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教材重点(《文学史》袁行霈版)

明清文学教材重点(《文学史》袁行霈版)

ID:26445158

大小:123.41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1-27

明清文学教材重点(《文学史》袁行霈版)_第1页
明清文学教材重点(《文学史》袁行霈版)_第2页
明清文学教材重点(《文学史》袁行霈版)_第3页
明清文学教材重点(《文学史》袁行霈版)_第4页
明清文学教材重点(《文学史》袁行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清文学教材重点(《文学史》袁行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明初的诗歌散文第一节、概述明代社会的政治特点:①商业经济的繁荣形成新的读者群(市民阶层),引导文学思潮的变化。②俗文学的逐步兴起,王阳明的心学打破了程朱理学的僵化,有利于文学对人性的追求、③禅学的兴起(狂禅);泰州学派:江苏激进的王学学派,代表人李贽;“性灵说”。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俗文学地位提高。文学观念的改变:①肯定文学的情感,将情感作为评判文学的标准。“情教说”(冯梦龙)明末冯梦龙倡立“情教”说,把明中叶以来重情尚真的思潮推向了顶峰,他欲以“情教”来取代“礼教”,开创一种全新的伦理纲常,与明代官方哲学程朱理学分庭抗礼,因而“情教”说具有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革命性意义。他

2、把“情”放到了与“理”相对立的位置上,把“情”看作是先于理、高于理的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是人的天性。他从大量文史资料中搜集了各种艳情故事,编纂了文言短篇小说集《情史》,他又大量搜集吴地民歌,编辑成了《挂枝儿》、《山歌》等民歌专集,又搜集整理加工创作了《古今小说》、《醒世恒言》、《警世通言》等话本小说集。;“性灵说”(公 安三袁);②清楚地认识了文学的虚实关系: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③开始关注人物性格刻画。明初诗文阶段:前期指元末至洪武末年,后期指永乐至天顺时期,前后期有不同特点。明初诗文流派:⑴明初众多诗人,按地域不同,分为吴、越、闽、江右、岭南五大群体。①吴派,指以苏州为中心的苏南和浙

3、西一带的诗文作家。以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北郭十友(高启、杨基、徐贲等)为代表。②越派,指浙东、包括今金华、台州、衢州、处州、绍兴一带。代表作家:宋濂、刘基、方孝孺。③闽派,以“闽中十子”为代表,提倡盛唐之音,有《唐诗品汇》。④江右,指江西派,以虞集、范椁为师法对象。⑤岭南,指广东一带..⑵明初后期,文坛为朝廷达官所笼罩,下层文人及在野文人的创作逐渐衰落,台阁体出现。代表作家: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第二节、高启和

4、吴派生平:“吴中四杰”中,高启声名最著,被认为是“明诗之冠冕”。他也是“北郭十友”一员,还与宋濂、刘基合为“明初诗文三大家”。⑴诗歌高启的文学活动主要在元末,他的诗歌可以以为官前后分界。①作于元末的诗歌,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表现自己的抱负,张扬个性自由。体备众长,有唐诗气象,受李白影响较大。如《青丘子歌》表达了高启不愿为尘俗拘束的人生志趣,气象奔放,有盛唐李白之风。而《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表现了他登揽怀古的情怀,有历史的沧桑感,意味悠长,也具有盛唐气象。②其为官以后所作诗歌,表现宏阔情感的作品大大减少,关注个人情感的作品开始增多,如《我昔》。类型:乐府诗(如《养蚕词》、《采茶词》、《卖

5、花词》)、写景怀古、叙事。⑵词:高启词集名为《扣舷集》,时有“缠绵之致”,但多属慷慨激昂之声。-------------------------------------------------------------------------------第三节、宋濂、刘基一、宋濂文论:①极力宣扬道统。继承韩愈、欧阳修等唐宋古文学家“文以明道”的观点,注重“以道为文”的文道一元论,强调“文”要贯穿“圣贤之道”的内核;受黄溍的影响,以六以经为根本,从创作技巧和风格上向司马迁、班固借鉴“史家笔法”,不溺于文辞;②强调为文必须养气。创作:宋濂论文重视明道,不少作品多道学气,因此成就主要在质朴淡

6、雅的传记文和平易萧散的赠序,如《王冕传》,又如《送东阳马生序》,情感真挚,笔调平易。宋濂的记叙散文也简朴明洁,往往不落俗套。..总体风格:气势浑厚,笔力雄健,遣词造句融化了经史子集的精华,自然流畅,一出于己,不见斧凿的痕迹,有一种雍容温润、闲雅醇正的风度。被称作“雍容浑穆,鱼鱼雅雅”。实际上他作于元末的文章宏丽深沉,明初的文章则气格较弱。文章类型:墓志、赠序(《送东阳马生序》)、纪传、序跋传记文学的成就:抓住关键之点,集中笔力,突出人物的闪光之处,或传之以德、或传之以情、或传之以奇,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如《王冕传》中狂痴豪放、高洁孤傲的王冕。艺术特色:①长于肖像描写;②对景物的描写

7、,烘托人物;③取材的小说化。二、刘基⑴诗歌刘基以豪迈雄壮的诗歌著称,这种风格主要体现在作于元末的诗作中,如《走马引》,全诗音节铿锵,格调高扬,有汉魏乐府遗风。入明以后,刘基的代表作是《旅兴》五十首。诗歌特点:①元末:诗多不满之辞,抒写怀才不遇的感慨。“魁垒顿挫,使读者偾张兴起”、“激昂振迈”;②入明后:“悲穷叹老,咨嗟幽忧”,失去了以往的锐气和深度,个人感怀的作品成为主体,成就远逊元末作品。③有较浓厚的拟古倾向,开明代复古主义的先河。④最有代表的是《二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