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2001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ID:26184411

大小:6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5

2001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_第1页
2001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_第2页
2001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_第3页
2001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_第4页
2001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1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1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2001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呈现出兴旺的局面。本年度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七届年会于8月8日至12日在山西大同召开,有近200位海内外学者参加,是历届年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日本学者近40人。此外,本年度出版的专着有: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三联书店)在近年来15篇最新研究成果中引入“品位”、“职位”等新概念,对乐师、史官文化的传承,汉代的禄秩,北魏、北齐、北周乃至隋的官品、散官等作了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将传统的典制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周建江《太和

2、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考察了北魏政治史中后党、迁都、六镇等重大事件及其对北齐、北周政治的影响。胡阿祥《六朝疆域与六朝政区》(南京大学出版社)对六朝疆域变迁、政区沿革等作了综合研究。许辉、邱敏、胡阿祥主编《六朝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运用了大量的考古资料、方志笔记等,并吸收天文、地理、建筑、艺术等多种成果,是近年来六朝史研究内容最全面的著作。汪波《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人民出版社)对魏晋南北朝并州地区的人文、宗教、政治形势及其演变等作了全面研究。罗宗真《魏晋南北朝考古》

3、(文物出版社)分城址、石窟寺、帝陵和石刻、世家大族墓等九个部分介绍了魏晋南北朝考古资料及研究状况。此外,《中华姓氏谱——卢》(卢美松着)、《中华姓氏谱——萧》(杨师群着)(现代出版社、华艺出版社)二书分源流、人物、人文、文献四篇,将魏晋南北朝门阀土族当作传统姓氏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将历史研究、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新视角。除了专着外,论文集有:胡守为主编《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庆祝何兹全先生九十岁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等。  本年度发表的230余篇学术论文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从数量看,政治史最多,约有50多篇,思想、文化、学术史其次,约有近40篇;社会史类约有近20篇。人物、历史、地理、民族方面的研究不乏突破。文物考古的收获则提供了新的资料,尤其走马楼吴简作为第一手的真实资料,极大地丰富了学者对吴国经济、田制、赋税、户籍等方面的认识,成果日益增多。以下试分类介绍。              一、政治制度史实事件人物  政治制度。阎步克《汉代禄秩之从属于职位补论》(《燕京学报》新1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

5、1年11月)通过对汉代因病、丧一度离职的禄秩情况和尹湾汉简所见“贬秩”的考察,认为虽然直到东汉散官仍是“官”而非“阶”,但诸大夫至郎官的闲散已开启了魏晋以下散官不断虚衔化的进程。张金龙《两汉魏晋南北朝的文官、武官与禁卫武官释义》(《江海学刊》第3期)对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文官、武官、禁卫武官的含义作了考察。何德章《北魏初年的汉化制度与天赐二年的倒退》(《中国史研究》第2期)对北魏天兴、天赐年间整体文化、制度发展的反复作了考证,并从政治文化背景解释原因。张旭华《魏晋九品中正制名例考辨》(《中国史研究》

6、第2期)认为中正品与官品间不存在一致性,乡品的获得唯有中正评定一途。他的《东吴九品中正制初探》(《郑州大学学报》第1期)考察了东吴的中正组织、职权及选任,认为东吴实行九品中正制适应了孙吴政权全面江东化的发展趋势,兼顾了北来流寓特别是淮泗集团的利益。高敏《从〈金石萃编〉卷30〈敬史君碑〉看东魏、北齐的僧官制度》(《南都学刊》第2期)认为《敬史君碑》不仅证明了文献记载的僧官名称和中央、地方僧官系统不误,而且补文献记载之不足。  分封、分食制度。张兴成《西晋王国职官制度考述》(《中国史研究》第4期)对西

7、晋王国职官的组织系统、职能、特点及其演变作了全面考察,并在二、经济  本年度经济方面的研究显得相对沉寂。王利华《中古时期北方地区畜牧业的变动》(《历史研究》第4期)认为在中古时期,我国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畜牧经济的比重曾有明显上升。具体表现为:畜牧区曾向内显著扩张、大型国营和私营畜牧业一度相当繁荣、农耕地区家庭饲养规模也有所扩大、羊取代了猪成为主要肉畜,但一段时间后畜牧业重新渐转衰退。这与游牧民族的内徙、“胡化”和“汉化”过程有关。蒋福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第3

8、期)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在北方由于战乱出现过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萎缩,但在北朝中期以后的北方、东晋南朝的南方,与两汉相比差距并不大,甚至略有发展。朱和平、马丽《魏晋南北朝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蠡测》(《许昌师专学报》第4期)亦认为商品经济在江南和北中国的边远地区仍然保持了上升的势头。游明谦、孙建党《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交州农业》(《许昌师专学报》第1期)考察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农业的类型、发展水平等,以及交州农业繁荣的原因。朱和平《北朝时期官僚经商的历史考察》(《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