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的王叔和:编纂医典 洞识养生

关于的王叔和:编纂医典 洞识养生

ID:25703462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2

关于的王叔和:编纂医典 洞识养生_第1页
关于的王叔和:编纂医典 洞识养生_第2页
关于的王叔和:编纂医典 洞识养生_第3页
关于的王叔和:编纂医典 洞识养生_第4页
关于的王叔和:编纂医典 洞识养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的王叔和:编纂医典 洞识养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的王叔和:编纂医典 洞识养生关于的王叔和:编纂医典 洞识养生导读:医药百科全书》,还专门介绍了王叔和,并将《脉经》做了翻译。到17世纪,《脉经》已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欧洲广为流传。  为了便于人们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脉经》,王叔和还编写了《脉诀》、《脉赋》、《脉诀机要》及《小儿脉诀》等辅助书籍。同时,王叔和还以自己的毕生精力整理、编纂了张仲景的医著。张仲景是东汉著名的医学王叔和(201~280年),名熙,汉末至西晋期间高平人,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后魏高湛《养生方》称王氏“专好经方,洞识养生之道”,唐朝甘伯宗《名医录》谓其“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摄养之道,深

2、晓疗病之说”。  王叔和在吸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直至今天我国医学界仍是将它作为培养中医人才的基本教材。《脉经》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家,后来又传到阿拉伯国家,到17世纪,《脉经》已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欧洲广为流传。王叔和还以自己的毕生精力整理、编纂了张仲景的医著。正像金代成无己称:“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力也。”若没有王叔和的整理,我们今天也许就很难知道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成就。他这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功绩,是值得我们铭记的。  

3、  博通经方,遵古而不泥古    王叔和生于达官贵族家庭,宗族中数代是权势显赫的贵族,亦有名震当时的文人学士。由于家庭优越的生活及学习环境,使得叔和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从小兴趣广泛,少年时期,已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后因战事频繁,时局动荡,为避战乱,随家移居荆州,投奔荆州刺史刘表。当王叔和侨居荆州时,正值张仲景医学生涯的鼎盛时期,加上王叔和与仲景弟子卫汛要好,深受其熏染,逐渐对医学发生兴趣,并立志钻研医道。他寻求古训,博通经方,深究病源,潜心研读历代名医著作,遵古而不泥古,虚心向有经验的名医求教,博采众长,医术日精,名噪一时。由于其医术高明,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征战荆州刘表

4、,王叔和被推选为曹操的随军医生,其后任王府侍医、皇室御医等职。  32岁那年,他被选为魏国少府的太医令。魏国少府中藏有大量历代著名医典和医书,存有许多历代的经验良方。王叔和利用当太医令这个有利条件,阅读了大量的药学著作,为他攀登医学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王叔和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计10万多字,10卷,98篇。《脉经》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列脉象24种,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  王叔和在《脉经》这部专著中,首先阐

5、明了脉理,他结合生理、病理及病的征候进行研究,便于临床应用;他改善了脉法,整理了以前医学家有关脉法的论述,肯定了两手寸口部位切脉的策略。他把脉搏的形象和动态,分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24种,基本包括了人体血液循环、生理、病理学所具有的各种脉象。王叔和还进一步指出,掌握各种脉象是切脉的关键,而正确地诊断又是治疗的基础,把切脉、症状、治疗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王叔和对医学的重大发展。  《脉经》是我国医学的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它不仅推动了我国医学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称为11世纪时

6、期“医中之王”的阿拉伯著名医学家阿维森纳,在他编著的《医典》中吸收了王叔和脉学的内容。1313年波斯医生编撰的一部《中国医药百科全书》,还专门介绍了王叔和,并将《脉经》做了翻译。到17世纪,《脉经》已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欧洲广为流传。  为了便于人们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脉经》,王叔和还编写了《脉诀》、《脉赋》、《脉诀机要》及《小儿脉诀》等辅助书籍。同时,王叔和还以自己的毕生精力整理、编纂了张仲景的医著。张仲景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他一生著作颇丰,但大多都已散失了。其中《伤寒杂病论》,经王叔和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纂整理后,更加丰富、完整地保存下来。1000多年来,这部著作一直在指导着中医

7、的临床实践,成为我国医学伟大的经典著作。这是王叔和在发展我国中医事业中做出的又一伟大贡献。  除以上有关脉学和整理《伤寒杂病论》之外,王叔和在养生方面还有一些精辟的论述。王氏在养生学上属于医家养生流派,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调摄,以求得长寿,祛病延年。他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制度养生的最早的较系统的论述。    生性耿直遭误解起死回生传美名    1700多年以前,高平有个小村子叫王寺村,村里有家世代相传的医药铺子,主人姓王。王记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