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与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知识与语文教学反思

ID:25447125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0

语文知识与语文教学反思_第1页
语文知识与语文教学反思_第2页
语文知识与语文教学反思_第3页
语文知识与语文教学反思_第4页
语文知识与语文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知识与语文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知识与语文教学反思◎陈德林何永国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语文人文性课程性质的定义,语文教学中淡化甚至漠视语文知识的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新课改,许多新理念的出现使得许多教师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新课改不需要学习语文知识,他们错误地认为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就在于学习语文知识。特别是人文论出台以后,许多教师抛开语文知识,对学生进行所谓的人文教育,似乎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人文教育。语文有了人文而没有了知识,语文教学就成了空中楼阁。任何学科都是由一定的知识体系构成,这是不争的事实,语文学科也不例外。语文学科中的语文知

2、识构成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也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字、词、句、篇章结构、各种修辞手法等构成了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语文教学就是要学习这些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形成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因此,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我们语文教学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语文知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不必将语文知识排除在语文教学之外。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方法来学习语文知识。人文性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过去我们在反思传统语文教学的时候总是拿工具性说事,似乎语文的工具性是造成语文

3、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语文课程性质人文性的提出,使得许多教师产生这样一些错误的认识,将人文性作为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总是大谈人文性,并把人文性作为学习的主要任务。许多教师将语文课上成人文课,以为语文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是为了涵养精神,提高品质的。这严重扭曲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语文说到底还是语言性,是语言性构成了语文学科的课程特点。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副产品。时下许多变异新课改的语文课之所以备受社会的批评,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认识上的误区。王尚文教授、钱

4、梦龙老师等都对此有精辟的论述。钱梦龙老师的《为语文教学招魂》一文做了精辟的说明。语文教学的魂是什么,钱老师认为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他说,?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民族语教育,即母语教育。?他引用洪堡特的话说“民族的语言即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是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性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像。”语文教学需学习语文知识,需要让学生掌握这些语文知识。但这也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知识不像数学等学科知识那样是确定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掌握数学公式的内涵。语文知识应和

5、具体的情景结合起来,语文知识需要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形成语文能力,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而这种内化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去感受、认识和体验,通过在具体的情景当中领悟缺少这个环节,语文知识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的实践性体现在哪儿?笔者认为就体现在对语文知识的使用上。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要传授语文知识,而且还要将语文知识运用到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成为他们语言的自觉。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也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因此,语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学习一定的语

6、文知识,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进行语言的实践活动,通过语言的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从而形成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就拿阅读教学来说,阅读教学的作用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许多时候我们似乎并不清楚。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文本的时候,究竟要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什么?前一段时间大家就语文教学的内容问题展开热烈地讨论。原因是大家还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摇摆不定,或者是将语文知识当做死板的教条,像数学一样让学生学习一些语文知识的概念。教学中不知道语文知识的特殊性、不知道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实践

7、活动,不能内化学生的认识,让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特别是新课改以后,大家似乎陷入到一种困惑之中,大家现在越来越模糊了,教了多年语文的老教师似乎也不知道究竟教学生一些什么。年轻的教师一会儿人文,一会儿创新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架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性的东西,造成语文教学的虚化。就文本来说,不仅仅要让学生知道写了一些什么,更主要的还要让学生知道这些东西是怎样写出来的?运用了哪些知识?是怎样运用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首先了解作家面对怎样的景象,使用了哪些方式和方法将眼前的景象化作一片精美的文字的。只有这样,

8、学生才能真正的从文本之中得到启发,获得许多有益的东西。阅读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习文本的特点、把握文本的脉络、体会的思想情感,更主要的是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作家的谋篇布局,了解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认识和感受,体会作家是怎样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化作语言文字,形成作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具体的、形象化的语文知识。否则,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就是干瘪的,苍白的,缺少血肉的。学习语文知识是对语文知识的体验和感悟。因此,语文知识看起来是空洞的,实际上是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