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ID:25969069

大小:98.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1-23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第1页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第2页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第3页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第4页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徐丽萍三年级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学年,三年级第一学期又是中年段的起始学期,因此,三年级教材承前起后,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增长、心理和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更要考虑为学生的继续学习、以后的长远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和一、二年级四册教材相比,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从内容上有了三个明显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内容比重的变化,在这一册教材里,一共安排了10个新授单元,在10个单元里,第1单元除法,第二单元认数,第四单元加和减,第七单元乘法和第十单元认识分数这5个单元教学的是认数和运算。第三单元千克和克,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是常见的量。

2、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八单元观察物体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里的内容。另外,第九单元是统计与可能性。10个单元里,认数和运算占5个单元,其他单元也占5个内容。和前面教材比,认数和运算的比重稍有下降,其他内容的比重稍有上升。这册教材里,认数和运算的比重下降,并不是认数和计算不重要,可以淡化,而是在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学习其他方面的数学知识,拓开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第二个变化是实践活动类型搭配的变化。在这一册教材里,前后安排了5次实践活动。其中,“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这4次实践活动都是操

3、作型的活动。5次活动里4次是操作型的,考虑到中年级的孩子动手能力强了,他们喜欢实践,他们能够实践,因此,在实践活动的类型上也发生了变化,希望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他们的能力。第三个变化,新开辟了两个栏目,一个栏目是“你知道吗?”,结合所教学的知识,向学生介绍数学史料,介绍一些生活常识和社会知识。“你知道吗?”教育文档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徐丽萍三年级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学年,三年级第一学期又是中年段的起始学期,因此,三年级教材承前起后,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增长、心理和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更要考虑为学生的继续学习、以后的长远学习打下扎实的

4、基础。和一、二年级四册教材相比,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从内容上有了三个明显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内容比重的变化,在这一册教材里,一共安排了10个新授单元,在10个单元里,第1单元除法,第二单元认数,第四单元加和减,第七单元乘法和第十单元认识分数这5个单元教学的是认数和运算。第三单元千克和克,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是常见的量。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八单元观察物体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里的内容。另外,第九单元是统计与可能性。10个单元里,认数和运算占5个单元,其他单元也占5个内容。和前面教材比,认数和运算的比重稍有下降,其他内容的比重稍有上升。这册教材里,认数和运算的比重下降,并不是

5、认数和计算不重要,可以淡化,而是在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学习其他方面的数学知识,拓开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第二个变化是实践活动类型搭配的变化。在这一册教材里,前后安排了5次实践活动。其中,“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这4次实践活动都是操作型的活动。5次活动里4次是操作型的,考虑到中年级的孩子动手能力强了,他们喜欢实践,他们能够实践,因此,在实践活动的类型上也发生了变化,希望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他们的能力。第三个变化,新开辟了两个栏目,一个栏目是“你知道吗?”,结合所教学的知识,向学生介绍数学史

6、料,介绍一些生活常识和社会知识。“你知道吗?”教育文档这个栏目是根据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数学课程标准说,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说数学不但是知识,还是人类的文明,因为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步发现、逐渐创建、不断提高完善、整理系统的。所以,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表现。让学生知道、体会数学发展的历史,让学生知道。新开辟的第二个栏目是“思考题”。这些题源于教材的基础知识,又高于基础知识。这些思考题是弹性的教学内容,是为了满足部分地区、部分学校、部分学生学习的需要。这些思考题有的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7、,有的训练学生的思维,特别是逆向思维,有的给予学生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解答问题的技巧,有的给学生提供了寻找规律的机会。我们一方面不要把思考题变成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要求,不要把思考题列入考试的范围。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研究。思考题的教学要重过程,不要过多的重视结论,要给学生思考和研究的时间,今天没想到,明天继续想,明天还没想到,后天还可以继续想。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思考,还要鼓励一部分学生请教已经解出来的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以上介绍的是本册教材在内容上的三个明显变化。下面我们按单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