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环境下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新课改环境下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ID:26135567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5

新课改环境下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_第1页
新课改环境下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_第2页
新课改环境下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_第3页
新课改环境下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_第4页
新课改环境下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环境下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改环境下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1003-9082(2015)12-0188-01  自从我国颁布并实施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以来,包括江苏省在内的全国范围内中小学音乐教育领域都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模式上的创新与变革。就以我校为例,在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出台实施以来,经过近几年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不断的深入探索,新教育教学理念的传播与推广,当前我校小学生总体素质普遍较高,并且在音乐方面存在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取得教学预期内的课堂实效性,

2、也就是说严重限制着我校音乐教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学习积极性明显不足。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在我们学校,有的班级在音乐课堂上从老师到学生明显缺乏一种音乐课堂的激性,通俗点讲就是指在音乐课堂上全体师生从表现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其实并不是教学资源的匮乏,也不是教学理念的落后,而是由于教学制度的约束,因此在课堂上有的音乐老师纯粹为了教学任务,学生则是纯粹为了应付学习[1]。造成上述的原因就是新课改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大纲的实施不到位,从学校到老师都没有

3、严格对其贯彻实行,只是把音乐这门学科当做普通副科中的一门。  2.音乐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虽然新课改全面实施以来,绝大部分中小学在教育教学模式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从学校到教师都进行了教学反思,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说白了就是没有真正探索出一套适合小学音乐教学的教育机制,其中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也趋向于单一化、固定化,在这种课堂教学环境氛围下,(天性爱玩的小学生)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这种传统、单一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小学生个性化发展,同

4、时也禁锢了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特点。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1.在新课改背景环境下,音乐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教育背景环境下,尤其是在音乐教学方面,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对于整个“教”与“学”的有效实施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学生在音乐教学课堂当中对音乐产生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方面的心理要素,这些都需要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挖掘、去引导。在这方面音乐教师应当坚持与贯彻以下几项原则:①注重音乐教学的审美性;②注重音乐教学的人文性;③注重音乐教学的规范性;④注重音乐教学的创

5、造性;⑤注重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运用现代化先进的教育技术。总而言之,新课改教育环境下,音乐教学更加倾向于一种“人性化”教育,伟大的圣人孔子曾经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句话所要表达的h就是一种音乐对于社会的功用,而当前我们的新课标改革就是针对这一社会与教育发展现状进行的改革与创新,其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充分的去享受音乐的魅力、生活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热爱生活、努力向上、讲文明的高尚情操。因此,本人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严格遵循与贯彻“以人为本”的新时期教学指

6、导理念,所以在音乐课堂上都是坚持让学生做主,让音乐做主。  2.“角色游戏扮演法”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引入  “角色扮演法”是指:一种情景模拟活动,即在音乐角色的需要前提下,为学生量身打造表演形式中的角色,指导学生理解、掌握角色的心理状态、情感表现等,组织学生将特定的演绎情景再现出来,且鼓励支持学生发挥想象,将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注入表演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2]。在角色扮演教学法中,要遵循几点:(1)情景的设置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2)演唱语言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3)尊重学生的再创造,即使

7、存在错误;(4)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性格要积极正能量等。  如:《春天在哪里》,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教师首先教会学生演唱这首童谣,记住歌词,基本会唱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歌词,来创设演绎情景,将红花、绿草、春风等物象拟人化,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春天的来临,这些物象会说什么,会希望我们做什么,然后分派不同的角色给学生,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自我演绎,能够使得教育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对歌曲的熟悉和会演唱,更加扩展到对生命给的感悟,从而培育学生

8、的思辨能力,提升音乐素养。  3.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小学生更加趋向于形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板书+讲课的教学模式,需要利用当下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授课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利用互联网的视频、动画、语音、特殊文字等功能,将单板的教学内容赋予小学生思维,从而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辅之互联网教学,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监督,由于小学生处在好动时期,课堂音乐教育很难控制学生的学习效率,而通过互联网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