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ID:25903087

大小:65.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3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_第1页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_第2页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_第3页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_第4页
资源描述: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案例与设计河北省馆陶县文教体局教研室郑明泉课题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2.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能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2.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情感目标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

2、、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学习重点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学习难点探究物体传声实验;估测声速。教具与媒体鼓一只,吉他一把,纸屑若干,钟罩一只,抽气机一台,闹铃一只,气球一只。学生合作组器材:纸片、绷有橡皮筋的空盒子、音叉(包括小锤和音箱)、梳子、树叶的叶片、一个玻璃缸(里面盛有水),几块石头。教学程序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依据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事先录制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某些声音。例如:电铃声,钢琴曲片段,工厂

3、烧电焊声,丛林中的鸟语,夏日的蝉声,瀑布声等。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听出刚才都是什么声音?是哪些物体在发出声音?(同学回答)  教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研究自然界中声音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自己想知道有关声音的哪些方面的知识?二、新课教学  依照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总结出4个,然后逐个进行探究。这个活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探究性活动──小结──验证──事例交流。  (一)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1、先观看有关的视频(什么是声现象)。  2、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

4、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请体会感觉。  思考:(1)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2)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  问题:是不是物体发声就一定在振动?  演示:击鼓。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从上述事例中你能否总结

5、出一种“验证难以觉察的物体些运动”的方法?  观看视频资料(奇妙的现象)  小结: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物体发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  (二)声音传播的探究性活动 1、提出问题:我的讲课声是怎样传到你的耳朵的?  2、空气是气体,那么液体能传播声音吗?  3、固体是不是也能传播声音呢?  实验:在一个玻璃缸内盛有水,手拿两块石头在水中撞击,在外面也能听到撞击声。(或把一个正在广播的收音机用塑料袋装起来,用细线吊着放入水的水槽中,照样也能听到收音机的声音) 结论: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6、,他们都是能够传声的介质。  4、引导学生做些小实验。  桌子的传声实验:将耳朵紧贴桌面,另一同学在桌子的另一端敲击或摩擦,会听到清晰的声音。  5、观看视频(声音的传播)  声波:声音向外传播时形成的波(与水波相似)  6、真空能是能传播声音呢?  让学生观看真空罩实验的录像。  思考问题: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如何进行交流呢?  (三)声速  1、提出问题: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2、生活实例:距离不同的两个喇叭,我们听起来的声音是不同的,总感觉近处发声早。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7、找出传播最快的、最慢的传声介质,并总结出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声速小于液体的声速,液体的声速小于固体的声速。  4、记住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5、测声速  我们利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不同,如果我们能够测出其时间差,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这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了。能听出。学生: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3.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人耳的?4.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却很难听?学生动手做实验师生共同活动让学生回答感受观看视频通过空气让学生举一些固体、液体能传声的生活实例学生

8、活动不能利用无线电信号有的认为很快,不需要时间,有的认为需要时间通过直观感受,提高兴趣,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亲自经历,感受才最深刻资源的不断渗透,有利于学生对微观事物观察能力的培养兴趣是通过活动培养出来的该实验不容易成功,我们用视频取代,效果也很好速度的单位可以稍做介绍因为小学已经接触过了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声现象,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