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

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

ID:26738276

大小:698.35 KB

页数:62页

时间:2018-11-28

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_第1页
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_第2页
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_第3页
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_第4页
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乐陵市实验小学李升勇改革背景—中国革命分析一)泥腿子能不能闹革命(改革可能性)1.建立革命根据地:洋思、杜郎口、衡水的启示2.落后也是一种优势:穷则思变,发展空间改革背景—中国革命分析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改革方向)1.是改良还是改革改良政府与建立新政权:多年来只在局部小打小闹,改教法、教学手段(教师层面)。新课程改革最大成果是理论多元化、国际化(专家层面)。一线教师听起来明白,做起来糊涂。(操作层面)语文课堂改革没有触及根本问题:教育的根本目的,语文教学的本质,听说读写能力的缺失,语文教材的定位,课堂结构、功能的创新等等)。2.清谈误国: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南德公

2、司:理论多应用少;预设多生成少;课内多课外少改革背景—中国革命分析三)人民当家作主(改革目标)1.为普通教师打造有效模具2.杜郎口的贡献: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颠覆了人们延用几十年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人们的课堂改革打开了一扇窗口。改革背景—中国革命分析3.与杜郎口的区别:教育目标不同:升学考试与生命奠基教学材料不同:教科书与生活化教学流程不同:逆向达标与顺势达标课堂性质不同:传递训练与体验展示课堂结构不同:时空不变与生活全景课堂生成不同:知识能力与智慧文化回归教育教学的原点乐陵市实验小学的改革做到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的最佳结合。乐陵市实验小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对课堂内

3、容要科学预设,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提出具体的要求,并给学生以学习方式方法上的指导。课堂教学关注了学生生命的成长与终身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的现代教学思想。他们“大课堂观”“大教材观”的落实,使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做到了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周目标确立”“前置性学习”充分体现了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山东省教科所所长亓殿强回归教育教学的原点乐陵市实验小学的教学改革,既汲取了先行者的经验,又在理论建构与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从周目标引领,到前置性学习,从小组互助,到课堂展示,他们的

4、语文教育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罕见的。--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原山东教育社总编陶继新回归教育教学的原点“乐陵市实验小学将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学校,是继杜朗口之后最明亮的学校。在课改中,前置性学习和周目标导航等,都是亮点,每个点都可以做大,做深。”----省教科所政策研究室主任王如才回归教育教学的原点乐陵实小语文大课堂改革颠覆了传统语文课堂:(一)颠覆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架构1.大视野:着眼继承中国优秀语文教育传统;着眼彻底革除现行语文教学的弊端;着眼”立体式”语文架构;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2.大课程:语文课、习作课、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融为一体。3.大教

5、材:以文本为基础,向有关学习内容、参考资料延伸,用文本拓展生活。4.大课堂:有形课堂与无形课堂相结合;固化文本和生活文本相结合。回归教育教学的原点(二)颠覆了传统目标教学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传统目标教学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是课堂教学目标,强调当堂达标。乐陵实小对传统教学目标实施重心上移,由课堂目标上移到周目标,符合学生语文学习规律,符合现行教材模块式结构。回归教育教学的原点(三)颠覆了传统语文教学被颠倒了的逻辑顺序语文学习的逻辑顺序是:披文以入情,披情以入境;入乎其中,出乎其外。传统语文教学把语文学习的逻辑顺序颠倒了,前置性学习把被颠倒了的逻辑顺序重新颠倒过来,还语文学习以本来面目。---

6、---山东省教科所战略研究室陈培瑞回归教育教学的原点“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这几年那么响,但如果和乐陵市实验小学的课堂改革比起来,只能算改了一半!”有专家在全程参观完乐陵市实验小学课堂改革后,毫不掩饰地说。---2009年3月10日《中国教育报》主编徐启建改什么—回归教育原点1.依据课标,超越课标:课标之道在于回归需要课程标准是底线满足学生生命发展需求满足民族社会发展需求改什么—回归教育原点2.落实目标,超越目标:目标指导回归于生成知识、能力维度缺少“兴趣”展示的课堂保护兴趣过程、方法维度缺少习惯过程是指课堂教学的过程,还是指教学的全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不到位此维度不仅是课堂

7、教学目标,而是整个教育教学目标改什么—回归教育原点3.整合资源,超越课程:课程之道在于回归校本国家课程的软化、细化、活化问题:从“国家课程”到“校本课程”从“必修课程”到“选修课程”从“知识课程”到“实践课程”从“教师课程”到“学生课程”从“预设课程”到“生成课程”改什么—回归教育原点2.整合资源,超越课程:课程之道在于回归校本基础性课程:识字课、写字课、朗读课、成语课、诗文课、经典课文本性课程:阅读课、文学课、影视课、名曲课、名画课、历史课实践性课程:观察课、时政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