课时

3、,注重学生的应用性培养。  3.学生学习兴趣低近年来不少分学生由于文化课基础差,为了进入大学校.L.门,走上了艺考道路。许多学生并非因热爱美术而考美术类院校,他们熟悉电脑。热衷网络,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知识、传递信息,热衷于上论坛、开博客表达个人的观点、体验和思想,沉浸在网络的虚拟生活中,不喜欢沉浸和满足于文字的阅读和美术的设计当中。  4.师资短缺及结构的不合理近年来,大多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片面追求规模的扩张,在师资力量上很难确保人才培养的较高质量,与此同时,艺术设计的过热,使得高职艺术类的师生比

4、加大,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为解决燃眉之急,各学校大批招聘近两年毕业的艺术院校学生填补艺术设计教师的缺乏,据不完全统计,现高职艺术类师资队伍青年教师比例占90%。师资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教育整体质量不高。    二、高职类院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思路  1.根据时代的要求明确办学定位明确高职院校的发展,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办学理念,给学校要明确定位。各系的教学都要贯穿好学院的办学宗旨,要有明确的培养计划,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入校时的文化和专业水平,要拟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只有定位准确,教学才能

5、有针对性,避免盲目设置课程。  2.根据时代的需求,配备硬件设施  大多学院没有足够资金投入学院的硬件设施建设,但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尽可能的配备所需设备,如我院的瑞浩广告设计公司的理实一体化教室,与社会企业合作,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所需的设备。学院的机房根据学生人数的扩大,由个人集资增购了40多台电脑,为学生创造了有利的学习环境。为了学生便于图文并茂地接受内容,学院增加了多媒体教室,给每位授课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都在为了学生的发展逐渐完善着教学设备。  3.设置特色专业由于传统手工艺人的减少,造成许

6、多传统工艺无法传承,造成人才的断代,也使民族文化得不到发扬,如传统雕刻人才较少,石雕、木雕、砖雕在现今的建筑装饰中应用已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简约的电脑设计,中间缺乏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我院在专业设置上开设了雕刻艺术与传统家俱设计这一专业,是对我国当前传统工艺的重视,也弥补了这方面人才的断层。还有一些新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如电脑美术,也可以设立较冷门的专业,培养一些特殊人才。  4.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和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就是成功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学会发现学生们的优点,鼓

7、励和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因材施教,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善于发现、引导,不要因为他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就加以否定,要尊重和鼓励学生,坚定他们自己的创造信念,使他们自己的创新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得到提高。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所高职院校如果没有一批教育理念先进、学术功底深厚、教学艺术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是非常困难。所以我们需要继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实践能力,要注重教师技术开发和服务能力的

8、培养,采取特殊政策,大力引进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加强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着力构筑高职教育的人才基地。    三、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产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材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教育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学生去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和锻炼,显得尤为重要。如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渐开始重视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已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与社会所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相比,一些高职院校在教育观念、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