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ID:25891456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唐学良河南省郑州瑞龙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450100[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免疫发病机制。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名PBC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根据他们病情的不同,分为PBC活动期组和PBC稳定期组,并选择同期的50名身体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试验人员晨起空腹状态下的肘静脉血液,利用双色荧光标记技术,对所有血样中的CD4+CD25+T细胞亚群和CD4+CD28+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PBC活

2、动期患者血液中的CD4+CD25+T细胞亚群含量比PBC稳定期患者和健康人群低(P<0.05),而CD4+CD28+T细胞亚群含量比PBC稳定期患者和健康人群高(P<0.05);同时,PBC稳定期患者血液中的CD4+CD25+T细胞亚群含量比健康人群低(P<0.05),而CD4+CD28+细胞亚群含量比健康人群高(P<0.05)。结论CD4+CD25+T含量在PBC患者血液中的减少,打破了效应T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亚群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患者维持自身免疫应答的稳态遭到破坏,最终引发PBC病症。.jyqkarybi

3、liarycirrhosis,PBC)是由于某种免疫介质传递不足,导致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发生免疫亢进的一种疾病,临床典型表现为瘙痒和疲劳。患者常见皮肤抓痕、肝脾体积增大、黄疸等症状,但并不是特异性症状。黄疸的症状通常出现在PBC的晚期阶段,但在早期PBC患者中也并不少见。根据临产的PBC病发量统计,PBC每年的发病率大约为万分之3.95,发病的患者大多数为女性(占83%左右),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4±3.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乏力和皮肤瘙痒[2]。PBC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为血清AMAs呈阳性,一般确诊后平均存活

4、年限为(15.6±1.8)年。虽然男性和女性PBC患者在血清学、组织学以及生物化学方面不存在本质差异,却在病症学方面有明显区别,男性PBC患者出现亚种并发症的可能性更高,肝癌和消化系统病变等并发症都较为常见。相关资料指出,随着PBC早期诊断技术的进步及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acid,UDCA)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的逐渐推广,有效地提高3PBC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需接受肝移植手术。研究显示,自身免疫特征、遗传因素、外界环境是PBC发病机制中的重要诱因。该研究选取2011年

5、3月—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100例P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色荧光标记技术对所有血样中的CD4+CD25+T细胞亚群和CD4+CD28+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进行观察和检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研究选取100例PBC患者作为对象根据他们病情的不同,分为PBC活动期组和PBC稳定期组,PBC活动期组患者65人,PBC稳定期患者35人。PBC活动期组中,男性20名,女性45名,年龄36~81岁,平均年龄(58.4±14.2)岁;PBC稳定期组中,男性9名,女性26名,年龄34~82

6、岁,平均年龄(57.8±15.7)岁。这100名患者都符合2000年美国肝病学会制定的对PBC的诊断指导建议,且都不存在其他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肝脏疾病,如药物性、酒精性肝病患者;肝内或肝外胆道梗阻、肝肿瘤等。同时,选择同期的50名身体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20名,女性30名,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53.9±16.3)岁。1.2方法实验要求所有参与实验人员在实验当日晨起后不得进食,然后抽取实验对象的手肘静脉血液作为样本,并加入新鲜肝素钠抗凝,然后将血样送检。然后,使用COULTEREPICSXL流式

7、细胞仪检测送检的血样。标准单克隆荧光抗体包括:FITC-CD4、PE-CD25、PE-CD28以及溶血素。将适量的双色抗体(FITC-CD4/PE-CD25、FITC-CD4/PE-CD28)加入至送检的血样中,在避光、常温的条件下,孵育血样20min,随后将2mL左右的红细胞裂解溶液加入血样中,利用OptimaTMXPN超速离心机以1200r/min的速度进行5min的离心操作,将离心后产生的上清液去除,加入2mL左右的磷酸盐缓冲液,继续以1000r/min的速度进行5min的离心操作,再次将离心后产生的上清液去

8、除,对以上过程进行再一次重复操作,随后将500μL磷酸盐缓冲液加入两次离心后的血样中,最后检测其结果。检测的过程中,对于淋巴细胞门A,通过前向散色光和侧向散色光进行锁定,将各个通道间设置为补偿自动调节,随后观察并记录CD4+CD25+T细胞亚群和CD4+CD28+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