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素质”伴着“青年”一路成长

让“素质”伴着“青年”一路成长

ID:25450482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0

让“素质”伴着“青年”一路成长 _第1页
让“素质”伴着“青年”一路成长 _第2页
让“素质”伴着“青年”一路成长 _第3页
让“素质”伴着“青年”一路成长 _第4页
让“素质”伴着“青年”一路成长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素质”伴着“青年”一路成长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素质”伴着“青年”一路成长让“素质”伴着“青年”一路成长——写在2010年“做有素质的教师”青年教师座谈会之际黄华斌什么是青年?首先,它是一种生理阶段。这个阶段身体健康,精神充沛,感情丰富。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44岁以下为青年,我校有青年教师22人,按照全国青联的标准,我校有青年教师15人。这一个群体,是我们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具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正是服从于“教师的优势才是学校发展的优势”这一教师理念,我们对于青年教师这个群体的建设与发展思考良多,慎重对待,倍加关注。在我们这个群体中,青年教师已经和正在表现出青年的特质与风采。像经验丰富,沉稳干练

2、的付耀明老师;善于研究,成果丰富的田道适老师;沉静细腻,严爱有度的张安静、黄万香老师;教学娴熟,富有魅力的张丹老师;默默奉献,不计得失的袁作容老师,还有不断学习,经过锻炼,正在成长成熟起来的一批后起之秀易翠娥、罗慧敏、陈燕、李猛老师等。这些名字已经为老师们、家长们、各级领导们耳熟能详,为同行、学生和家长所信赖和认可。我们相信,更多的教师会更加优秀,这个群体会不停进步。什么是青年?其次,它是一种心理品质。青年人,要有青年的心理,青年的精神。这一点更为重要。我和同事同龄者交流我对青年教师的理解,表达几个“自以为是”的观点。一是先学做人,再学做事。这是长者对我的一次次忠告,我也正是在这

3、样的直言提醒与屡屡忠告中成长起来的,但还很不成熟。从我的体会看这句话,我觉得很受用,也许会受用终身。因此,我转赠给大家。而对于如何做人,从过去的别人如何对待与评价我到现在的我如何对待与评价别人这两个角度的换位思考看,我以为有三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坦诚”“互谅”“合作”。坦诚,主要是真诚地对待,坦诚地交流。交往是不带任何目的、功利和个人成见、偏见的一种需求。坦诚的更高境界是善于接受不同的意见。互谅,主要是宽容大度,不计前嫌与得失。能容忍别人的错误缺点,容忍别人的性格脾气,容忍别人的苛责挑剔。特别是不偏信,不传播别人的“不足”,能相互体谅,尊重事实,服从大局,讲求感情。合作,主要

4、是相信同事,服务服从,顾全大局。特别是能竭尽所能,热情服务,主动帮助。《增广贤文》这本“文”,教师也要读,也要悟,更要铭记:“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知己知彼,将心比心。”“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这些警言,大家共勉,人生有益。我想,一个真诚的人,一个热情的人,一个相互体谅的人,一个顾全大局的人,一个善于合作的人,无论身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都肯定是一个受到欢迎和尊重的人。回想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似乎是先做事,后做人,边学做事,边学做人。做人算是迟了节拍,总不见成熟,总自感乏力。因此

5、,我告诉老师们:先学做人,再学做事。二是张扬个性,控制情绪。这个观点仍服从于“做人”这一主题,但它最为生活中所常见,最易表现出来,最能体现我们教师的个人形象与风范。从词语学的角度,个性与情绪本无感情褒贬之异,但于现实,个性值得赞扬,情绪常遭人议论。“个性”是值得张扬的,特别是青年教师,正是锋芒毕露的时候。但是,伴着个性张扬的,还应该是我们的才学、智慧和气度,“言”有教学、演讲、论坛、交流,“行”有同事交往,申请报告,接待家长,运动娱乐等,举手抽足皆见个性。张扬个性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情绪的干扰。我们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是正常的,但绝不能被情绪左右,成为情绪的奴隶。特别是凭着个

6、人的喜好做事,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去,工作必受影响,形象也会大打折扣。我想告诉老师们的是,影响一个人的热情、态度,干扰一个人的选择、信念的因素太多,如果不能自控,自解,受不了一点利益损失、挫折委曲,任何美好的目标都会半路夭折。即使感觉委屈与不公,也要想一想我自己有什么失误。我还想提醒青年教师的是,个性要建立在积极的世界观,健康的思想追求的基础上。作为教师,要传承德行,弘扬美好,推崇善良。三是勤学研教,树立形象。青年教师的形象与风范,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源自于教学艺术的魅力,源自于教学“基本功”。从学校青年教师的现状看,不爱学习,不善研究是普遍倾向。当然,这也是农村中小学的共同现状。但

7、从“青年”的角度看,我们不能荒废这段时光,不能埋没“青年”这个名字。因此,我们必须在青年教师群体中推崇学习之风,研究之风。我以为,成名成家的路是艰辛的,非一般常人能及。但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有一点自己的教学风格,有一点教学业绩,有一点成果证明是可以达到的,也是应该追求的目标。首先要学习名师骨干,学他们的成长之路。回顾我的经历,如果说我在语文教研上还有一点小小的成绩,余映潮老师、王世发老师的人生经历对我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我也毫不隐晦地说,我的课堂教学,特别是我的论文写作是从模仿余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