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现状与愿景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现状与愿景

ID:25929493

大小:5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3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现状与愿景_第1页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现状与愿景_第2页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现状与愿景_第3页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现状与愿景_第4页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现状与愿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现状与愿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现状与愿景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现状与愿景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思想先导,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纲领性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要求作为传承、创新、建设文化重要载体的高等教育既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又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发挥学校文化的引领、教育、服务和推动作用。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认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而且是高校建设的助推器。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建设先进的大学文化,实践大学的文化育

2、人,高等教育要大力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推动中华民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兴起。高职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文化育人的使命。  一、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诉求:职业人文主义  近年来,在社会需求及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众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各高职院校通过大规模实施工学结合、构建与行业标准相一致的实验实训场所、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聘请行业能手担任兼职教师等零距离的对接,使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同时,也在实践上不同程度地检验了高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

3、道路,致力于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教育要求的正确性。职业性技能教育无可厚非地成为高职教育的主动选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要求在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有不同的内容和侧重点,相得益彰,全面推进。在高等教育阶段,应使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中,这体现为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成为具有熟练职业技术的硬人才,而且要学习人文素养知识,成为能适应职业变化的软人才。这在强调了职业技术能力重要性的同时,把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沟

4、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放在了与职业技术硬能力同等重要的地位。《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职高专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为指导,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这不仅对学科专业教育提出了要求,也对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要求。即在学科教育上,学生应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要求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

5、本技能;在人文素质教育上,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可见,作为国家高等教育重要阵地的高职教育,培育的应是既拥有高尚情操和健康心智,又能在企业行业中担当重任的德才兼备的人才。高职教育看重专业知识的传授,重视技能的实训,自然可以理解,但是不应以牺牲人文素质的培育为代价,而应该将学科教育、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对接。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深度融合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文化是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在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历史传统

6、、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教育制度和物质环境以及由此而呈现出的校风、教风、学风和院校精神等。它具有育人、传承、凝聚、导向、约束等功能,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和灵魂,是院校发展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我国的高职教育经过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办学规模已占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发展阶段尚处在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型期。内涵发展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也仅仅是停留在口号阶段,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中,新时期的高职教育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高职院校的领导对文化及文化育人的认识没有在根本上得到转变  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的领导对文化育人在学校发展过程中

7、所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文化育人的内涵和实质领悟得不深,仍对外在的物质文化非常重视。他们修大楼、买设备,而对隐性的、潜在的精神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甚至对所开设的为数不多的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一再压缩。事实上,文化本文由.L.收集整理育人是学校的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工程,它对内涵建设的要求很高,一所好学校的气质、内涵以及文化底蕴,不仅仅是从大楼上更要从大师身上透射出来。  (二)重职业化轻人文化倾向严重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首要特征。但在高职院校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些学校及教师沉迷于学生职业技能的习得,而不重视或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8、。在某种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