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屈光状态调查分析论文

青少年屈光状态调查分析论文

ID:25602357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1

青少年屈光状态调查分析论文_第1页
青少年屈光状态调查分析论文_第2页
青少年屈光状态调查分析论文_第3页
青少年屈光状态调查分析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青少年屈光状态调查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青少年屈光状态调查分析论文.freel处进行检影,3周后被检眼调节力恢复后再复查验光结果。对于13岁以上受检者,用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滴眼3次,相隔20min、1h后检影验光,方法同前述,次日复验。顺规散光为强主径线位于90°,两侧移动范围<45°,逆规散光为强主径线位于180°,两侧移动范围<45°。2结果2.1青少年屈光不正状态分布330例660眼中,5岁~151例302眼(45.76%),13~18岁179例358眼(54.24%)。其中远视240眼,近视420眼,5~10岁各年龄组间远视与近视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χ2=6.8

2、4,P<0.05),11~18岁各年龄组之间近视与远视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χ2=5.68,P<0.05),说明青少年屈光不正中仍以近视眼发病率最高,且随着年龄增长,近视眼呈上升趋势,见表1。表1660眼各年龄组屈光状态分布(略)2.2各年龄组散光度及散光轴分布本组660眼屈光不正中,其中单纯近视,单纯远视共68眼,散光592眼,0.25~1.00D共426眼(71.96%),1.25~2.00D104眼(17.56%),2.25~3.00D共42眼(7.09%),≥3.25D共20眼(3.38%),见表2。在592眼散光眼中,顺规散

3、光568眼(95.95%),逆规散光24眼(4.05%)。表2592眼各年龄组散光度分布(略)2.3各年龄组发生弱视情况本组5~12岁组共151例302眼中,有42例50眼为弱视,占16.56%,其中单眼34例,双眼16例,均发生在中高度远视眼中。13~18岁组179例358眼中弱视仅18例24眼(6.70%),它发生于>10.00度的近视眼中。显示弱视的发生普遍存在于远视眼中。3讨论通过对5~18岁330例(660眼)散瞳验光分析,显示5岁~组远视占93.94%,近视占6.10%;7岁~组远视占87.18%,近视占12.82%;9

4、岁~组远视占84.21%,近视占15.79%;11岁~组远视占9.10%,近视占90.91%;13岁~组占13.08%,近视占86.92%;15岁~组远视占12.50%,近视占87.50%;17岁~组远视占6.50%,近视占93.50%,说明远视逐渐减少,近视逐渐增多,各年龄组间远视与近视发病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375.80,P0.01)。提示青少年屈光不正中仍以近视发病率最高,且随着年龄增长,近视眼呈上升趋势。我国是世界上近视眼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少年儿童学业负担仍较重,中小学生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中小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

5、随着学龄的增多而增加,遗传和环境则是影响学生发生近视的两个重要因素;而过量的近距离学习和工作可导致近视进展,故防止近视眼应从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减轻学业负担,减少看近或防止过度调节着手[1]。弱视是一种发育障碍性疾病,各种类型的弱视以屈光不正性发病率最高[2],其中以远视性弱视多见。本组5~11岁组中,中高度远视眼的弱视发病率为16.66%(50/302),高于近视眼中弱视6.70%(24/358)的患病率,显示远视与弱视的关系比近视与弱视的关系密切,故我们对学龄儿童应重视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弱视早期治疗。本组资料还显示,散光以低度散

6、光为主,其中0.25~1.00D散光占71.96%,明显高于任兵等[3]报道的39.46%和马建霞等[4]报道的58.60%。本组资料还显示,顺规散光占95.95%,逆光规散光占4.05%,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眼屈光系统所发生的散光现象,主要由于角膜表面及晶体、视网膜面不均或屈光指数异常所致。马胜生等[5]研究表明,极大多数角膜垂直径线的屈折力大于水平径线的屈折力,这种现象引起散光,而散光又导致视网膜成像模糊,启动近视眼的发生。因此,了解青少年散光及其散光轴分布,尽量做到散光度及其轴的准确,以免造成新的散光,影响弱视的治疗及视功能的

7、恢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