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经济解释(一)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经济解释(一)

ID:26462540

大小:4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经济解释(一)_第1页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经济解释(一)_第2页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经济解释(一)_第3页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经济解释(一)_第4页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经济解释(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经济解释(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经济解释(一)王健1赵蓉21.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2.上海市卫生局医政处建国以来,我国医疗机构一直由计划经济下的政府公共部门控制和组织管理,医疗服务以一种强制性的低水平、普遍免费或低价的模式提供。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环境下,政府部门正在重新评估和建立其在卫生服务提供体系中的角色和功能定位。针对在医疗服务提供中普遍存在的低效率和对服务利用者的反应性差(poorresponsivenesstousers)等问题,改革涉及服务提供体系中医疗机构的产权属性、管理体制及其内部的运行机制。医疗卫生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有公共产品也有私人

2、服务;医疗机构既要救死扶伤,也要成本核算;既要考虑社会责任,也要考虑市场需求。中央政府近年来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加大社会保障项目的转移支付等,使得中央政府无力再通过公立医疗机构向全民提供低价或免费的医疗服务,同时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的增加加大了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选择权。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也就成为缓解政府卫生投入不足,满足人民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适合国情的,使用有限的资金解决卫生保健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医疗卫生改革的宏观走势,结合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体系现状,可以认为改革将在资源配置和医疗服务中引入竞争机制、医疗卫生供给将形成多元

3、化参与格局。我国医疗机构绝大多数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主体属于非营利性质。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多种形式办医,医疗机构的投资呈现多元化态势,股份合作制、中外合资和“一院两制”等不同产权形式的医疗机构得到了逐步发展。2001年通过对医疗机构实行分类管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占有较高比例。在美国,60%的社区医院是非营利性的,为近70%的住院患者提供治疗服务,并提供30%的护理院服务(Follandetal,2001)。基于非营利性机构在卫生保健领域中的重要性,我们尝试运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非营利性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并比较其与营利性机构及政府办事业单位在经济行为上的区别

4、,探讨对非营利性机构的一些重大问题的理解。同时对非营利性医院的发展和探索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深化进行了若干思考。一、非营利性机构定义非营利性机构通常被认为是提供慈善物品或社区服务,以捐赠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机构。但这一定义并未给出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机构在经济学上差别的解释。国外文献表明,一方面许多营利性机构向社区提供重要的商品和服务,包括为穷人提供食品、住房等基本物品;另一方面许多非营利性机构也为富人服务,还有许多与营利性机构展开竞争,按照与其营利性竞争对手一样的价格出售商品和服务,从中获得其最大份额的收入。可以说非营利性卫生保健机构90%以上的收入来自业务收入。用

5、经济学的语言定义非营利性机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不可分配约束,以区别于营利性机构,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对非营利性机构的盈余有合法的索偿权(Folland,2001)。机构的收支结余在非营利性机构被称为盈余,在营利性机构则称之为利润。除了不可分配约束造成两类机构目标不同以外,非营利性机构与营利性机构的区别还体现在,非营利性机构享有免税待遇,包括所得税、财产税、销售税和捐赠税等。-5-我国目前的经济实体可分为私人营利性机构、政府机构和合资机构三类。从社会经济制度分析其成因,可以看出正是经济结构、法律约束和社会阶层对非营利性机构的需求促使了非营利性机构的存在

6、和快速发展。二、若干关于非营利性机构的经济学解释1、非营利性机构:需求未被满足的公共物品提供者(温斯布罗德,1975)经济学者发现一定条件下完全竞争行业在经济学意义上是有效率的,经验数据表明竞争通常可以促进增长。在介绍温斯布罗德关于非营利性机构作为需求未被满足的公共物品提供者的经济学解释前,有必要对政府机构作用的标准先作一解释。按照传统经济学解释,政府可能在竞争性市场趋于失灵时,特别是商品或服务是公共物品和具有外部性时,才有提高市场效率的作用。有显著外部正效应的商品在自发的市场上倾向于供给不足。社会收益是个人收益与对社区的外部正效应之和。需求由于只体现个人收益

7、,而不能充分体现社会收益,发出的市场信号就是错误的或不足的,从而市场生产的产量就会低于使社会净收益最大化的产量。经济学称之为无效率,我们称这种情形为市场失灵的一种。经济学者一般都承认这种外部性的存在,但在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性及其适宜的修正方法上还没有达成一致。显著的外部性的存在为政府发挥作用提供了可能,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政府活动也可能导致的低效率运作。不过,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通常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政府行为会提高社会的净收益。在经济学中,公共物品指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非排他性意味着不能有效地把不付费的人排除在该物品的消费之外。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消费该物品

8、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由于私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