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股权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股权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

ID:26573055

大小:29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7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股权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_第1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股权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_第2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股权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_第3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股权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_第4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股权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股权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股权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周新军(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1作者简介:周新军,男,湖南东安人,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博士后,高级经济师。摘要: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股权结构变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总体变动中的“独资化”倾向,二是合资企业内部股权结构变动。从投资项目数、协议投资额和实际投资额“三维”角度进行分析,股权结构变动曲线上的拐点互有偏离。协议投资额的独资化趋势要慢于项目数的独资化趋势,而实际投资额的独资化趋势又要慢于协议投资额的独资化趋势,三者

2、之间存在一个合理的滞后期。外方增资具有十分明显的控股意图,但独资化趋势很弱,即合资企业通过增资变成100%控股的企业极少。一方面表明外方增资时留有余地,依然保留了合资偏好,另一方面是中方的资本金比较充足,并具备了一定的博弈应变能力。合资企业虽然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但也不可能全部发展为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内部存在一种利益均衡机制,对外方而言,是否独资取决于公司的绩效表现,而对于中方而言,通过同步增资,可以抵制外商独资化趋势。关键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股权结构、初始选择、连续变动1作者简介:周新军,男,湖南东安人,管理

3、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博士后,高级经济师。1作者简介:周新军,男,湖南东安人,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博士后,高级经济师。1引题迄今为止,理论界关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股权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主要集中在外资“独资化”问题上,分析问题的角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察独资企业在三资企业中的项目数量(家)变化,二是考察部分合资企业内部股权结构的变化。其结论有助于我们认识外资企业在中国的股权策略及其变化取向。但这些研究仍需作进一步的分析、改进和完善。首先,在时间维度的选择上,不能仅以某一

4、个横断面的数据为分析窗口,或者以部分年份数据作为分析基础,而是要作长期分析;其次,在考察对象上不能仅限于三资企业项目数量的变化,还需包括实际投资额和协议投资额的变化情况;第三,合资企业内部股权结构的变化在目前难以在全国范围内获取数据的情况,至少要以一个特别有代表性的地区为案例,透过大量样本企业的不断增资来考察合资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动,而不是以某几家合资企业为案例或是以某几个地区抽象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第四,不仅要考察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初始股权选择的静态结构,而且要考察股权结构连续变动的动态结构。本文尝试在综合考虑这些要素

5、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股权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新的结论。2外商投资企业股权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股权结构变动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总体变动中的“独资化”倾向,二是合资企业内部股权结构的变化情况。首先对在华外商投资企业股权结构的总体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这里不包括由并购引致的股权结构变化)。“独资化”倾向反映了外商投资企业股权结构初始选择及之后的变化趋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跨国公司新增投资企业中独资企业占大部分比重,二是在原有合资企业中股权变动朝着独资化趋势发展,即增资结果使得外

6、方占股比例越来越高并趋向于完全控股。现有的统计资料提供了第一部分的数据,但缺少第二部分的整体统计,只能根据一些样本调查进行抽样分析。为了叙述的方便,这里先分析第一种情况。2.1股权结构总体演变趋势对外商投资企业股权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主要是考察从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企业形式上选择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三资企业选择上的变化,以分析其对外投资中股权偏好的变化。朱允卫(2002)从项目数量上的变化研究了1990年以来外商投资方式构成的变化[1]。图1是1990至2001年我国批准的三资企业数量的变化趋势图,从中可以看出

7、变化最明显的是合资和独资两类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变化相对稳定,数量一直低于合资和独资企业,虽然其总体趋势是下降的,但也不排除个别时候是上升的。1992年成为了合资、独资企业和合营企业1作者简介:周新军,男,湖南东安人,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博士后,高级经济师。1作者简介:周新军,男,湖南东安人,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博士后,高级经济师。数量变化的转折点(曲线的拐点)。合资企业比重由升变降,独资企业比重则由降趋升,但合资企业比重一直高于独资企业,直至1997年。合营企业的比重

8、一直低于前两种企业形式,1992年也是其变化的一个拐点,只是变化不是很明显。从图1中不难看出,1997年以前中外合资企业仍然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主要形式。从1997年起(曲线的交点)独资企业比重开始超过合资企业,并呈现快速上升势头,与此相反,合资企业比重进一步下跌。由此得出,从1997年开始外商在华投资出现“独资化”趋势,多数控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