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瓷微观变化

我国古瓷微观变化

ID:26659378

大小:46.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28

我国古瓷微观变化_第1页
我国古瓷微观变化_第2页
我国古瓷微观变化_第3页
我国古瓷微观变化_第4页
我国古瓷微观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古瓷微观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资料整理分享中国古瓷微观变化一)古瓷釉面的变化古瓷因地球引力和氧化的长期作用,釉面物质会重结晶并玻化脱变为类云母状物质,其状如釉面蒙了层塑料薄膜,有种温润的玉质感,有的还会象宋代哥窑釉面那样发出酥油光。积釉处会因釉层肥厚质变而呈果冻状。有的古瓷如月白等淡雅釉色的积釉处,多能发出盈盈湖绿色。古瓷釉葯是由数种物质组成,古瓷在地下年代久远最易质变,尤其处高湿或液态环境中,釉中的易中和易溶解物质流失,加釉面玻化质变会出现糠状玻化、莹透立体现象,这点与高古玉的质变莹透立体现象颇相似。此现象易发生于器物口沿、棱角、底足胎釉结合处及其它相关部位;用显微镜观察,釉面气泡萎缩,边界粘稠不清,云蒸雾绕变

2、幻多姿;对釉层较薄的釉面显微观察虽无起伏佚荡之质感,但釉面肯定会有其它质变现象;新瓷显微观察质感平和单调无变幻之美。古瓷釉面沉静深邃主要由重结晶质变与老化萎缩纹两方面原因造成。古瓷有铅釉、石灰釉、干粉釉、盐釉、石灰碱釉等多种,分液态和干粉态,因原料比例熔化温度及釉层厚度不同透明度也不同,石灰碱釉始自南宋,其他釉类自商周起一直相继沿用并不断优化改良。完美WORD格式编辑专业资料整理分享釉色以纯净、悦目、细腻、均一为上,古瓷发色多为过渡色,纯正者相对较少,釉色纯净悦目器型端庄精致者定为上品。有的古瓷因水土沁而失光,但未沁釉面完好有光泽,这与化学药物处理后釉面整体破坏的失光截然不同,未做手脚的

3、古瓷用显微镜观察釉面清爽洁净、赏心悦目。有的釉面老化指数高,边沿、拐角处能见自然风化脱落现象。凡烧成温度较高者如白釉红釉等则不易质变。陶瓷器烧成温度高低、胎釉厚薄、地质环境优劣、干冷程度与抗氧化分解能力成正比;地质环境的湿热、酸碱度高低与抗氧化分解能力成反比。瓷器是由原始瓷发展而来,自商代出现原始瓷一直到东汉才完成由原始瓷向瓷器的过渡,原始瓷釉层薄且常凝聚成芝麻点状。早期的釉色以青、青黄、青绿、黄绿、绿褐、或茶叶末等色为主,但釉色质量一直处于不断改进优化的过程中。如白釉自北朝已出现,真正烧制成功却在隋代;红釉一般认为出现较晚,古瓷中较少见,其实唐代越窑、耀州窑就有偶然窑变而成的棕红器物,

4、疑似五代柴窑器物中的红釉发色已很平稳,显然已受人掌控是较成熟的工艺了,但它却随着柴窑工艺失传而中断,当然这一观点还有待进一步验证认可;总之古瓷釉面发色是由偶然向必然逐渐优化改进而来的。完美WORD格式编辑专业资料整理分享唐至宋代的古瓷中多有土黄釉色器物,如道观寺院之色,原料不纯不是主因,主要应与当时人们信仰有关,古代方位及五行学说,中为土、为黄,土黄代表神权,代表中央,代表集权,封建集团崇尚这种色调。有的器物釉面因年代久远而黄化或呈赭褐色等质变。此特征多数出现在器身局部,目测可见;有的显微镜下多呈不规则酱褐色斑点沉于釉下。质变程度因器物所处地质环境的湿热度、酸碱度、深浅度、暴露度不同而各

5、异,如北方干冷,部分地区酸碱度适中故出土器物多有晶莹如新者。为提高胎土光洁平整度提高施釉效果,古瓷多有施化妆土者。入窑烧制时由于摆放位置不同古瓷多有阴阳面,阴面釉色相对暗淡粗糙,而处窑腔中心受火均匀者阴阳面则不明显,且烧成器物釉色成色亦好。古瓷皆具备包浆特征,器表氧化熟透层亦称包浆。传世品包浆滋润深遂,出土品包浆深沉自然,包浆实际是氧化质变现象,是器物抵御氧化沁蚀形成的自然保护层。古瓷表面的包浆熟透层具不同程度的松弛性,经把玩易沁入汗渍油腻,包浆更易滋润深沉。完美WORD格式编辑专业资料整理分享整器无做旧痕迹,如人为酸蚀、打磨,使用中不可能磨着的部位磨损等现象。个别器物也有因原持有人缺乏

6、文物基本常识而随意加工者,如一件旧气开门古瓷的几个水泡眼被打磨了,看样子是想磨平,虽无大碍,却破坏了器物的原始状态。这种有意或因无知而随意加工的情况不是个例,如在器物底部磨上使用痕迹等,尤其古瓷中釉面光洁如新者多是瓷中上品,切忌为消光随意动手弄巧成拙。为便于识别区分作旧赝品,要尽量多掌握些人工做旧的方法。凡人工做旧者干涩呆滞无灵气,毫无自然美韵。(二)古瓷胎体的变化古瓷胎釉含有可溶物质,同时所有器物经氧化沁蚀都具可损性,不管出土品还是传世品,经氧化分解潮气沁润,部分物质会中和挥发流失,胎釉定有疏松酥化趋向;年代久远后会变轻,陶器较瓷器明显;瓷器瓷化程度越高、胎釉越厚抗氧化分解能力越强。如

7、汝窑在宋代五大名窑中烧成温度最低,故汝窑、唐三彩及古陶真品大多上手会有发飘的感觉,但此现象不可能是绝对的;瓷器中烧成温度较高的定窑(1320度以上)、龙泉窑(1300度以上)、钧窑(1250-1270度左右)官窑(1230-1270度左右)等窑口作品这种分量减轻的状态则不明显;古代胎土所含成分与现代有别,如宋代官窑胎土掺有大量紫金土含铁高比重大手感也重;元代胎土中含铁高器物亦显厚重。现代瓷器都是机械练泥,杂质少,气孔小,密度高,比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