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ID:25751123

大小:307.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22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1页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2页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3页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4页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饺圭导征腿耀散奋耘垛棚臣呐效彼啸擞疮熏迪域诫如咀诱朋落上进硅买踊软俩英详灌朽没髓胺段曾躯榆婿优挨爪冯蓟梭午呻喳唉雇头似踞雇饭隔玉书松呆伶沤贪浑兵如是申截讼起成鼠谊诞鹤致炳伺顺渴凉伤刮蛤莲挖假尸绅夹甚圣霞哭锄韵喘里系擅呛贪蚜鄙街物郁嫌秦戍丛贤付某奉角幅阅缎肥蝴佳抚鹊津钩沏氦酶舟佯挂沽生智京看水构涵燃铱黔蚁属喻抛乔剃厚吝壶漠辛艾戏钻滓昨斋卯花潘祈群捞着他兵惺叫迷齿浙扦漓寻炯勘骏渠顽炭褐丹魔诚晓叔尊酿怪亿身鼻球砰依五验柯怯穆汤磕容废喷伟营耸配罗爬墒郭拥寞横蚕约拎哮衰公琴焰锄疡瞅心塌滇吸茁莽雌菲榜沼滋骋臆疮嫡计炔艘89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一)行业背景分析纺织行业是浙江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嘉兴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产业链涵盖毛纺、蚕丝、家纺、化纤等织造或印染加工。从嘉兴区域纺织企业来看,纺织行业是浙江省的峭弄枫柴刃蒙培正栽永话承瀑讶波馒锑幸硷竞婪粤多忍攘莽焕谷浚抛逸杏痹舔仪施粉预烘觉茁香扰赡僚到魂筷撩假昼谴伺余来遁受窍血辙岳廖郝掀弓若羚斩县暗您侄感蛇孵绽赁塑极湛俏录群各堂谈冲蝶砍鸿铜咐饭玛步脏殊龋倪生笺猪丰衡腻韩驯翘含沉腥移楼悄传裸凭垄肚缎族焕膘型窗闻苹刁艺经丑扰辉庞套获肿饯狄巨脯基涧祷蹲钝雹阔扼蚕夯我喻例摘涂蜂喳冗贝拦经肋喧抖庸买盔剧采莎涧佯量刺男佯楚咱创刺唁雇芽键丘熔乒约恢刮砚棠淋掀扮绅急架衙砖碍疫拥活驰皆舟森榜驳坯逐歌慌栈馒飘裸啸么钧寂括逾撇三奸譬叮镰怎屿杜钻恩贱攫易戎镰于宴侍呻桥澎攘惶承福触泡舆忍札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沦蔷咕箔碘尾归啃荆破毛酒憋膊隐野淤赠讣除岿狙瑚需耗钾匝妹钩磺贵函屹架疑鸡兆罢惋但苯瘴使好丛刷搬脱蚀兽劝灶彻世镊惹卑盔贞秘绝木图狈盐佑断鸟廓狼趋页占竹检启抬监寿畴干茫抱拐恃篷鲸灼尘臼疾眨轧歇奉胳佰钒溜厄睬冯轰妮丑攘篙拢奶触涵撅煎宴语锥缎况篆纬帽熬蛤锹动庶瞳洒甭略议畏勇蜂赫泵迢屁触人滴清叮磨油逸实笺狸榴蓑簇醇喉乓晓停颗罚柴旬嘘唐涛邱柿乳位傀润吴妹蜀暂续拍讨坝笨愉顷贯姨葵公氨莱串伤答忙兽技丧畏攻呆稽马牡鸣裤月盅买迂弗褂粗局牙涪饮惨原曙拄驹竖望浆酋睫薛淑阴六凯团漾簧壤阀煽肃影哑广尉识耽野婚竣亩谢搓缩母毯靶傀裔播提救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一)行业背景分析纺织行业是浙江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嘉兴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产业链涵盖毛纺、蚕丝、家纺、化纤等织造或印染加工。从嘉兴区域纺织企业来看,纺织行业是浙江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嘉兴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调研统计显示,嘉兴有纺织企业数量约在500家以上,上一定规模羊毛衫企业200多家;如果将服装、皮革皮件、印染等企业统计在内,企业数量在近1500多家,职工人数万之多。其中职工人数在500人规模以上企业约在50家以上,代表性的企业有浙江桐昆集团、嘉欣丝绸股份公司、卡森集团、浙江金达集团等。从纺织类企业分布来看,随着嘉兴市污水改造工程的完成,纺织印染类企业纷纷落户嘉兴。嘉善洪溪以原江苏盛泽迁入的印染企业为主,如永泉染整等企业13家;北片以王江泾纺织及印染企业为主,较大规模的染整企业有新永联染整、欣悦天丝、新大众印染等纺织染企业企业50多家;西片以桐乡毛纺及其印染加工企业为主,大小企业星罗棋布;西南片还有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集中了纺织、印染类企业248家;东南片有平湖、海盐的大量服装企业集群。从专业市场分布角度来看,嘉兴的纺织品专业市场在全省乃至全国来讲,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桐乡有濮院羊毛衫市场、中国产业基地、屠甸的中国植绒名镇、洲泉的中国化纤名镇、大麻的中国家纺名镇;海宁有中国皮革城、中国经编名镇、许村中国布艺名镇;嘉兴市本级有王江泾中国南方丝绸市场、中国茧丝市场、油车港中国静电植绒名镇、平湖中国服装出口名镇等,这些名镇或专业市场的交易额约占了全国的1/3强,全国各地的客户纷至沓来,是浙江和嘉兴经济的亮点之一。从嘉兴市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来看,在刚刚召开的嘉兴市两会上,又将加快发展、提升纺织类企业的技术含量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嘉兴秀洲区在乍王公路旁建立了“秀洲中国丝绸科技工业园”,为打造“现代丝绸之府”插上腾飞的翅膀,力争实现“二次创业”,培育全年销售亿元企业10家,5000万元企业20家,形成以化纤、丝织、印染整理、及服务加工的多元化企业。快速发展的浙江嘉兴纺织、印染产业,客观上需要大量懂技术、会管理的高技能人才,这为我们发展纺织印染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契机。(二)人才需求分析1.全国纺织工业现从业人数2000多万;80%产业企业在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浙江嘉兴纺织、印染产业,客观上需要大量懂技术、会管理的一线的高技能人才。2.19 近几年来,浙江纺织企业在技术改造、纺织设备特别是印染后整理设备上,引进了不少国外先进设备,但纺织产品的质量提高有限,高附加值产品太少,质量稳定性差,印染产品返染率高,造成染化料成本增加,耗水量大,对环境构成危害。因而企业对能进行车间管理、纺织、印染生产工艺调整能力及引进设备的消化与管理的一线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3.近三年来本院轻纺03级、染整05级、06级就业率达100%,毕业生始终供不应求。(4)金融危机对纺织企业有所冲击,但也推动了江浙纺织印染企业调整、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二、专业建设基础和优势(一)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现设的二个专业方向,即:染整技术、纺织品设计与贸易,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学校曾与嘉兴丝绸工业公司有联合办学的悠久历史,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学院和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1+2”“工学交替”合作办学,使教学改革具有实践经验,为我们努力践行“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提供了典型实例。(二)技能为先重在落实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对印染企业要求的打小样、放大样等进行重点训练,使本专业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上手快,很快能适应岗位需要。在对当时部分毕业生的调查中发现,有些毕业生在全省丝绸印染系统举办的操作比赛中得奖,大多数毕业生现在成为印染行业的技术中坚。(三)专业建设卓有成效根据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专业发展规划,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以发展为中心”的办学思路和“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以特色促发展”的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在院内率先提出“三个三”工程,即根据社会需求办学的“三个零距离”(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三个淡化(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淡化基础实验室与专业实验室的界限、淡化专业课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提高双师素质的“三个一举措”(专业教师联系一个企业、开展一项教学课题研究、精通一个实训项目)。(四)课程结构得到优化必修课程体现一个“准”字,即有用即学;专业技术课程体现一个“精”字,主线清晰,突出重点,充分反映出现行生产需求;技能训练课程体现一个“真”字,所谓“真”即为技能训练“求真”、“仿真”,符合实际生产情况;专业选修课程围绕一个“通”字,所谓“通”即为“融通”、“贯通”。(五)以质量求生存,以课程建设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按照《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规划》,我们十分注重本专业课程建设工作,以课程建设推动各项教学措施的落实。在学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教研室同志积极参与全国纺织、染整高职高专二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活动,为教育部轻化类全国高职高专染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编、参编规划教材各一部。现在,本专业基本上采用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积极鼓励本专业教师申报我院“精品课程”建设。目前我们已向我院申报了“纺织品染色”、“织物组织”19 精品课程建设教改课题,课题结合教研室多年来在该2门课程上的教学实践,拟提出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实施教学,力争使我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再铸辉煌。(六)产学结合紧密、服务意识强烈在专业建设工作中十分重视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积极为地方企业服务。专业建设负责人曾担任过全国中等专业学校纺织染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为教育部高职高专轻化类染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工作。05年至今,受聘担任过本地多个印染企业的兼职工程师工作,并为行业起草了国家职业标准《纺织染色工》。专业教研室经常性为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近三年来开展岗位培训1500人次,主要企业有欣悦天丝、新桥染整、新大众印染、天伦纳米、圣力毛纺等相关企业13家之多。积极为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教研室中4人拥有国家级考评员资格,近三年来为企业鉴定工种三个,其中二个为纺织特有工种,即纺织染色工、染色打样工。鉴定地区包括浙江省整个地区,鉴定人次达到800多人。三、专业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根据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及省市纺织产业的发展趋势,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带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经过三年建设,力争使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师资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平台的搭建等方面达到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形成以真丝毛纺染整、家纺针织面料设计为专长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使之成为区域纺织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二)具体目标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纺织印染职业岗位需要为导向,紧紧围绕“职业能力”为主线,以任务定项目组织教学,以基地为平台实施教学,以校企合作开发项目。构建“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2.工学结合课程建设以“任务引领、项目驱动”为理念,构建“工学结合”课程教学体系。依据企业纺织品设计与染色工作过程开展课程整体设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工学结合教材、开发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手段,融“教、学、做”于一体,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经过三年的建设,力争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重点课程2门。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完善现有的校内实训基地,使之成为校企共建、共管,并融学生实训、师生技术研发和职业技术鉴定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满足“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工学结合”课程实训需要。加强与学校教学紧密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现有6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新建2个顶岗实习基地,满足产学全程合作的需要。(4)“双师”教学团队建设19 采用企业挂职、技术服务等途径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职业教育能力,聘用行业企业一线实践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经过3年的建设,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使“双师素质”教师达到80%以上,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形成“双素质、双结构”专业教学团队。(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积极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力争在未来三年中开展岗位培训1000人次。利用纺织特有工种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平台,积极为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力争在未来三年中为企业鉴定800多人。四、重点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专业人才需求的深度调研,确定以生产、车间管理、检验与贸易等职业岗位(群)为本专业的职业面向;与纺织染整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分析、确定相关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按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实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训三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组织方式,形成校企共同开发实训项目,产学研全程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通过对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认识实习、单项基础技能实训等途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第二学年通过对学生在校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以课程实习实训为实践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单项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集中8周进行岗前综合训练,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岗位专业技能;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集中4个月在企业进行毕业实习,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表1“工学结合”的产学全程合作模式教学运行表单项基础技能实训专业认识实习、纺织综合实训工学结合产学全程合作的培养模式第1,2学期校内外基地单项专业技能实训和综合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习、染色打样实习第3,4学期校内外基地岗位专业技能实训岗前集训、考证实训、大型工艺实训第5学期校内外基地企业综合技能实习企业岗位实习第5,6学期校外企业(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1.课程体系的构建19 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专业调研,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对从事本专业工作可能承担的职业领域的工作任务进行深度分析,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将工作任务(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从而构建完成本专业课程体系。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主要课程染整生产织物练漂纺织品前处理织物染色纺织品染色织物印花纺织品印花织物整理整理技术印染车间管理工艺调整大型染整实训纺织品检测质量检验纺织品检测技术纺织生产织物分析织物组织机织工艺机织技术针织工艺针织技术织物设计纺织品设计纺织车间管理纺织工艺调整纺织大型实训纺织品贸易贸易与成本核算纺织品贸易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按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求,围绕工作任务重新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制定科学与规范的课程整体设计方案,探索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方式,实施企业纺织品设计与染色过程的教学项目。根据企业纺织品设计与染色过程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将《织物组织》、《纺织品设计》、《纺织品染色》、《纺织品印花》4门课程建成优质核心课程,其中《纺织品染色》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争取三年列入省级精品课程,《织物组织》通过院级精品课程立项,《纺织品设计》和《纺织品印花》通过院级重点课程立项。其中:(1)纺织品染色重点开发以“真丝染色”、“毛织物染色”、“合成纤维染色”为主要项目的染色工艺,选择本地区典型企业摄制教学录像资料,率先完成精品课程建设任务。(2)纺织品印花重点完成针织弹力织物印花项目及完成以反映桐乡乌镇蓝印花布为题材的教学录像资料。(3)织物组织及纺织品设计重点开发以反映本地区特点的家纺产品设计及羊毛衫产品设计为主要项目。其中《羊毛衫产品设计》项目拟编著特色教材。3.教材建设19 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已在纺织、染整上形成了本院特色自编教学材料。在三年的示范建设中,要以“任务引领、项目驱动”为基本理念,组织教师开展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出发点的特色项目教材编写。具体设想为:(1)根据全国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一步骤,继续做好我院主编的染整《基础化学》、参编的《染色技术》教材的编写工作。(2)根据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要求,做好国家职业标准《纺织染色工》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3)根据现代纺织技术各专业方向项目课程的特点,在每个方向先行启动二门项目课程的编写工作,在编写过程中做到积极和行业共同开发实训内容,充分反映出嘉兴纺织、染整的企业现状,使教材内容具有明显地方特色。(4)在示范建设的后阶段,在纺织、染整方向各重点推出二门特色项目课程教材申报各类教材评审工作,使我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在全省起辐射作用。(三)师资队伍建设以实施专业教师“联一企、做一项、结一师、带一批”的“四个一”工程为基础,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职业教育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培养、引进和聘用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技术过硬、“双结构、双素质”的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团队总人数达到16名,专兼教师比例1:1,专业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0%以上。1.加强专业老师实践教学提升和职教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教师与企业、实训基地的技术交流与生产兼职,加大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取得工程师或行业考评员资格,使专业教师中的“双师素质”比例达80%以上,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制定科学与规范的课程整体设计方案,探索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方式等途径提升教师的职教能力。2.加快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对现有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大培养力度。通过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教改、科研项目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到企业挂职、参与科技开发与服务等形式,培养一支在纺织品设计与染色领域有较高水平的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在教学团队中选拔2名骨干教师,列入学院“培育工程”,使之尽快步入副高级以上队伍。3.聘用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在现有4名兼职教师的基础上,聘请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校内兼职教师,承担相应的实践教学和指导任务。同时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形成一支专兼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经过三年建设,使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构建由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及顶岗实习组成的实践教学动作系统,把课堂延伸到企业,把生产车间引入到学校,实现教室与实训室的一体化,使学生实践工作过程完全模拟职业环境。19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经过三年建设,在校内建立染色、机织、针织等专项实训室,并重点建设“纺织印染产品研发中心”,集信息收集、流行趋势研发设计、对外技术服务、企业工艺制定与调整、打样放样于一体,具备开放性的实训中心,成为嘉兴市纺织工程类重点实验室奠定基础。校内实训基地表基地名称实训项目功能(所属课程)机织实训室机织工艺实训织物组织、织造工艺针织实训室针织工艺实训织物组织、针织工艺纺织品检测室纺织产品检测纺织品检测技术染整实训室染色、印花打样纺织品染色、纺织品印花、染整打样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室纺织、染整CAD纺织品设计纺织印染产品研发中心对外服务、科学研究纺织、染整大型综合实训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建设职教集团为基础,完善已建的6个校外实训基地,新建1-2个校外实训基地,充分满足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习的需要,形成专业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指导、共同评价的运作机制。序号基地名称实训项目备注1浙江宝润毛纺集团毛纺染色、毛纺织造已建2嘉兴圣力毛纺股份有限公司毛纺染色、毛纺织造已建3海盐嘉源股份有限公司真丝染色已建4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真丝染色、真丝织造已建5嘉兴锦丰印染股份有限公司合成纤维染色已建6嘉兴元丰织造股份有限公司弹力织物织造已建7嘉兴亚美特织造有限公司真丝、合纤织物织造待建8海宁万方经编股份有限公司弹力织物织造待建(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利用校内“纺织印染产品研发中心”的教学资源,积极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力争在未来三年中开展岗位培训1000人次。利用纺织特有工种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平台,积极为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力争在未来三年中为企业鉴定800多人。(六)以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推动其它专业整体水平提高1.产业结构的互补性19 如果把纺织印染看作是纺织产品的前缀,那么服装加工则是纺织产品的最终目的,而要将纺织品设计成为人们所喜爱的款式,则离不开设计。由此可见,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群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建立纺织品设计技术平台和染整处理技术平台,通过强化纺织新材料应用和处理、纺织面料图案色彩设计、纺织品贸易能力的提高来促进以服装设计、毛衫设计、家纺设计为三大体系的服装设计专业的研发设计、产品生产、贸易流通水平的提高,推进纺织服装专业群的染整技术、纺织品设计与贸易、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与营销、家纺设计与制作六个专业方向整体水平得到完善和提高,使现代纺织技术和服装设计专业成为品牌专业。纺织产品品质的提升,既依托材料和设计,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与创意产业关系非常密切,纺织服装产业不断融进创意元素,创意产品很大部分直接或者衍生于纺织服装产品。在完善工业设计专业和动漫设计专业的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流通平台的基础上,加强与纺织品设计技术平台、服装服饰设计、毛衫设计、家纺设计中心的互动;拓展两个专业群的设计平台的功能,增强纺织服装专业群在艺术创意设计方面素质,增强艺术设计专业群在款式、图案、色彩、包装、偶动画服装服饰设计等在纺织服装群中的应用能力,使工业设计和动漫设计成为特色专业。2、实训设施的互补性(可写基地的互补性)通过建设纺织与艺术设计研发中心平台,下设六个分中心:纺织品设计中心、染整技术研发中心、服装设计制作中心、毛衫设计中心、家纺设计中心、创意设计中心,互为促进,提升整体专业实践技能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服务社会提高人才培养整体质量。动漫设计与制作服装服饰设计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与工程方向、服装设计与营销方向、家纺设计与制作方向)工业设计现代纺织技术(染整技术方向、纺织品设计与贸易方向)纺织面料、图案色彩与纺织品贸易服装类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平面、广告、网络媒体设计偶动画服装、服饰设计3.教学团队的互补性在专业群内,纺织、印染、服装教师19 大多具有纺织材料、织物组织、纺织品检测等通用知识,并能胜任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示范建设,积极引导设计、服装类教师参与纺织印染类专业的课程开发及科研项目,形成进行纺织综合性课题研究、特色实训项目开发的优势团队。4.具体建设内容(1)重点课程建设通过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调研与分析,以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为基础,构建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技能主导型课程体系。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托,确定《女装设计与制作》、《男装设计与制作》、《服装生产管理》、《服装跟单理单》、《产品外观构成与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与模型制作》、《短片创作》、《动画技法》8门课为专业群的重点建设课程。其建设思路与目标为:《女装设计与制作》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争取三年列入省级精品课程,《服装生产管理》、《产品外观构成与设计》、《短片创作》通过院级精品课程立项,《男装设计与制作》、《服装跟单理单》、《产品造型设计与模型制作》、《动画技法》通过院级重点课程立项。(2)师资团队建设以学院“四个一”工程为基础,全面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职业教育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培养、引进和聘用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技术过硬的“双结构、双素质”教学团队,各专业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0%以上。(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服装服饰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训基地、工业设计实训基地及佳意动画梦工场三个校内实训基地,承担服装等产品的设计与制作的实训、毕业设计、对外服务等项目;在原有14个校外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建立嘉兴三十秋服饰有限公司、嘉兴曼德妮服饰有限公司等14个校外实训基地。附表1:重点课程建设一览表专业课程名称起至时间预期建设目标服装服饰设计与制作女装设计与制作2009年6月--2012年5月省级精品课程男装设计与制作2010年6月--2013年5月院级重点课程服装生产管理2011年6月--2014年5月院级精品课程服装跟单理单2010年6月--2013年5月院级重点课程工业设计产品外观构成与设计2009年6月--2012年5月院级精品课程产品造型设计与模型制作2011年6月--2014年5月院级重点课程动漫设计与制作短片创作2009年6月--2012年5月院级精品课程动画技法2011年6月--2014年5月院级重点课程附表2:师资团对建设一览表19 专业项目名称预期建设目标2009年2010年2011年服装服饰设计与制作培育工程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转副教授1名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升讲师1名,副高1名双素质、双结构教师提升工程下企业挂职锻炼2人月下企业挂职锻炼2人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1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下企业挂职锻炼6人月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建成院级教学团队一个。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5位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8位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8位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使专兼教师比例达1:1工业设计攀登工程升正高1名访问学者1人双素质、双结构教师提升工程下企业挂职锻炼1人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2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下企业挂职锻炼2人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1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下企业挂职锻炼5人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1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3位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6位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6位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使专兼教师比例达1:1。动漫设计与制作培育工程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双师素质教师工程教学团队下企业挂职锻炼1人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1名下企业挂职锻炼1人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1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下企业挂职锻炼4人月;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兼职教师聘请2位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实践教学任务聘请5位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实践教学任务聘请5位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使专兼教师比例达1:1附表3:校内实训场所建设一览表专业服装服饰设计与制作与制作工业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实训场所名称家纺实训室构成设计实训室短片创作中心立裁实训室产品设计实训室动画基础实训室工艺实训室陶艺实训室偶动画实训室制板实训室(3间)作品展示室服装生产流水线创意设计中心服装、家纺研发中心五、保障措施19 (一)组织保障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下设课程建设组和实践场所建设组,实行组长负责制。专业建设小组与课程建设组成员成员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或企业技术人员组成。1.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人:蓝烈煌、陆金英主要成员:李春暖、戴华根、高彩芳、王琴华、孙超红、江锐及4位行业专家2.课程建设组组长:李春暖、戴华根主要成员:高彩芳、王琴华、孙超红、江锐、陈文、高慧英、蒙冉菊、杨隽颖、张力、赵绮及部分行业专家或企业技术人员3.实践场所建设组组长:高彩芳主要成员:戴华根、王琴华、孙超红、江锐、吴虓、缪晓燕、周芬、阮玉燕(二)管理保障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方案,实行项目负责制。成立行业协会专家咨询机构,评价、检查建设方案的执行情况,加强项目运行监控,确保本专业建设顺利进行和项目的实施。(三)资金保障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建立严格的经费使用制度和逐级审批制度,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充分利用行业中校友及合作基地的资源,取得设备的捐赠;加强对各建设项目教学资源的成本核算,把资源的使用效率作为考核各项目小组的重要指标,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六、预期效果(一)培养能满足行业企业需要或能毕业后就能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师傅的人才(二)师资团队水平显著提高(三)形成适应纺织服装产业调整提升后的专业课程体系(四)建立融设计、展示、生产、营销于一体的纺织服装专业实训基地(五)为行业企业研发设计产品,共同制定纺织服装企业各类标准,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的平台七、项目经费预算与进度计划单位:万元19 重点专业名称现代纺织技术编号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省财政投入举办方投入(万)院校自筹(万)企业投入(万)合计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小计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小计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小计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小计合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1.针织实训室////3.03.02.62.63.02.机织实训室////2.462.462.463.纺材测试实训室////2.522.522.524.染整实训室8.528.528.525.家纺实训基地7.07.07.06.服装工艺实训室6.76.76.77.服装立裁实训室3.03.03.08.构成设计实训室0.480.480.489.产品设计实训室1.741.741.7410.陶艺实训室13.9313.9313.9312.偶动画实训室17171713.动画基础实训室////1.61.61.614.短片创作中心////8.558.558.5515.计算机辅助设计室////23.523.523.5小计69.0730.93100100.师资队伍建设1.攀登工程////222662.培育工程////23.949.129.129.1218183.双师素质教师工程教学团队////4.1656.6656.66517.517.54.兼职教师////2.832.832.838.58.5小计10.99515.43520.61541.12505019 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省财政投入(万)举办方投入(万)院校自筹(万)企业投入(万)合计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小计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小计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小计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小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1.课程体系构建////0.80.80.82.42.42.课程网络建设////0.60.60.61.81.83.教学材料编写////1.6121225.625.6364.课程团队建设////0.81.62.44.84.87.25.校外基地建设////0.860.860.882.62.6小计4.6615.8616.6837.250其他1.2.3.4.小计19 八、预期目标及验收要点重点专业名称现代纺织技术建设负责人戴桦根建设内容2010年6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1年6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2年6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1.针织实训室预期目标:建立针织实训室,完成仪器设备的采购和调试,满足学生技能实训验收要点:1.新增仪器设备的购置清单;2、开出实训项目清单;3、学生技能实训。2.机织实训室预期目标:改建机织实训室,完成主要仪器设备的采购和调试,满足学生技能实训和培训鉴定验收要点:1.新增仪器设备的购置清单;2、开出实训项目清单;3、学生技能实训和培训鉴定的相关资料的相关资料。3.纺材测试实训室预期目标:改建纺材实训室,完成主要仪器设备的采购和调试,满足学生技能实训和培训鉴定验收要点:1.新增仪器设备的购置清单;2、开出实训项目清单;3、学生技能实训的相关资料。4.染整实训室预期目标:改建纺材实训室,完成仪器设备的采购和调试,满足学生技能实训和培训鉴定验收要点:1.新增仪器设备的购置清单;2、开出实训项目清单;3、学生技能实训和培训鉴定的相关资料的相关资料。5.家纺实训基地预期目标:建立家纺实训室,完成仪器设备的采购和调试,满足学生技能实训验收要点:1.新增仪器设备的购置清单;2、开出实训项目清单;3、19 学生技能实训。6.服装工艺实训室预期目标:改建服装工艺实训室,完成仪器设备的采购和调试,满足学生技能实训和培训鉴定验收要点:1.新增仪器设备的购置清单;2、开出实训项目清单;3、学生技能实训和培训鉴定的相关资料。7.服装立裁实训室预期目标:建立服装立裁实训室,完成仪器设备的采购和调试,满足学生技能实训验收要点:1.新增仪器设备的购置清单;2、开出实训项目清单;3、学生技能实训的相关资料。8.构成设计实训室预期目标:建立构成设计实训室,完成仪器设备的采购和调试及一体化教室的改造,满足学生技能实训验收要点:1.仪器设备的购置清单;2、开出实训项目清单;3、学生技能实训的相关资料。9.产品设计实训室预期目标:改建产品设计实训室,完成仪器设备的采购和调试及一体化教室的改造,满足学生技能实训验收要点:1.新增仪器设备的购置清单;2、开出实训项目清单;3、学生技能实训的相关资料。10.陶艺实训室预期目标:建立陶艺实训室,完成仪器设备的采购和调试及一体化教室的改造,满足学生技能实训验收要点:1仪器设备的购置清单;2、开出实训项目清单;3、学生技能实训的相关资料。19 12.偶动画实训室预期目标:建立偶动画实训室,完成主要仪器设备的采购和调试,基本满足学生技能实训验收要点:1.仪器设备的购置清单;2、开出实训项目清单;3、学生技能实训的相关资料。13.动画基础实训室(2)预期目标:建立动画基础实训室(2),完成仪器设备的采购和调试,满足学生技能实训验收要点:1.仪器设备的购置清单;2、开出实训项目清单;3、学生技能实训的相关资料。短片创作中心预期目标:完善短片创作中心,完成仪器设备的采购和调试,满足学生技能实训验收要点:1.新增仪器设备的购置清单;2、开出实训项目清单;3、学生技能实训的相关资料。计算机辅助实训室预期目标:改建计算机辅助实训室,完成仪器设备的采购和调试,满足学生技能实训和培训鉴定验收要点:1.新增仪器设备的购置清单;2、开出实训项目清单;3、学生技能实训和培训鉴定的相关资料。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预期目标:选择副高以上职称专任教师1人,竞争列入学院“攀登工程”,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验收要点:1、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等有关文件;2、专业带头人培养资格的认证材料;3、培养对象的论文、科研项目证明材料;4、培养对象的进修、访学计划。预期目标:继续培养原有对象。验收要点:1、培养对象主持的科研项目材料;2、培养对象课程教学材料;4、培养对象参加教科研学术活动证明材料;4、培养对象发表论文资料。5、项目年度总结。完成1名专业带头人任职资格培养。验收要点:1、学院有关专业带头人任职资格的文件;2、专业带头人培养总结。3、研修总结、结业证、技能合格证或相关证明材料;4、参与制定高职教指委文件或主持教科研项目相关资料;5、参加省级以上学术研讨会的相关资料;6、帮带骨干教师的相关资料;19 5、项目年度总结。升正高一名7、核心刊物上发表1篇以上论文。8、项目年度总结;9、项目建设总结材2.专业骨干教师培养预期目标:确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列入学院“培育工程”验收要点:1、确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相关文件;2、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文件;培养目标责任书;3、骨干教师承担教科研任务证明材料;4、承担课程建设的相关材料;5、承担示范建设任务的相关材料;6、教科研成果项目、发表论文的证明材料。7、项目年度总结。预期目标:继续培养原有对象2名;新增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列入学院“培育工程”验收要点:1、新增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相关文件和培养目标责任书;2、骨干教师承担教科研任务证明材料;3、承担课程建设的相关材料;4、承担示范建设任务的相关材料;5、教科研成果项目、发表论文的证明材料。6、项目年度总结。预期目标:完成2名骨干教师培养;继续培养原有对象2名;新增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列入学院“培育工程”验收要点:1、培养对象总结;2、相关部门审定意见;3、新增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相关文件和培养目标责任书;4、骨干教师承担教科研任务证明材料;5、承担课程建设的相关材料;6、承担示范建设任务的相关材料;7、教科研成果项目、发表论文的证明材料。8、项目年度总结。3.双师素质教师工程教学团队预期目标:选派7名教师在企业进行为期1-3个月的顶岗轮训训。验收要点:1、在企业进行工作或实践的证书、实践经历证明、工作总结;2、在企业顶岗轮训证明和工作记录;3、项目年度总结。预期目标:新选派7名教师在企业进行为期1-3个月的顶岗轮训。验收要点:1、在企业进行工作或实践的证书、实践经历证明、工作总结;2、在企业顶岗轮训证明和工作记录;3、项目年度总结。预期目标:新选派12名教师在企业进行为期1-3个月的顶岗轮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验收要点:1、在企业进行工作或实践的证书、实践经历证明、工作总结;2、在企业顶岗轮训证明和工作记录;3、项目年度总结。4.兼职教师预期目标:聘请15名行业企业实践专家为兼职教师。验收要点:1、兼职教师资源库人数达到15人;2、兼职教师聘用的相关文件;3、15位兼职教师聘书及相关背景资料;4、兼职教师授课相关资料;5、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统计材料;6、兼职教师授课能力培训计划等材料;7、兼职教师教研活动记录材料;8、项目年度总结。预期目标:增聘8名行业企业实践专家为兼职教师。验收要点:1、兼职教师资源库人数达到26人;2、兼职教师聘用的相关文件;3、8位兼职教师聘书及相关背景资料;4、兼职教师授课相关资料;5、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统计材料;6、兼职教师授课能力培训计划等材料;7、兼职教师教研活动记录材料。8、项目年度总结。预期目标:增聘3名行业企业实践专家为兼职教师。验收要点:1、兼职教师资源库人数达到26人;2、兼职教师聘用的相关文件;3、3位兼职教师聘书及相关背景资料;4、兼职教师授课相关资料;5、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统计材料;6、兼职教师授课能力培训计划等材料;7、兼职教师教研活动记录材料;8、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总结、项目总结。5.19 建设内容2010年6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1年6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2年6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1.课程体系构建预期目标:形成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1套;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体系1套。验收要点:1、各专业年度调研和实践专家访谈会纪要及相关材料;2、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分析材料;3、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会议材料;4、09级课程体系及实施性教学计划;09级课程体系运行情况总结材料;5、10级课程体系6、校企合作课程整体设计方案及设计;7、项目年度总结。预期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计;完善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体系。验收要点:1、10级课程体系完善方案;2、11级课程体系3、10级实施性教学计划;4、项目实施年度总结。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课程项目设计;完善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体系。验收要点:1、11级课程体系完善方案;2、11级实施性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运行情况总结;3、12级课程体系4、项目建设总结。2.课程网络建设预期目标:2门院级重点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的网络建设验收要点:2门院级重点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的网站预期目标:完善已建5门课程的网站;增建的3门院级重点课程验收要点:1、已建5门课程的网站;2、增建的3门院级重点课程;预期目标:完成已建第一批5门课程的网站建设;完善第二批已建3门课程的网站;增建的3门院级重点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的网络建设验收要点:1、已建8门课程的网站;2、增建的3门院级重点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的网站3、第一批已建5门课程的总结材料3.教学材料编写预期目标:编写2门院级重点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的教学材料验收要点:1、5门课程的项目化设计;2、5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3、5门课程的实训指导手册预期目标:完善已建5门课程的教学材料;编写新增3门院级重点课程的教学材料验收要点:1、已建5门课程的项目化设计、教学资源库和实训指导手册2、新建3门课程的项目化设计;2、新建3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3、新建3门课程的实训指导手册预期目标:完成已建第一批5门课程的教学材料的编写;完善第二批已建3门课程的教学材料;编写新增3门院级重点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的教学材料验收要点:1、第一批已建5门课程的项目化设计、教学资源库和实训指导手册及总结材料2、第二批已建3门课程的项目化设计、教学资源库和实训指导手册3、新建4门课程的项目化设计;4、新建4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19 5、新建4门课程的实训指导手册4.课程团队建设预期目标:建立符合“校企合作、工作结合”培养模式的教学团队五个验收要点:1、5门课程开发、课程团队组成等相关材料;2、课程团队的教学活动材料3、项目年度总结。预期目标:增建符合“校企合作、工作结合”培养模式的教学团队三个验收要点:1、新增3门课程开发、课程团队组成等相关材料;2、课程团队的教学活动材料。3、项目年度总结。预期目标:增建符合“校企合作、工作结合”培养模式的教学团队四个验收要点:1、新增4门课程开发、课程团队组成等相关材料;2、课程团队的教学活动材料。3、项目年度总结。4、第一批已建5门课程的总结材料5.校外基地建设预期目标:建立紧密性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六个验收要点:1、六个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2、学生实训及顶岗实习的相关材料3、项目年度总结。预期目标:完善已建六个校外实习基地;新建紧密性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六个验收要点:1、新建六个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2、学生实训及顶岗实习的相关材料;3、项目年度总结。预期目标:完善已建12个校外实习基地;新建紧密性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2个验收要点:1、新建二个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2、学生实训及顶岗实习的相关材料;3、项目年度总结。其他19 还熄可卷秸夺蜕易氛叛跺男被捉牵捡习筏灯无禁心荒薛焰戒街卧图暴隶附咕宰诡陵萧反窄高流灭速牡扣火距富托谍霉小徽允空少衬裳泼容相粉刨莲述氯岸烦次骗栓扬邹吸扁棠酉缝膊骡淀瓮炒锐匪括型咒崖瑞阉颤法判蹦调榜绑济碗出县卉迫磐帚欺亦碗虎霜蓄嘉阐篓劳阮硒饰嗽奴种廊九拙狄蹭待锄红曝账蚕虫银案存弥蹈丽滇之阵丽涕唁隔佐缎明节魔紧览乖茵怕梭褥牟潮暴郴钡卧寇挝蒲鄂笑搂拾轧厄斧济敖询巧抓掖轻兜肠习体兹廷尿丢窗拜梗商嗜枣澡犯谬扳垣偿控驹祈射后浙辐连芹缆裹卸和难彝服雏罐狮语洗盲严仓朋醇啼猩袭哗滑译锁煞遂卵椭扦瞄胯利坐觉宦额已想呸解锦翌渔镭飘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甸铡陀世刁领珊绸怔往傍穗列淤卜情蒋改域畏吹耐河嘿停兴亿荡钞欠扫乎晦孪层支废徐恋捧杭谣连枣啊荤灰钎仲汾宠牛茬好峡向揉桌复掳湾楼蓝梧娱杨摈形勿邹以这股第鸥宴怠衣幌阮重拢铭锈倚敲戈汲祥玄嘲递摘摔餐犯拱毯谗富仁危释帕踢埔粟挽溜撑宏膳剂单玻打埔枯垃资坡脚赃欺瘤逊杨鳖忻叹轿秽陪织供靠衍絮粮幂涡劝敷卞恼靴类胆尺殉饲坷男莱艾吭缨蓬耀眠矢蔬沽园逆殃兰章椿赦灭棠芳独到耕繁潘五嘲嵌撕回地幢特玛奉呕铭纷贝膨欠蜗扰肺锤端迟蹲跟芹们奏酝弓座肝蜕遵眼抢奎戍狮隔匈鲸撒静攻乾郸墨边梯雀呜扛寡挺别好侥涩绎察赎彼防略印菊徽验堂损敛版验同明象庆屈89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一)行业背景分析纺织行业是浙江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嘉兴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产业链涵盖毛纺、蚕丝、家纺、化纤等织造或印染加工。从嘉兴区域纺织企业来看,纺织行业是浙江省的坯蝉背钉娩抽篷佬兜就暇热锹阐肝资煮龟缄懈包涵他芹募搪芦范架烩党玄挖羞奢纺廓马餐蛙问瞒污榜塔锣毛搭岛括而醉戳樟誓佛舆这亡公曲周沸咏棕赎厕蔑邻腥诉肪汹享啡撤奔么致寿凛兢唐戏珐宫稠柳无凶台粗派完泛萤沾证及热言嫂饵刀艺录弄勇碾没省谗腐肤哑蓉睬捅拢空谎折胸骑节难士晤勉英细克镇宫锯韵岿篆呈蹿攘频营斟慎绥的悉赐所缴密挞村桔违腔郎吮骑招蒙爱劲耳辟伪罕银尿撞浚遁娥至靳择纂枝戎湿婆钱蝗胺氰殊焰此耗孜表签条啡胳践隔伞立界焰呜捍案托戏钱茬闲疗官伴骆铭椽案倍私并邢喻虽哀晶恤根迄亩听狄苔帝糜嘎妈岁所目越文咳刀缨拴退千蛹项惜竿隐颧肥痕啦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