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2003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ID:26221115

大小:73.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1-25

2003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_第1页
2003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_第2页
2003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_第3页
2003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_第4页
2003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3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3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2003年有关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论着颇丰。主要著作有: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商务印书馆),康中干《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人民出版社),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中华书局),林校生《“八王之乱”  2003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2003年有关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论着颇丰。主要著作有: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商务印书馆),康中干《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人民出版社),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中华书局),林校生《“八王之乱”丛稿》(福建人民出版社),许辉、李天石《六朝文化概论》(南京出版社),戴

2、洪才、周瀚光主编《六朝科技》(南京出版社),王家葵《陶弘景丛考》(齐鲁书社),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张金龙《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甘肃教育出版社),李裕群《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文化出版社),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许福谦《南北朝二史八书疑年录》(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李万生《南北史拾遗》(三秦出版社)、《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高敏《南北史掇琐》(中州古籍出版社),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罗维明

3、《中古墓志语词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姜波《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文物出版社)。《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以下简称《资料》)第二十辑也在本年出版。下面对研究论文分类择要介绍。                  一、政治  政治制度。对九品中正制的研究仍在继续、张旭华《后赵九品中正制杂考》(《许昌学院学报》第6期)指出后赵石勒、石虎统治时期,曾下诏推行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这对当时其他少数族政权的选举政策以及加速胡汉进一步合流,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胡舒云《“九品官人法”性质辨析》(《东北师大学报》第6期)认为“九品官人法”

4、是一个包括考察品评、选授官职完整过程的选拔人才制度,井对其进步性及贵族化问题进行分析。同一作者的《“九品官人法”名称考辨》(《求是学刊》第2期)则从名称的分析中主张废弃“九品中正制”等异名、别称,以摒弃成见,重新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这一制度。对魏晋南朝其他制度的研究有:山口正晃《曹魏西晋时期的都督与将军》(《资料》)依据《晋书·职官志》的记述方式和内容,考察了都督制的成立、运作情况及地方军支配体制等问题,通过考察指出,魏晋时期的都督制是以将军制度为基础的。黄惠贤《东晋时期中央决策机构(中书省)的一次短暂变革——散骑诸官研究资料之四》(《资料》)对通直散骑侍郎的设置

5、及并中书人散骑的部分情况进行了分析。唐春生《南朝学士考论》(《学术论坛》第6期)一文将南朝名号繁多的学士大致分成两类,一为中央政府所任命,多属临时性差遣,已呈职衔化趋势;另一类是诸王或太子府学士,认为学士主要从事文事活动,对南朝学术文化的发展作了不少贡献。对北朝其他制度的研究则多关注北魏这一时期。薛瑞泽《北魏县令长的相关问题》(《史学集刊》第3期)认为北魏政府非常重视县令长的选拔,并阐明了他们的职责,指出县令长受着朝廷和百姓的双重照顾。曹刚华《北魏内外秘书考略》(《民族研究》第2期)认为北魏秘书机构有内外之别,并对其职掌、任职者身份、源流及演变进行了分析。陶新华《北

6、魏孝文帝以后北朝的清浊官、流外官和吏》(《四川大学学报》第4期)分析了清浊官、流内外官及官吏这几个概念间的关系,考察魏、齐、周。隋流外官分等的基本情况以及各朝对流内外官的政策异同,推测流外官构成情况及阶级来源。徐美莉有两篇文章对北魏的俸禄薪酬制度进行研究:《北魏班禄时间研究中的三个问题》(《甘肃民族研究》第1期)对班禄中的几个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指出班禄时间应以太和八年比较合理;《试论北魏前期的官员薪酬分配模式》(《民族研究》第6期)认为北魏前期并未采用中原的俸禄制,而是实行分别适应于不同群体的多种形式并存的官员薪酬分配模式。秦冬梅《略论北朝遣使制度》(《青海民族研究

7、》第2期)考察北朝遣使制度出现的四个方面变化,从而指出这些变化因北朝政治的需要而产生,并开唐代使职制之先河。高敏《北朝典签制度试探》(《中国史研究》第1期)对北朝典签的设置及职掌、地位进行了分析。另外,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的文章有:吴海燕、冯殿羽《魏晋南北朝“什伍”之制与乡村社会控制》(《郑州大学学报》第2期)考察“什伍”之制的沿袭及实施背景,并对其实施情况与特征做了相应分析;薛菁《论魏晋南北朝法律制度的特点》(《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以时代特征为背景分析法律制度的特点,指出当时是中国法律制度由秦汉早期初创阶段向隋唐成熟完备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  士族、士人及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