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ID:26273670

大小:269.37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8-11-25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_第1页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_第2页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_第3页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_第4页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概要(一)本书写作的基本情况本书是一部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作之一。19世纪70年代以降,人类学、考古学取得突破性成就,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为原始社会的系统研究提供了绝好契机。马克思在1879-1882年间,阅读并细致地摘录了5本笔记,记载了他对于各种形式的原始公社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成果。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后,整理马克思的手稿时,发现马克思对摩尔根的著作《古代社会》所做的摘要和批语,恩格斯研究后认为有必要进行补充来写一部专门的著作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

2、此书于1884年3-5月用德文写成,同年10月在瑞士苏黎世出版,其后被翻译成法、俄、英、日、中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原书的副标题是“就路易·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是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提出由于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炸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恩格斯根据摩尔根对美洲印第安人社会的研究,补充他本人对古代罗马、希腊和日耳曼人社会的研究材料,论述了人类早期原始社会阶段和奴隶社会早期国家形成

3、的历史,后来科学考古的发现也证明了恩格斯的基本论点是正确的。(二)摩尔根其人摩尔根(1818-1881),美国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史学家。早年对印第安人社会产生浓厚兴趣,为维护他们的生存权利而多方奔走。1851年,发表《易洛魁联盟》一书,以联盟的组织结构为主题,全面描述了易洛魁人的氏族社会,包括历史、语言、经济生活、社会组织、家庭婚姻、习俗和宗教。本书被誉为世界上关于印第安人的第一部科学著作。1871年,发表《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系统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概述了家庭的发展史:人类从杂交状态经过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父权

4、家庭而达到一夫一妻制家庭。推翻了先前的历史学家们认为一夫一妻制家庭自古就有、并且始终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的理论。1877年,摩尔根发表主要著作《古代社会》,阐述了人类社会由蒙昧时代经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说明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从原始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并将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而发展到下一个更高的社会阶段。摩尔根“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40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原始历史的研究方面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恩格斯)但是对恩格斯的有些论点也有争议,恩格斯描述了人类社会由“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

5、波伏娃认为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什么“母权制”,女人在人类历史上从来也没有过权力。母系氏族社会时还不存在私有财产,女人对男人没有权力,当时男人是非常自由的,只是不承担抚养子女的义务,所以才形成了母系氏族社会。二、个体家庭的起源恩格斯完全采用摩尔根的婚姻家族史分期法,并赞同摩尔根的观点:婚姻家族产生之前有一个“杂交”阶段,即以群为单位,只讲男女,不分辈分,具有明显的动物属性。“按照摩尔根的意见,从这种杂乱的性关系的原始状态中,大概很早就发展出了以下几种家族形式”,即人类婚姻家族四个形态及其发展序列:1、血缘婚家族血缘婚又称“血族婚”或“血

6、缘家庭”,指同一血缘家族内同辈男女间的集团婚,但禁止不同辈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婚姻关系。恩格斯说:在这里,婚姻集团是按辈分来划分的,在家族范围以内的所有祖父与祖母,都互为夫妻。他们的子女,即父亲和母亲,也是如此;同样的,后者的子女,即同胞兄弟姐妹及表兄弟、堂兄弟姐妹都互为夫妻。构成第三个共同夫妻圈子。血缘婚形成的群落是血缘家族,在血缘家族阶段,还没有产生氏族,是原始群向氏族公社过渡时期的婚姻家庭形态之一。这种婚姻形态最原始,大概产生于蒙昧时代直立时期的猿人,当时还未有性别分工,狩猎采集结合于一体,生产活动按年龄分群进行,一群人在一起生

7、产和生活,是群内通婚的必然条件。这种婚姻的典型式样是:一群兄弟与一群姐妹之间互为共夫或共妻,子女自然为集群共有,子女则“知母不知父”。男人过着多妻生活,同样女人也过着多夫生活。关于血缘婚,中国古代文献里的诸多记载,如唐末李冗《独异志》记录的伏羲、女娲兄妹结为夫妻的传说,就是血缘婚的一个例子。可见,血缘婚是由久远而漫长的杂婚制迈向伙婚制的一个过渡,是伙婚的低级阶段。它形成于文字出现之前的若干万年,不可能有关于血缘婚形成的文字记载,考古材料也很难直接说明血缘婚是怎样形成的。恩格斯根据夏威夷的亲属制度,充分肯定了这种婚姻形式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

8、。由于这种婚姻形式是近亲婚配、近亲繁殖,后代易有遗传病,随着自然选择的作用逐步为人类所认识,并逐步为人类所否定。中国的婚姻法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2、普那路亚家庭(punalua)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