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管理工作记录文稿本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记录文稿本

ID:26530986

大小:8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27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记录文稿本_第1页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记录文稿本_第2页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记录文稿本_第3页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记录文稿本_第4页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记录文稿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记录文稿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抗菌药物管理工作记录本科室年份临沂罗庄中心医院目录一、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二、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职责三、抗菌药物培训计划四、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五、临沂罗庄中心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责任制六、临沂罗庄中心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责任状临沂罗庄中心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成员组长:成员:联络员:护士长:临沂罗庄中心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职责1、在组长(科主任)领导下对本科室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统一管理;2、定期组织全科人员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继续教育、培训、考核;3、定期对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措施,并有相应记

2、录;4、积极配合医院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方面的各项工作。2012年______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计划(范文)1、第一期: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与临床用药时间:2012-02主讲:---主治医师2、第二期:----------时间:2012-06主讲:---主治医师3、第三期:----------时间:2012-09主讲:---副主任医师4、第四期:----------时间:2012-12主讲:---主治医师_______科2012年第一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题目: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与临床应用主讲:-----主治医师时间:2012-02-05地点:----科会议室内容:1

3、、抗菌药物的选择要点2、估算抗菌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3、抗菌药物的监测4、讨论与提问参与培训人员签名:2012年第一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考核一、填空题(60分)1、2、3、4、5、二、选择题1、2、3、4、----科2012年第一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题目:-------主讲:-----主治医师时间:2012-02-05地点:----科会议室内容:1、-------2、--------3、---------4、--------参与培训人员签名:2012年第二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考核一、何为非限制使用级药物?何为限制使用级药物?(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

4、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该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二、何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加以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不足五年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的;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_________科抗菌药物质量管理小组每月评估会议记录(范文)月份出院人数抽检病例数抽检率2012年01月15625

5、评估总结优点:1、药物剂量、给药频次、给药途径、所用溶剂等均准确无误。2、无频繁更换抗生素现象。存在问题:1、部分Ⅰ类切口预防用药时间过长。2、标本送检率及检出阳性率偏低,存在经验性用药的情况较多。原因分析:1、部分低年资医师临床经验缺乏,对病人诊断不全面,2、治疗过程中过分依赖临床经验,淡化了微生物学依据的认识。改进措施1、提高送检率,对于及时送检可能存在感染的标本,包括:伤口分泌物、各种引流液、各种导管等,从而根据微生物学及药敏结果知道抗生素合理应用。2、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法规及管理制度的学习。质控小组组长签字:__________科抗菌药物质量管理小组每月

6、评估会议记录(范文)月份出院人数抽检病例数抽检率2012年02月15625评估总结优点:1、药物剂量、给药频次、给药途径、所用溶剂等均准确无误。2、无频繁更换抗生素现象。存在问题:1、部分Ⅰ类切口预防用药时间过长。2、标本送检率及检出阳性率偏低,存在经验性用药的情况较多。原因分析:1、部分低年资医师临床经验缺乏,对病人诊断不全面,2、治疗过程中过分依赖临床经验,淡化了微生物学依据的认识。改进措施1、提高送检率,对于及时送检可能存在感染的标本,包括:伤口分泌物、各种引流液、各种导管等,从而根据微生物学及药敏结果知道抗生素合理应用。2、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法规及管理制

7、度的学习。质控小组组长签字:__________科抗菌药物质量管理小组每月评估会议记录(范文)月份出院人数抽检病例数抽检率2012年03月15625评估总结优点:1、药物剂量、给药频次、给药途径、所用溶剂等均准确无误。2、无频繁更换抗生素现象。存在问题:1、部分Ⅰ类切口预防用药时间过长。2、标本送检率及检出阳性率偏低,存在经验性用药的情况较多。原因分析:1、部分低年资医师临床经验缺乏,对病人诊断不全面,2、治疗过程中过分依赖临床经验,淡化了微生物学依据的认识。改进措施1、提高送检率,对于及时送检可能存在感染的标本,包括:伤口分泌物、各种引流液、各种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