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实践论》

再读《实践论》

ID:26025458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4

再读《实践论》_第1页
再读《实践论》_第2页
再读《实践论》_第3页
再读《实践论》_第4页
再读《实践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读《实践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再读《实践论》孙士云(中共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湖南长沙410001)摘 要: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依法治国的理念再次回归,让人不由得想起这一具体认识,也往往要经历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实现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在实践中才得以取得预期的结果。重温《实践论》,不仅感慨那个年代其特有的背景造就此巨著的面世,更感慨其留给我们的诸多原理和方法论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依然有着强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实践论;背景;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A841文献标志码:A:1000-8772(2014)34-0235-02收稿日期:2014-11-20简介:孙士云(

2、1979-),女,山东临沂人,教员,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十八届四中全会刚刚开过,依法治国理念的再次回归,让人不由得想起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很感谢77年之前,我们伟大的毛泽东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到了今天依然指导着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大步向前。再读《实践论》,感受格外多!一、时代背景《实践论》是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所作的讲演稿的一部分,写于1937年,后由八路军总政治部进行整理,经毛泽东同意,以《辩证唯物论讲授提纲》形式印发。1950年12月29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发表。《实践论》的产生在当时有其特定

3、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一)思想建设是当时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论》写作的目的,是批判和克服当时党内存在严重的主观主义,其主要表现形态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这是最直接的原因。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到20世纪30年代中叶前后,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挫折。尤其是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先后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特别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几乎断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命运。但是,中国共产党却始终没有因为自己是个不成熟的党而放弃伟大的历史使命,在艰难中不断探索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来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935

4、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王明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遵义会议毕竟是在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红军的长征途中举行的,只能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中央领导机构问题作些调整,更深层次的思想路线和思维方式问题,还来不及系统和全面地加以解决。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先后写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解决了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但是,一定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是以一定的思想路线为基础的,仅有对错误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批判,还不可能彻底克服其错误和影响,因此还必须从思想路线上对党内存

5、在的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进行彻底清算。因此,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教育干部,统一思想,提高全党同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增强他们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成为当时党的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二)毛泽东特有的哲学智慧和哲学思维这要得益于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学习。毛泽东在当时十分艰苦和恶劣的条件下,千方百计地搜集并反复阅读了几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著作,其中最主要的有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唯物论和经验批判主义》、《关于辩证法的笔记》,普列汉诺夫的《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等书。

6、他不仅奋力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著作,还涉猎了不少西方哲学著作。他还阅读了一些苏联哲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写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毛泽东撰写《实践论》时,认真阅读了这些书并做了许多摘注和批注。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熟读了《易经》、《道德经》等传统经典,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他。他熟谙历代先贤的哲学思想,尤其是辩证法思想对他的影响尤大。先贤的思想文化和哲学遗产,经过他的批判、改造、提炼、加工后,也创造性地融入到《实践论》和《矛盾论》的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之中,用简洁的文字、熟悉的案例和明白易懂的形式,通俗而生

7、动地讲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深刻道理。(三)国际环境的影响十月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世界革命尤其东方革命,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但是,正如国际共运史所表明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并不能对任何国家的革命提供现成的公式和答案。因此,在当时,如何才能够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正确的指导思想,这在当时对中国共产党人可以说是极其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随着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当时的苏联哲学界对德波林学派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和机械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这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国际环境,使我党能够对教条主义者思想理论的国外根源

8、保持一定的距离和理论意识。二、内容简介《实践论》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即知与行的关系为中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