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18)教案:第2课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18)教案:第2课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

ID:26241846

大小:57.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5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18)教案:第2课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_第1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18)教案:第2课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_第2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18)教案:第2课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_第3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18)教案:第2课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课南亚与东亚的古代文明【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知道文明孕育的主要区域及各区域的文明成果,知道文字出现、阶级、国家的形成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探究大河与文明之间的关系。通过读图学会懂得图说历史的方法,提高信息的摄取能力,在文明起源的探究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熟悉教材,搜集有关资料和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师生互动交流、查疑解惑,学生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古印度种姓制度,使学生认识其体现的阶级

2、本质。通过了解佛教的产生及教义,体会古代印度的哲学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体验远古文明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对今天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教材分析】大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早期文明,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先后也出现了世界上早期的奴隶制国家,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其统治利益,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和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教学重难点】重点: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如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难点:佛教是如何在种姓的印度社会兴起,学生理解有难度。实现师生、生生间

3、互动交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的历史学习,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方法,且大部分学生在学完中国历史后,各种能力已初步具备;初学世界历史,兴趣浓厚。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欲望。【教学方法】教师:谈话法、启发式、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学生: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教师:收集、整理、制作与本课有关的图表、照片、实物等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搜集筛选整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

4、:播放印度电影《我的个神啊》介绍影片中出现的宗教行为包括:印度教、基督教、锡克教和伊斯兰教。印度被称为“宗教博物馆”,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宗教在这个国家及其绝大部分人民生活中扮演中心和决定性的角色。宗教对印度的影响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让我们一起追溯历史,走进南亚去了解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同时也走进东亚了解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第二环节:师生互动,学习新课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教师屏显:本目的自主学习的内容1、早期文明出现的大约时间2、种姓制度:形成、内容3、佛教:创始人、诞生时间与地点、主张、发展

5、、影响学生:依据自学内容阅读第一子目,并提取相关的知识点的答案。教师布置:请同位或者前后位之间就刚才的问题进行交流,并统一下答案与记下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屏显:世界地图有关南亚的部分,介绍境内的两条河流,引导学生识图。学生展示:早期文明与种姓制度与佛教的自学结果。教师小结:点评学生的自学结果并出示正确的答案,引导学生在书本上圈划与做笔记。教师:请就种姓制度的内容制作表格,加强记忆。可以就等级与身份或地位来进行整理。学生:制作表格等级身份或地位第一等级:婆罗门僧侣贵族,主要充任祭司第二等级:刹帝利武士,掌握军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主要从

6、事农业、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首陀罗多为非雅利安人,地位低下学生介绍:有关乔达摩悉达多的相关资料学生思考:佛教的教义有那些进步意义?有那些局限性?如果你是古印度的统治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佛教?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古印度的了解,培养学生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教师介绍:佛教传入中国,对古代中国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并由中国传播到朝鲜和日本,成为世界性的大宗教。 过渡:教师出示世界地图有关东亚局部图,让学生依据河流判断属于哪一古代文明的体现,进而引出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的学习。二、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教

7、师屏显:本目的自主学习的内容1、古代中国文明的地位2、古代中国文明的延续3、古代中国文明的影响学生活动:依据自学内容阅读第一子目,并提取相关的知识点的答案。教师布置:请同位或者前后位之间就刚才的问题进行交流,并统一下答案与记下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结果(设计意图)由于七年级对古代中国文明已经学习,所以此目直接交给了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组织语言与表达、合作的能力。【课堂总结】(出示地图)根据地图将四大文明古国填到相应的位置。观察它们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共同之处?(产生于河流)为什么?(思考、讨论、阐述,达成共识)【巩固练

8、习】制作表格对四大文明古国进行对比记忆【布置作业】1、熟读第2课并完成配套练习2、从四大文明古国中任选其一,就相关内容动手制作一张板报。【板书设计】第2课南亚与东亚的古代文明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1、早期文明:公元前2300—前1750年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