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2004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ID:25979089

大小:77.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1-24

2004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_第1页
2004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_第2页
2004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_第3页
2004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_第4页
2004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4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4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本年度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纪念缪钺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7月21—23日在四川成都召开,130余位中外学者参加了大会。  本年出版的魏晋南北朝史相关研究论着颇丰,主要有:《缪钺全集》(八卷,河北教育出版社),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书局),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发微》(中华书局),周伟洲《古都西安:长安与南海诸国》(西安出版社),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古籍出版社),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上下,中华书局),

2、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略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陶新华《北魏孝文帝以后北朝官僚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李天石《中国中古良贱身份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杨洪权《两晋南北朝徙民中若干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具圣姬《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民族出版社),魏明孔《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福建人民出版社),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的关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张作耀《刘备传》(人民出版社),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王鹏廷《建安七子研

3、究》(北京大学出版社),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卫绍生《魏晋文学中的中原文化》(学苑出版社),邵磊《治山丛稿——南京文物考古论丛》(凤凰出版社),赖非《齐鲁碑刻墓志研究》(齐鲁书社)。陈吉安主编《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本年出版了罗宗真、王志高《六朝文物》,田永胜、赵建功、许抗生《六朝宗教》两种。论文集有:《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北朝研究》第四辑(中州古籍出版社),《吴简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史料类有:徐蜀编《魏晋南北朝正史订补文献汇编》(全三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新译作品有:[

4、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日]曾布川宽《六朝帝陵》(傅江译,六朝文化译着丛书,南京出版社)。[法]谢和耐《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耿异译,上海古籍出版社增订重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二十一辑“唐长孺教授逝世十周年纪念专辑”也在今年出版,收录了一组回忆唐先生的文章,以示对这位史学泰斗的缅怀之情。另外,2003年出版而一泠先生《2003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未及收入的尚有:《贺昌群文集》(三卷,商务印书馆),宁稼雨《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汪文学《汉晋文化思

5、潮变迁研究——以尚通意趣为中心》(贵州人民出版社),陈明光《汉唐财政史论》(岳麓书社),杨际平《北朝隋唐均田制度新探》(岳麓书社),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中华书局),李吉和《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民族出版社),柏喜贵《四一六世纪内迁胡人家族制度研究》(民族出版社),陈吉安主编的《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中的田汉云《六朝经学与玄学》,邱敏《六朝史学》,许伯卿、吴功正《六朝文学》三种。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编《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全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本年度发表的学术论文在250篇以上,涉及领域广泛,以下分类择

6、要介绍。                  政治、制度  政治史。刘蓉《析魏明帝禁浮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认为太和年间禁浮华主要是从政治着眼,明帝强烈感受到了叔父曹植的政治压力,导致了禁浮华的一系列举措。孟祥才《论曹爽之败》(《史学月刊》第8期)认为曹爽集团失败是由于其所重用之人多为浮华之徒。张军《曹魏时期司马氏霸府的形成与机构设置考论》(《兰州大学学报》第4期)对司马氏霸府的形成、特点、府僚构成及运作方式作了探讨,并考证了霸府的机构设置情况。陶贤都《魏晋禅代与司马氏霸府》(《辽宁大学学报》第4期)也对司马氏霸府进行了研究;他的《三国时期劫质

7、现象刍议》(《许昌学院学报》第4期)认为劫质不是法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与当时的忠、孝、信等社会伦理也有密切关系。王永平《汉末流寓江东之广陵人士与孙吴政权之关系考述》(《扬州大学学报》第1期)着眼于汉末流寓江东的广陵人士,指出他们不但在孙吴政权割据统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推动了吴地文化的发展与南北文化的交流;他的《晋武帝立嗣及其斗争考论——以齐王攸夺嫡为中心》(《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第3期)认为,武帝以惠帝为嗣,逼齐王攸就国致使其愤恨而死,并严厉打击拥戴齐王的“清议派”,激化了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加速了西晋的灭亡。林校生《成都王颖督区幕佐和文化倾向

8、之考释》(《国学研究》第十四卷)辨明了成都王颖督邺前后河北都督区的分合变迁,指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