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葵子的体外抗癌活性论文

蒲葵子的体外抗癌活性论文

ID:25494814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蒲葵子的体外抗癌活性论文_第1页
蒲葵子的体外抗癌活性论文_第2页
蒲葵子的体外抗癌活性论文_第3页
蒲葵子的体外抗癌活性论文_第4页
蒲葵子的体外抗癌活性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蒲葵子的体外抗癌活性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蒲葵子的体外抗癌活性论文陈艳,林新华,李少光,翁绳美,姚宏【摘要】目的研究蒲葵子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比色法,观察蒲葵子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对肝癌细胞HepG2和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蒲葵子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在体外对肝癌细胞HepG2和白血病细胞HL6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正丁醇部位的半数抑制率分别为7.94和10.72,效果最为显著。结论蒲葵子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能抑制肝癌细胞HepG2和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关键词】棕榈科;抗肿瘤药;提取法ABSTRACT:Objective

2、Toinvestigateanti-tumoreffectoftheextractsofLivistonachinesisinvitro.MethodsThecytotoxiceffectsofthefourkindextractsofLivistonachinesisontorcelllinesculturedinvitroorcelllinesalignanttumorcelllinesN-butanolfor48hoursapproach7.94%and10.72%.ConclusionTheN-butanolextractsofLivistonachine

3、sishadobviousanti-tumoractivityinvitro.KEYI1640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小牛血清(美国Hyclone公司);胎牛血清(澳大利亚Maverick公司);四甲基偶氮唑盐(MTT,美国Amresco);胰蛋白酶(美国Difco公司);噻唑蓝(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北京分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1.1.2药物采集福建福州地区产蒲葵子,经福建医科大学天然药物学系张永宏教授鉴定为棕榈科植物蒲葵的干燥种子。1.2方法1.2.1供试品的制备蒲葵子粗粉1g用70%乙醇10mL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浓缩,冷冻干燥,

4、得到醇浸膏。醇浸膏用水30mL混悬,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萃取液,浓缩,冷冻干燥,得到各个萃取部位浸膏。分取适量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浸膏,以70%乙醇(最大终浓度5‰)助溶,加RPMI1640培养基,配成2000μg/mL样品准备液。各样品准备液以RPMI1640培养基依次稀释成终浓度为1000,333,111,36,12μg/mL等5个浓度供试液,4℃保存,备用。1.2.2细胞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由福建医科大学药理研究所冻存提供。HepG2、HL60均培养于含10%小

5、牛血清、青霉素100IU/mL及链霉素100μg/mL的RPMI1640培养基中,每3d换液1次,每5d传代1次。细胞均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试验。1.2.3MTT法取对数生长期HepG2、HL60细胞,以0.25%胰酶-PBS液充分消化后,以RPMI1640培养基稀释成5×104mL-1单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每个浓度复种3孔,每孔180μL。置培养箱温育12h后,药物组每孔加不同浓度供试液20μL,平行设空白对照组(用等体积的RPMI1640培养基代替受试药物),共培养48h。每孔加入1mg

6、/mLMTT溶液50μL,继续培养4h后,吸尽上清液,每孔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150μL,充分溶解MTT还原产物。置酶标仪上于492nm波长处测定各药物组和空白组的光密度(D),按公式计算得到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IR,%)以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对药效进行初步的评价。IR%=(1-加药组平均D值/对照组平均D值)×100%2结果2.1萃取部位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性对HepG2细胞作用48h后,各萃取部位不同浓度的抑制率呈量效关系。细胞的毒性大小依次为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氯仿。其中,正丁醇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IC50仅为7.94μg/mL(

7、IC5020μg/mL);乙酸乙酯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表1)。表1蒲葵子各萃取部位对HepG2的细胞毒性(略)2.2萃取部位对HL60细胞的细胞毒性对HL60细胞作用48h后,采用MTT法比色法,各萃取部位不同浓度的抑制率呈量效关系(表2)。细胞毒性大小依次为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氯仿。其中,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都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IC50为10.72和17.78μg/mL。表2蒲葵子各萃取部位对HL60的细胞毒性(略)3讨论蒲葵子在民间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其中福建民间将蒲葵子与猪肉一同炖至肉熟烂,饮汤吃肉,用于鼻咽癌、食道癌的治疗。国外文献报道.freelL)对

8、人白血病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