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46例临床观察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46例临床观察

ID:25540665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46例临床观察_第1页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46例临床观察_第2页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46例临床观察_第3页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46例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46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46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例患者均在保肝、对症、支持、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ADV)10mg和拉米夫定(LAM)100mg口服,疗程48周。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生化学指标、病毒学改变、Child-Pugh分级情况。结果:43例(93.48%)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缓解并稳定,肝功能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Child-Pugh积分下降,所有患者HBVDNA水平明显下降,部分患者出现HBeAg/抗HBe血清转换。结论:阿德福

2、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可迅速显著地抑制HBVDNA的复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使Child-Pugh积分下降,缓解病情发展,并且药物安全性好。  [关键词]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  [中图分类号]R512.6[ 1.4观察指标  治疗前与治疗后12、24、36、48周检测血清HBVDNA水平、肝功能、肾功能、Child-Pugh分级。同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1.5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转归 

3、 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HBeAg阳性患者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死亡,2例HBeAg阴性患者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剔除其数据,其余患者完成观察时间并继续联合治疗。  2.2治疗前后HBVDNA水平变化  见表1。  2.4治疗前后肝功能及Child-Pugh分级结果变化  见表3。  2.5不良反应  应用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患者耐受性好,仅有个别患者临床表现为轻度的消化道症状如轻微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及腹泻等。检查肾功能及电解质无加重表现。从表1中看出,完成观察时间的43例患者HBVDNA阴转情况,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转阴率增加。从表2中看出,31例HBeAg阳性患者,随

4、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BeAg阴转率及HBeAg/抗HBe转换率增加。从表3中看出,完成48周疗程的43例患者TBil、ALT、AIb、Chil-Pugh分级等均有改善,治疗后24、36、48周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起点是HBVDNA阳性,则立即可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一般多采用终身治疗方案,在临床实际中,从耐药角度考虑,如选择耐药基因屏障药物治疗,起始的联合治疗即阿德福韦酯加拉米夫定可能是一种稳妥的方案[4]。对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严重、肝储备功能差、快速抑制病毒、减少变异毒株耐药的发生,显得尤为

5、重要。干扰素治疗可导致肝衰竭,属禁忌证[1]。阿德福韦酯(ADV)和拉米夫定(LAM)都是核苷(酸)类似物,但抗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拉米夫定(LAM)作为一种胞嘧啶核苷类似物,在体内外有很强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起效快、作用强,但耐药变异率逐年增高,随着疗程的逐渐延长,部分患者1年左右开始出现HBVDNA反弹或复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临床上长期有效的应用。阿德福韦酯(ADV)是阿德福韦的口服前提药物,它是单磷酸腺苷的无环核苷类似物,在细胞内转化为阿德福韦二磷酸盐,抑制了HBVDNA聚合酶的活性,抗病毒作用起效慢,相对较弱,但一旦起效其耐药率较低,且与拉米夫定无交叉耐药。阿德

6、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既取拉米夫定(LAM)起效快的特点,又取阿德福韦酯(ADV)耐药率低的优势,而且阿德福韦酯(ADV)对拉米夫定(LAM)耐药的YMDD变异株也有效果。  本组43例患者HBVDNA水平在治疗48周时有39例(90.70%)阴转,证明了二者联合抗病毒治疗的强效性。这与张健等[5]报道的48周HBVDNA阴转率87.1%基本一致。二者联合治疗前后的肝功能,特别是ALT、TBil下降,AIb上升,说明肝细胞炎症坏死减轻,肝脏合成能力增加。而Child-Pugh分级的改善,说明病情好转且较稳定。对HBeAg阳性31例患者乙肝肝硬化

7、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有10例(32.26%)患者出现HBeAg/抗HBe转换,一旦出现转化,可预测患者病情可能长期稳定,且复发率极低。对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一旦复发,病情将进一步恶化,预后不良,二者联合应用可使疗效增加、稳定持久。本文资料显示,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耐受性较好,安全性高,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尤其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使广大患者尽早受益。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