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静待花开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

ID:26673947

大小:62.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8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_第1页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_第2页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_第3页
资源描述: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家校共育,静待花开——浅析家校共育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及其可行途径Xx学校xx摘要: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和设备如此发达的今天,“家校共育”一词正引起越来越多教育界人士和家长的关注。笔者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结合所处学校和自身实践经验,通过分析我校“家校共育”现状特点以及“家校共育”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分析,为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提供一些可行途径。关键词:儿童教育、家校共育、一、我校“家校共育”现状“儿童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一般做父母的责任,也是他们关心的事,而且国家的幸福与繁荣

2、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约翰·洛克“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能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总是家庭。”——宋庆龄“爱护子女,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然而,会教育子女的,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的事业了,它需要有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高尔基以上出自名人口中的话都是在强调家庭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儿童健康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客观情况是我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属于农民工子弟和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受教育程度

3、不高,不能很好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部分孩子由长辈监护,还有一些托给亲戚朋友来监护,这样极易形成孩子的我行我素和任性的性格特征,也可能使孩子产生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形成胆小怕事、孤僻等过分内向的性格。还有部分家长教育观念落后,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与后天的培养没有多大关系。部分家长坦言自己对孩子的学习基本处于不管不问的状态,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是老师的事,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这种状况充分说明学校与家庭、老师和家长没有

4、形成一种合作制度,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没有成为一个整体,家庭教育严重缺位。二、“家校共育”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要把孩子教育好,单靠学校和教师是不够的,只有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协调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使孩子在学校、在家庭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和接触时间最长的生活环境,孩子最先从父母那儿获得最初的生活经验,家庭教育渗透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孩子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的影响。教育好孩子既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充分调动家长的教育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

5、的家校共育活动,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的作用。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教育儿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我们的儿童是未来的父亲和母亲,他们也将要成为自已儿童的教育者。我们的儿童应当成长为优秀的公民,成长为贤良的父亲和母亲。但是,这没有概括一切,我们的儿童又是我们晚年的希望。因此,正确的教育是我们幸福的晚年;不好的教育是我们将来的苦痛、辛酸,是我们对其他的人们和整个国家的罪过。”——马卡连柯在人

6、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工程,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旺,祖国的富强,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家长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摆正心态,积极地学习相应的家庭教育知识,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发挥自己积极的、正确的作用。三、家校共育的可行途径基于我校“家校共育”的现状特点,笔者认为应当以“合作”为中心,建立“合作机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真正实现“家校共育”。“家校共育”不应该只是每次家校活动中的“昙花一现”,而应该是细水长流的“循序渐进”。(1)树立

7、合作意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通过家长会、家庭约访、微信电话沟通等多种途径,努力使家长树立“家校共育”的合作意识,让家长充分了解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与学校、老师有合作共赢的心态,要意识到孩子的教育非学校、老师单方面来完成的,学校和家庭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孩子,陪同孩子一起成长。只有树立了合作意识,才能为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提供前提条件。(2)提高合作能力。一方面,学校要提高与家庭之间的合作水平,必须要提升老师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素养,增强领导和老师处理“家校共育”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不把

8、其当做是一种任务和负担。另一方面,要鼓励家长多了解、多学习更多的关于教育方面的知识,只有家长紧跟时代的教育步伐了,才能提高同老师的有效沟通能力,更好地进行“家校共育”的合作。(3)搭建合作平台。学校要为“家校共育”搭建各种平台,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可以由每个班推荐5-8名关心班级工作、热心为家长服务、教子有方的家长任委员会成员,组成家长委员会。每学期由校定期召开会议,汇报工作计划、安排和要求,听取家长代表对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反馈意见,学期末,将学校的各项工作向家长委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