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ID:26460672

大小:360.56 KB

页数:68页

时间:2018-11-27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_第1页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_第2页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_第3页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_第4页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绪论基本知识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9.金圣叹

2、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思考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

3、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

4、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4)小说和戏曲评点。68(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基本知识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

5、。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10.诸子著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11.“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12.《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

6、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15.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16.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和陆机的“诗缘情”之说,渊源于屈原的思想。17.儒学在汉武帝时代成为钦定的官学。18.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属官学;古文经学则为在野的私学。东汉郑玄兼取今、古文经学,结束了今、古文经学之争。19.司马迁对文论的最大贡献在于

7、明确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此说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20.两汉文论的主导是儒家文论。21.《毛诗序》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它是汉代学者综合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的。22.两汉文论主要是在对《诗经》、屈赋、汉赋和《史记》的的专题研究中展开的。23.西汉前期的贾谊、刘安、司马迁等对屈原辞赋以很高评价。但东汉扬雄和班固则提出了批评。24.王逸是秦汉以来楚辞研究的总结者,其所作《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25.认为“赋”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是扬雄。“劝百讽一”是扬雄对汉赋特点的概括。“诗人之赋丽

8、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也是由扬雄提出的。26.较早肯定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是班固。27.较早阐述文学的真实性与独创性原则的是东汉的王充,他是在其《论衡》是书中提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