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考纲变化精心有效备考

把握考纲变化精心有效备考

ID:26737045

大小:382.66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28

把握考纲变化精心有效备考_第1页
把握考纲变化精心有效备考_第2页
把握考纲变化精心有效备考_第3页
把握考纲变化精心有效备考_第4页
把握考纲变化精心有效备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把握考纲变化精心有效备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把握考纲变化精心有效备考江苏省高邮中学杨国平2015-1-15以稳定为主,局部微变通过仔细研读、认真比对《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语文)》(以下简称《考试说明(语文)》)与2014年《考试说明(语文)》,我们发现:2015年的《考试说明(语文)》承袭近几年的一贯风格,以稳定为主,局部微变。既体现了高考稳中求变、渐进变化的原则,又保证了江苏高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有利于高三语文学科的复习指导。(一)自其不变者观之1、命题指导思想2015年语文“考试说明”在命题指导思想方面

2、与去年(2014)、前年(2013)完全一致,说明命题指导思想基本确定,这是大方向,其中我们要特别关注“注重语文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启示1——关注学生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的提高。(一)自其不变者观之2、考试能力要求2015年语文“考试说明”在考试能力要求方面与去年(2014)、前年(2013)完全一致,考试能力要求是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

3、种能力表现为由低向高递进发展;考试内容的具体要求以能力层级作为界定,体现了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的具体指向及实际操作结果。启示2——关注学生语文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一)自其不变者观之3、考试内容及要求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根据我省高考方案,另有加考内容。启示3——关注阅读与写作。(一)自其不变者观之4、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与

4、均2014年无异。启示4——无须紧张焦躁,按部就班踏实复习,以不变应万变。(二)自其变者观之1、古诗文阅读“鉴赏评价”要求中有一处提法发生了变化,那就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被修改成了“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在学术上,两者界限并不是特别明晰,但“艺术技巧”的提法相对来说更全面,更有涵盖性。启示5——重点关注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二)自其变者观之2、现代文阅读部分,删去了“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涵盖文学类文本和非文学类文本”。限制语少了,就意味着命题选材范围更大。启示6——重点关注学生文本解

5、读能力培养。(二)自其变者观之3、作文继去年给“抒情性散文”以合法地位后,又加入“能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这一句,引导考生在高考中灵活运用多种文体。启示7——真正教会学生会写各种作文,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启示8——作文易拿保险分是误区。(二)自其变者观之4、名句名篇默写高中部分14篇不变,初中部分增加《记承天寺夜游》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两篇,初中总数达30篇。启示9——对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更为重视。(二)自其变者观之5、附加卷名著阅读去掉了巴金的《家》,总数恢复成10部,这对文科班学生来说算是减轻了一点负担。但总体要

6、求其实并未变低,而且似乎考查越来越偏,越来越细,越来越难。启示9——名著复习要强化学生个性化深度阅读。(二)自其变者观之6、在“典型题示例”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删掉了字音、字形、标点符号、语用主观题这些传统考查题型的样题示例。启示10——高考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着眼于考查能力,而不是单个的知识点,死记硬背的东西。(二)自其变者观之在“典型题示例”中,去年在高考卷中出现的词语辨析、诗文对仗、连贯、得体等新题型几乎都被纳入“典型题示例”中(漫画题除外)。启示11——注意与传统文化内容相关新题型的研究。(二)自其变者观之总之,

7、新考纲的变化体现了从以知识考查过渡到以能力考查为导向的新思路,这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精练多思,学会感悟与归纳,注重能力训练;作文要引导考生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文体,注重情感与理性的个性化表达;同时研究“典型题示例”及其他高考精题,总结命题答题规律。复习策略1、研读考试说明,把握方向,明确目标。2、研做高考试题,总结规律,归纳方法。3、回归语文教材,迁移勾连,夯实基础。4、丰富课外阅读,建立库存,学会链接。5、留意时事热点,关注生活,思考人生。以上观点,纯属个人一孔之见,欢迎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