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手术前后病房患者护理常规论文

心脏介入手术前后病房患者护理常规论文

ID:26062871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心脏介入手术前后病房患者护理常规论文_第1页
心脏介入手术前后病房患者护理常规论文_第2页
心脏介入手术前后病房患者护理常规论文_第3页
心脏介入手术前后病房患者护理常规论文_第4页
心脏介入手术前后病房患者护理常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脏介入手术前后病房患者护理常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脏介入手术前后病房患者护理常规论文.freelin观察局部情况,注意观察局部有无渗血及血肿、足背动脉搏动及加压包扎状态、局部皮肤张力及颜色,测量并记录双侧腿围,有血肿者用笔划出界线。及时填写护理观察表格有关局部观察的内容,有变化及时报告经治医生或值班医生。3.切实做好水化疗法,促进造影剂排出,减轻肾脏毒性介入手术前护士应与患者讲清楚水化疗法的作用以及必要性,避免部分患者因惧怕术后卧床排尿,而不愿多饮水。造影术前即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以避免因术前患者禁食、禁水引起体液不足,术后鼓励并督促患者大量饮水,24h饮

2、水量1500ml;饮食也应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补充水分以增加尿量;我们的经验为在患者心脏功能允许情况下,24h静脉补液量在3000ml左右,准确记录术后24h尿量,以便及早发现造影剂肾病。4.拔管时的护理(1)做好解释工作。(2)准备常规物品:敷料、剪刀、手套、各种抢救药物(多巴胺、阿托品、利多卡因)、除颤仪、注射器、弹力胶布等。(3)测血压。(4)协助患者排尿。(5)测凝血四项。(6)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7)拔鞘时及局部压迫止血期间密切观察心率、血压的变化,注意患者有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

3、等情况,以防止发生迷走反射。如出现迷走反射症状,立即静脉注射多巴胺5~10mg/10ml生理盐水,适当减轻压迫力度,尽快提升血压至正常水平。如有其他症状可视情况做进一步对症处置。5.活动及卧床时间拔管前和拔管后2h,如局部无明显出血或血肿,可平卧或将床头抬高10°~20°。非穿刺侧肢体可适当随意活动,并指导家属对其进行肢体按摩,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合并症,有下肢静脉曲张者忌按摩下肢。冠脉造影术后6~8h可翻身,12h可坐起(年龄65岁老年人、女性、局部组织松弛、凝血机制不正常、压迫时即已有血肿存在者、

4、长期大量应用抗凝药者、2次以上介入手术者可适当延迟坐起时间)并逐渐下床活动。PTCA拔管后12h可翻身,术侧下肢可适当弯曲;18h可坐起;平诊PTCA术后24h指导患者下地,急诊PTCA视病情遵医嘱而定。特殊病情者遵医嘱延长至术后2~3d。注意观察首次下床活动时的全身及局部情况,有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6.局部慢性渗血、低血压、失血性休克的观察及防治(1)术后根据失血量、出汗量、尿量、呕吐及排便量等失液量以及患者的心肾功能常规补液500~3000ml,有早期休克表现者适当增加补液量。液体可给予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

5、液(无糖尿病者)、加镁极化液(糖尿病者适当增加胰岛素用量)、维生素C5~10g/500ml液体、右旋糖酐等。(2)有血肿及渗血者无论拔管前后,均应及时复查红细胞、血色素及血球压积(必要时复查多次),测定静脉压,记录每小时尿量,并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及患者主诉,如红细胞、血色素、静脉压进行性下降,患者出现口渴、出汗、头晕、乏力、血压下降及心率增快,应按失血性休克及时行配血及输血、补液治疗,根据情况及时给予强心药及升压药(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等),并停用扩血管药及利尿药,同时积极明确出血原因。(3)对高龄、女性、疑难病

6、例或曾多次在同一入路行介入手术者,应当由熟练术者实施动脉穿刺,术中尽量减少肝素用量(可先给5000U,其后追加)及造影剂剂量。术中如已有血肿,术毕时应立即将血液挤出,必要时更换鞘管或插入管芯。失血量150ml者提醒病房医生补液,血色素低于8g时及时输血。(4)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局部或其他部位大出血的患者,血液血色素检查出现血色素降低一般在失血后10h以后,因此不能完全以化验为依据,而应注意患者眼睑是否苍白和局部血肿程度来判定失血量,如估计失血在400ml以上,就应尽快输血。7.假性动脉瘤的预防和处理术后止血压迫要

7、确实可靠,压迫结束后应听诊局部有无血管杂音。次日听诊股动脉穿刺局部并触摸局部搏动,如发现血管杂音、触摸到局部搏动,应尽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并在超声指导下准确压迫瘤蒂1h以上(压迫有效时杂音应消失),其后加压包扎(据报道12h以内行有效的局部压迫者50%以上瘤体消失)。无效者在超声指引下行瘤体穿刺,注入100~200U凝血酶或请普外科行手术修补。8.重视局部加压绷带的去除在拔鞘后16~20h,可去除加压绷带。以避免局部皮肤溃破及张力性水疱的发生。9.拆除绷带的患者应由负责高职医师确定何时下床活动下床活动应循序

8、渐进,先在床上坐起,其后床旁站立、床旁走动,慎防起床后即上厕所导致晕厥。首次下床时护士负责查问局部情况,有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10.对发生皮肤破溃的患者局部要保持干燥及时换药,防止感染。11.术后再发心绞痛者应及时做心电图、查心肌酶谱或肌钙蛋白,及时报告上级医生。疑诊支架内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大分支血管闭塞或扩张局部急性闭塞等严重并发症者,及时入导管室行急诊再次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