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志贤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

朴志贤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

ID:26167860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朴志贤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  _第1页
朴志贤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  _第2页
朴志贤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  _第3页
朴志贤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  _第4页
朴志贤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  _第5页
资源描述:

《朴志贤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朴志贤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摘要】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主要特征,治疗棘手,疗效较差。朴志贤教授结合古代医家学术思想和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清利湿热、解毒化瘀、凉血祛风之法治疗肾性蛋白尿,收到良好疗效。【关键词】肾性蛋白尿/中医药疗法;清热利湿法/临床应用;凉血祛风法/临床应用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最棘手的临床表现之一,治疗困难,疗效较差。导师朴志贤教授从事肾病内科临床、科研、教学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善用清利湿热、解毒化瘀、凉血祛风之法治疗肾性蛋白尿,疗效显著。兹举例介绍于后。  1病案举例  刘

2、某,女,55岁。于2005年3月3日初诊。主诉:反复尿中蛋白、潜血2年,伴有尿赤便干,心烦,口渴。尿常规:BLD,PRO,RBC590.10.uL;血尿定位提示肾小球性血尿占80%。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初诊:慢性肾小球肾炎。证属热毒内蕴,阴虚内热。治宜清热利湿、凉血祛风。处方:土茯苓25g,白茅根25g,侧柏叶15g,大蓟、小蓟各25g,茜草15g,仙鹤草15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20g,鱼腥草20g,马齿苋20g,黄柏15g,黄连15g,蝉蜕20g,地龙20g,益母草15g,车前子15g,水煎取汁20

3、0ml,日1剂,早晚分服。  1周后复诊,尿常规:BLD,PRO+,RBC69.30.uL,有效,守方继服1周。三诊,尿常规:BLD,PRO,RBC206.40.uL,l,早晚分服。口服15d,复诊,自述伤风感冒,发热咳嗽,复查尿常规BLD,PRO,RBC109.9.uL,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激发机体免疫反应,诱发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加重,再次以初诊处方为主,口服近1月余,复查尿常规PRO+,余未见异常,后继服上方(辨证加减)近2个月,2005年10月10日尿常规恢复正常,后又连续3周复查尿常规均未见异常。  2体会

4、  2.1蛋白尿在中医范畴中尚无恰当的病名,探讨蛋白尿现多从精的生成异常外泄来理解。在蛋白尿形成的病机演变中肺、脾、肾三脏虚弱是关键,但邪气的留滞对该病的影响不容忽视。就邪气而言,最主要的有水湿、湿热、瘀血。水湿内停常有寒化、热化之势,寒化则为寒湿,热化则为湿热。蛋白尿形成过程中,湿热较多见,其原因有:①蛋白尿的形成多有一个演变过程,故病程较长,湿郁日久,易从热化,而成湿热。②患者因脏器虚损,正气不足,易反复感染。所谓感染,即属中医湿热或热毒。③久用助阳生热之品,有助湿郁化热之弊,故湿热内蕴也贯穿于蛋白尿的演变

5、过程。湿热内蕴,则壅滞三焦,气机升降失常,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导致精微下泄而致蛋白尿。2.2古代医家对人体精微(即蛋白)自尿中泄漏,以扶正为主,结合祛邪,常用清补相兼、清上固下、补中升提、通补任督等中医之法。导师结合古代医家学术思想和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清利湿热、解毒化瘀、凉血祛风之法,方用土茯苓、白茅根、大小蓟、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鱼腥草、蝉蜕、地龙、虎杖、黄柏、栀子、益母草、甘草等,达到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益气补中之效。2.3方中土茯苓、白茅根清热解毒,除湿利尿,大小蓟散瘀解毒、凉血止血,共为君

6、药;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鱼腥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蝉蜕、地龙清热结、利水道,共为臣药;虎杖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黄柏、栀子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共为佐药;益母草活血利水,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调和药性,共为使药。诸药合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对蛋白尿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水肿不消者,加猪苓,健脾益气利湿,利水而不伤阴〔1、2〕。  2.4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茯苓、白茅根、大小蓟、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鱼腥草、虎杖、黄柏不但有抗菌、抗病毒作用,也可以通过激发非特异性的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

7、组织损伤;益母草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小板的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蝉蜕、地龙均有抗过敏、抗组织胺、消除抗原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利于减少有变态反应性病理变化的慢性肾炎的尿蛋白排出。诸药合用,可达到修复肾脏,改善肾脏血液供应,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肾小管的滤过功能。  2.5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多与肾小球的滤过屏障、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及尿路的排泌等病理变化有关,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肾小球基底膜非特异性炎症,现代医学多采用激素、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抑制炎性反应,以减轻炎性反应

8、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损害,从而减少蛋白尿,但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临床应用常受到限制。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清利湿热、解毒化瘀、凉血祛风中药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故对以肾小球基底膜损害为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2.6为维持药物的血液浓度,使药物起到持续的抗感染、抗炎效果,导师主张对于重症、疗效不显著的患者,采用日服3次,或睡前加服的服药方法,在临床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