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及能成立问题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及能成立问题

ID:26162836

大小:413.0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5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及能成立问题_第1页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及能成立问题_第2页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及能成立问题_第3页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及能成立问题_第4页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及能成立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及能成立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例谈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和能成立问题的解题策略——谈2008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第14题摘要:所有问题均可分成三类:恒成立问题、能成立问题和不成立问题。《例谈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和能成立问题》介绍了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和不等式能成立问题常用的直接法、分离参数法、分类讨论法、数形结合法等,采用了等价转化的处理策略。关键词:分离参数、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价转化,换元,求最值。2008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第14题是一道很好的恒成立问题:设函数若对于任意都有成立,则实数的值为。解析如下:析:将中的分离,然后求函数的最

2、值。解:函数若对于任意都有成立,函数对于任意有都成立。若,,设则,令,则单调递减,,(1)若,,设,则,令,则,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2)若则,成立(3)由题意知(1)(2)(3)应同时成立解题中采取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处理策略:1、若f(x)≥a对x∈D恒成立,只须f(x)min(x∈D)≥a即可。2、若f(x)≤a对x∈D恒成立,只须f(x)max(x∈D)≤a即可。该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考查了考生的分类讨论的思想、换元的思想等,是一道突出理性思维、考查学生潜能及数学素

3、养的题目。2000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也考了一道不等式恒成立的题目,解析如下已知函数f(x)=,x∈.(1)当a=时,求函数f(x)的最小值;(2)若对任意的x∈,恒成立,试求a的取值范围。析:由于x∈,化繁为简。解:(1)当时,,在区间[上为增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2)在区间[上,恒成立恒成立,设,递增,∴当时,,于是当且仅当时,函数恒成立,故本题着重考查了函数思想和等价转化的思想。通过对前面的两个高考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解不等式恒成立问题,首先要构建函数模型,然后求这个函数的最值,最后

4、采取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处理策略进行求解。等价转化是思想,构建函数模型是手段,求函数的最值是关键。下面就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谈几种解决方法,以期对读者有所启迪。一、直接法例1.已知,且,若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析:本题可利用不等式求最值解:,而对恒成立,则,解得例2.若不等式≥0在[1,2]上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析:本题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解:令,则所以,因不等式≥0在[1,2]上恒成立所以,即例3.已知函数,.(1)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若不等式在上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析:

5、,且解:(1).又,,即,.(2),,且,,即的取值范围是.二、分离参数法例4.关于的不等式在上恒成立,则实数的范围为.析:含参问题的考察始终是高考的热点,要善于对问题先观察思考后动手,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解析一:两边同除以,则,,,当且仅当,两等式同时成立,所以时,右边取最小值6,.解析二:(提示)可分和讨论.求分段函数的最小值.答案:.例5.若a,b均为正实数,且恒成立,则m的最小值是析:参数分离,然后求的最值,最后采取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处理策略求m的最小值解:因a,b均为正实数,,根据基本不等式

6、得恒成立,则m的最小值是三、等价转化法例6.已知函数若在上单调递增,求的取值范围;析:本题的实质由在上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解:由,得若函数为上单调增函数,则在上恒成立即不等式在上恒成立.也即在上恒成立令,上述问题等价于,而为在上的减函数,则,于是为所求例7.已知函数若,且对于任意,恒成立,试确定实数的取值范围;析:本题可利用是偶函数.将问题等价转化为:已知对任意成立,确定实数的取值范围.解:由可知是偶函数.于是对任意成立等价于对任意成立.由得.①当时,.此时在上单调递增.故,符合题意.②当时,.当

7、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单调递减极小值单调递增由此可得,在上,.依题意,,又.综合①,②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例8.已知P:2x2-9x+a<0,q:且p是q的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析:BA,即A中的不等式对于B中的恒成立解:由q:得q:2

8、x-2x2≤∴a≤9评:以上三例均是将它们转化为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等价转化就是把未知解的问题转化到在已有知识范围内可解的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通过不断的转化,把不熟悉、不规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规范甚至模式法、简单的问题。历年高考,等价转化思想无处不见,我们要不断培养和训练自觉的转化意识,这将有利于强化解决数学问题的应变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技巧。四、数形结合法根据恒成立不等式的特点,通过挖掘几何图形含意,利用函数图象的高低位置关系找出参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