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一代书画鉴定大师

启功,一代书画鉴定大师

ID:25723472

大小:28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2

启功,一代书画鉴定大师_第1页
启功,一代书画鉴定大师_第2页
启功,一代书画鉴定大师_第3页
启功,一代书画鉴定大师_第4页
启功,一代书画鉴定大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启功,一代书画鉴定大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启功:一代书画鉴定大师     启功先生诸多的头衔中,有一项是“著名的文物鉴赏家和鉴定家”,先生尤其对古代的书画、碑帖见识卓异、造诣精深。平生过眼的书画碑帖、艺术精品成千上万,由于他对历代作品的特征和作者风格了然于心,加上他有丰富的文物知识和文史修养,又熟谙典故,劣品和赝品总逃不过他的目光。     启功的书画鉴定具有的特色为其他鉴定家难以取代,即他以学问支撑鉴定。作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对中国古典文学、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考据学、历史学、音韵、训诂、书法等有很深的造诣,故而他在历代书法碑帖的鉴定和文献

2、考据方面,具有过人之处,对书画鉴定学有着特殊的贡献。     由于启功对书法的偏爱和研究的深入,加上文字学、文学、历史知识的渗透,他的鉴定以书法碑帖的考据为主,绘画鉴定为辅。他在历代书法碑帖的考据上功力过人,多不从用笔、风格等本题语言出发,而重在考据,形成了他的鉴定特色。他对各种版本的刻帖和各种碑帖的拓本均有深入的研究。他的《急就篇传本考》、《半亭帖考》《孙过庭书谱考》《唐摹万岁通天帖考》、《旧题张旭草书古诗帖辨》等都不囿陈说,自出新意。他在各门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在碑帖鉴定中显得尤为突出,其中古典文学知识占有很大比重。启功不仅从碑帖中来校

3、勘古代文学资料,而且反过来用古代文学资料来考证真伪。     许多古代书画的精品,在历史上也有各种真伪混杂的评说,形成难以解决的公案,启功先生能科学地运用他掌握的历史资料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从书法史、绘画史和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风俗人情以及作者本人的艺术风格、创作习惯等方面,严谨地全面综合分析,从而使难题迎刃而解,在先生鉴定的背后,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可见先生珍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拳拳之心和崇高的爱国情操。     一九九二年秋,启功先生访问日本,参观了日本著名的出版公司二玄社,在座谈时,该社的主任编辑高岛义彦先生拿出一部被水淹过,已经黏连

4、在一起像一砖头状的字帖请先生看,并问先生“中国有许多装裱专家,是否可以设法修复?”启功先生仔细看了这块“砖头”,原来是唐代李邕撰写的名碑《麓山寺碑》的最早拓本,原为南丰赵声伯先生的家藏,剥蚀少,存字多,且无刻误之笔。后来此帖辗转流入日本,由日本收藏家三井氏的听冰阁收藏,因被水淹而遭损,见到这部珍贵的字帖遭损严重,先生深感惋惜。先生说:“这帖损伤这么严重,一般的装裱师傅是无能为力的,要想让它恢复原貌,只有找琉璃厂的著名装裱师张明善。”     启功先生的书画鉴定理论,不以专著见长,而以零散的文章或书画题跋著称。这些书画鉴定理论,大多集中在其

5、出版的《启功丛稿》和一些回忆录、杂著和书画题跋中,后来选编的各类书画鉴定文集中搜集的启功书画鉴定文章,大多来源于《启功丛稿》。     启功的书画鉴定文章,最著名者主要有以下四篇:《董其昌书画代笔人考》(1962年)、《戾家考》(1963年)、《鉴定书画二三例》(1981年)、《书画鉴定三议》(1986年)。其他的一些书画题跋和短文也有不少涉及书画鉴定者。     总结目前所见各类关于启功言论的出版物及其笔者所见启功在古书画中的题跋,他在书画鉴定方面的理论建树及其贡献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一)书画鉴定的次序  启功以其自身经验,将书画鉴定

6、的次序总结为三点:首先是看风格习惯。“风格”是指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对风格的鉴赏和习惯的把握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观摩才能掌握,正所谓见多而识广,博观而约取”。启功在书画鉴定生涯中,经其法眼之书画以数以十万计,他自己认为“见的东西绝对超过任何古人”,因而能在此基础上看出各个时代的风格及其一些主要书画家的个人风格。书画家的“习惯”也是可以通过见识其大量作品总结出来。启功认为,“只要有敏锐的眼光眼力,再加上相应的艺术实践和一定的领悟能力就能捕捉到它”;其次是看纸墨,这是古字画之所以成为古字画的先决条件和硬件条件。启功认为,引入高科技的技术手段

7、如电脑的笔画复制和识别、化学元素的检验和鉴定等尤为必要。但还不能达到这些条件之前,经验和眼力也是必须的;三是看旁证,就是对字画所提供的相关线索和资料进行考证,“这就需要有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更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以上三点,其实是和张珩所提出的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和辅助依据(印章、纸绢、题跋、收藏印、著录、装潢)一脉相承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书画鉴定有一定的模糊度  关于书画鉴定有一定的模糊度的问题,启功只在《书画鉴定三议》之第一“议”中谈及,其第二“议”为《鉴定不只是“真伪”的判别》则是“模糊度”的进

8、一步延伸。文不长,近千余字,但却微言大义,蕴涵有很深的哲理,指出了书画鉴定之个中三昧。  首先,在启功看来,“任何一位现今的鉴定家,如果要说没有丝毫的局限性,是不可能的”,因此,在鉴定的时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