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 石义彬97563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 石义彬97563

ID:25549683

大小:113.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1-20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 石义彬97563_第1页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 石义彬97563_第2页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 石义彬97563_第3页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 石义彬97563_第4页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 石义彬97563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 石义彬9756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众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石义彬主编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2年4月编印22目录一、《大众传播学》课程说明…………………………………二、《大众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三、《大众传播学》课程教学进度安排………………………22一、课程说明课程的性质与主要内容《大众传播学》是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传播学是一门上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新兴学科。它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具有跨学科的专业特征。同时,针对人类大众传播现象,该课程又是一门具有特定内容的独立的学科。在过去的十年里,传播学已经成为学术研究最重要的

2、新领地。自1997年传播学正式定为国家二级学科以来,我国已有60多个新闻传播院、系、专业开设了传播学课程。而在传播学的发轫地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设了该课程,每年都有近5万多个学生获得这个专业的学位。传播学已经成为美国学生学习的一个非常普遍的专业。《大众传播学》是研究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的学科。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大众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大众传播的研究方法和传播学调查方法3.正确运用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释人类社会的大众传播活动。前置课程《外国新闻史》《新闻学概论》教学方法课堂讲

3、授和讨论为主实践环节的安排无22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参考资料:张隆栋,姜克安,范东生:《大众传播学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二、《大众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第一节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一)传播学基本概念1.如何把握传播概念以符号为载体的社会互动,其基本介质应该是信息2.传播、信息及其相互关系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信息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基本单位(二)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传播学借用系统论

4、、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理论模式,把系统、信息和反馈的概念引入对传播活动的研究,试图建立关于人类传播规律的理论体系(三)用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把握传播学精神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和社会制度对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具有制约作用。同时,精神生产又有其独立性和能动性的一面思考题:221、描述你一天生活的某个片段,看看哪些活动与传播有关?传播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是怎样的?2、如何理解信息与传播的关系?3、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看待人类传播活动?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主要内容:(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1、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从信息传递和沟通的角度来说,传播并不是人类的特有现象。动物传播的常见信号有气味、发光、

5、超声波、动作和声音2、动物传播的局限性没有真正的创造性的语言3、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4、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5个特点;人类语言的本质特性(一)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1、口语传播时代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发展阶段。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文字出现这个漫长的时期。这个阶段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过程。这个阶段的局限性:传播空间有限;记录性差2、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重大的里程碑。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该阶段的重要意义:使知识得以保存;扩大了传播的空间;人类文化可以确切可靠地传承该阶

6、段的局限性:复制很难;人类开始倚赖文字而不是平衡发展的感官3、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使欧洲工业革命迅猛发展;扩大的民主的传播4、电子传播时代人类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播。信息储存量迅猛膨胀(三)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221、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发达,这是信息社会产生的基础2、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媒介发达的最直观社会结果就是信息的绝对量的增加。信息爆炸产生的信息洪流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3、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社会中,社会的核心资源是信息。高度信息化阶段的特点我国在信息化社会的建设方面

7、提出的战略思考题:1、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划分这些发展阶段的依据是什么?如此划分对我们认识信息社会有什么作用?2、比较中国毕升印刷术的发明和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主要内容:(一)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1、符号的定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2、信号与象征符符号可简单地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种。信号的特点象征符的特点语言是一种典型的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