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银行的潜在利益冲突及其法律规制

全能银行的潜在利益冲突及其法律规制

ID:25737402

大小:6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2

全能银行的潜在利益冲突及其法律规制_第1页
全能银行的潜在利益冲突及其法律规制_第2页
全能银行的潜在利益冲突及其法律规制_第3页
全能银行的潜在利益冲突及其法律规制_第4页
全能银行的潜在利益冲突及其法律规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能银行的潜在利益冲突及其法律规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能银行的潜在利益冲突及其法律规制由于全能银行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集团优势,掌握控制有关自身金融服务的全部信息,而其客户在信息的获得上完全依赖于全能银行的提供,所以这种强弱对比悬殊的地位导致全能银行及其工作人员为了牟利很有可能滥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从而产生利益冲突。鉴于此,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纷纷加强立法对此进行监管和防范。  全能银行潜在的利益冲突及其危害  所谓利益冲突(conflictsofinterest)是指某个人或某些人同时对于不同的某些个人、某些集团或组织以及某种事物在忠诚度和利害关系上发生矛盾的现象。例如,一家金融机构的经理

2、人员或董事,同时又兼任着其他与之具有竞争关系的金融机构的董事,这时,这些经理人员或董事在对待同他们有着利害关系的这些金融机构的忠诚上以及在谋求这些金融机构的利益上,都可能发生矛盾或冲突。全能银行由于经营范围广泛、业务部门众多,这种利益冲突常常大量潜伏于全能银行内部,一旦引发对银行本身及其客户都将会造成损害。所以,利用法律对之进行防范和控制十分必要。  要考察全能银行潜在利益冲突的法律监管制度,首先要弄清产生利益冲突的原因,进而弄清其危害,然后才好利用法律监管手段“对症下药”。一位资深律师曾精辟地指出:“引发利益冲突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3、且在不断变化中。”他进而对产生潜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作了总结:  1.作为证券承销人,全能银行希望发行证券并因此试图倾销(dump)全权管理资本账户中的长期头寸(thelongposition)。如果证券发行的收益是用于支付母银行提供的私人(private)贷款,全能银行则会试图打破招股章程和证券发行的垄断。  2.作为资金管理人,全能银行面临着通过购买证券或有表决权的股权进行融资以支持其客户的压力。这时,全能银行可能会产生利用经纪(broking)或做市(market-making)手段来倾销资本证券的企图;同时也将面临从事尽可能多的交

4、易以获取经纪佣金的压力。  3.作为经纪人,全能银行总是试图通过买进、卖出记名证券以提高利率。它为客户出具的建议可能由于代销(override)证券而被扭曲并失去其独立性。它也试图利用委托人的未投资余额为公司融资、迟延执行交易或对客户迟延支付等方式谋利。另外,为了获得双倍佣金,它也可能扮演双方代理人(dualagencies)的角色。  4.作为公司融资者,全能银行知道作为辛迪加贷款的代理人违反约定是十分严重的。但当它向债权人提出建议时为了私利却常常违约。  总之,这些有关经纪、投资、融资及信托的潜在信心因素及有价证券的敏感价格信息,

5、都有可能成为全能银行在提供全面金融服务时产生潜在利益冲突的原因,而归根结底这些潜在利益冲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asymmetioninformation)而引发的。由于全能银行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集团优势,掌握控制有关自身金融服务的全部信息,而其客户在信息的获得上完全依赖于全能银行的提供,所以这种强弱对比悬殊的地位导致全能银行及其工作人员为了牟利很有可能滥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从而产生利益冲突。所以,实务中全能银行及其工作人员常常从事下列违法行为牟利:(1)诱导客户甚至予以资金上的融通,使其购买自己承销的证券(包括劣质证券);或利用自己的优

6、势地位,迫使客户购买自己销售的证券。(2)将售不出去的证券转入信托人账户。(3)替借款人发行债券以抵偿无法收回的贷款,将信贷风险转嫁给客户。(4)利用存贷业务了解客户的“内幕信息”以决定是否包销客户证券,并利用内幕信息从事内幕交易等。全能银行这种潜在的利益冲突将造成种种弊害,具体表现为:  (1)银行安全受损,经营风险增大。若银行自行承销、买卖而持有的证券数额较大,在证券市场波动频繁时,将使银行的清偿能力及经营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旦股市暴跌,便会危及银行的安全,进而波及到整个信用体系。  (2)内幕交易增多,投资者利益受损。银行利用

7、其存贷业务所掌握的客户资信情况,特别是尚未公开的可能对证券交易有实质性影响的内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以谋取自身或关系人的利益,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破坏正常的证券交易活动。  (3)危害证券市场发展,增加证券市场风险。银行为了增加承销收益或规避承销风险,利用优惠的贷款条件吸引投资者从事证券交易,产生银行的信用扩张效果。此外,基于自身持有证券的利益出发,银行会有选择地对某些证券提供融资,增加证券市场的风险。  (4)损害银行的信用声誉。利益冲突的发生会损害银行在社会公众中的声誉,降低银行的信用功能。如果利益冲突危害了外国投资者或存款人的利

8、益,还会影响一国金融机构在国际上的声誉,损害一国的国际信用。  全能银行具有的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如果不通过有效的法律制度进行规范,很有可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鉴于此,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纷纷加强立法对此进行监管和防范。  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