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学案2 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学案2 北师大版

ID:45105047

大小:8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09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学案2 北师大版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学案2 北师大版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学案2 北师大版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学案2 北师大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学案2 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与佛教;古代中国。教学难点:种姓制度与佛教。二、教学设计【情景导入】【自主学习】(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1.大约在公元前2000—前1600年,印欧人的一支—人侵入了印度,建立了新的国家,并逐步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史称。2.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等级等级名称社会阶层职责和义务僧侣、贵族充任祭司军事和行政贵族(武士)掌握军政大权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向国家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

2、没有权利,地位低下种姓制度外还有身份更低贱的“不可接触者”——____________。3.种姓制度是一种等级森严的______________制度,在古印度其后的历史中受到诸多批判与反对,__________就是其中之一。其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他原是释迦国的王子,创立佛教后被人们尊为_____________。佛教反对种姓制度,主张“___________”,它把神和人以及其他生物都放在“众生”之列。佛教教义适应了各种姓反对婆罗门特权的要求,得到快速发展。_______代,佛教传入中国,并扩展到东亚和东

3、南亚地区,成为世界三大教之一。(二)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发源的河流、时间、文明遗产比较:文明古国时间发源河流文明遗产地理位置共同特点埃及约公元前3100年非洲尼罗河流域巴比伦约公元前19世纪西亚两河流域印度约公元前2000年-前1600年印度河、恒河流域中国约公元前21世纪黄河、长江流域长城【重难点突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诸神以原人为牺牲而加以分割的时候,从他的口产生了婆罗门,从他的手臂产生了刹帝利,从他的腿产生了吠舍,从他的脚产生了首陀罗。-----《梨俱吠陀》材料二:佛教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

4、生平等”。它把神和人以及其他生物都放在“众生之列”。佛教认为在社会上不同种姓只是由不同职业分工而成的,而非生来如此。——摘自北师大新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第2课《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1)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社会的哪种制度?从材料描述该制度“产生的过程”来看,该制度具有什么鲜明特点?  (2)佛教是由谁创立的?据材料二回答,佛教是如何反对种姓制度的? 三、课堂小结四、当堂训练1.右图所示的制度来自()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2.下图中反应古代印度文明成果的是()3.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

5、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度B.种姓制度C.领主制度D.专制制度4.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等”。该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5.下图标注出的四个文明古国,在地理位置方面的相同点是()A.位于大河流域  B.位于亚洲大陆C.四面邻近海洋  D.处于内陆盆地五、教学反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