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育本质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

回归教育本质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

ID:32200991

大小:61.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1

回归教育本质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_第1页
回归教育本质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_第2页
回归教育本质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_第3页
回归教育本质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_第4页
资源描述:

《回归教育本质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归教育本质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听了李升勇的《回归教育本质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李升勇在教育思想方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如他的“以人为本是管理思想,不是教育思想”、“教学是教育的一部分,教学应该服从、服务于教育”等观念被很多专家和校长认可;他的“学校教育应回归于生活,回归农业,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观点也令人耳目一新。他还提出“管理方式只有适应与不适应之说,没有先进与落后之说”的观点,并工作中巧妙运用“无为而治”的思想,由此闯出一条新的学校“策略管理”之路。他积极倡导“成为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

2、创设了“快乐成长,幸福人生”、“文化小使者”、“完美人生”、“家庭留学生”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一系列活动,并多次在全国获奖。   “落后也是一种优势!”薄弱的师资、过大的班额必然存在教学效率问题,这些问题让课堂改革有了更加充分的理由。“回归教育的本质,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李升勇校长用“二十七问”把脉课堂教学,问问掷地有声,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每一问回答中的“关键词”和“观点”,是李校长十年探索和实践的成果展示。   李升勇校长对“二十七问”的回答,概括起来,就是“把教学还给教育、把教育还给生活、把课

3、堂还给学生、把教材还给教师”,“让育人走进来、让教材活起来、让教师退出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教室大起来”,这也是李校长希望各学校的课堂改革努力要达到的目标。如果课堂教学改革不从素质教育角度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课堂效率问题就无从谈起。  为什么改革几十年问题依然存在?原因有三:原因一: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动性;强调教学预设性,忽视教学生成性。原因二: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习力培养;强调知识积累,忽视生活应用。原因三:强调学科本位,忽视课堂资源整合;强调合作的形式,忽视合作的实效。总之:过往的课堂教学改革几乎

4、都是改良,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涉及到的只是教科书版本选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这些边缘领域,都停留在“术”的层面,没有多少革命性的大动作,新课程改革应该是一场巨大的变革。三维目标完美无缺吗?知识、能力维度缺少“兴趣”;过程、方法维度缺少“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缺少“要求”。观点:忽略了兴趣的保护和培养,自主学习就失去了支点;过程不是指课堂教学的过程,而是指教与学的全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不仅是课堂教学目标,而是整个教育教学目标。为什么他人经验总是学不来?(非洲茅屋的故事:非洲人住茅屋

5、,一向烧柴照明,一欧洲人嫌其落后,助其装上电灯,结果不久之后,茅屋垮塌。没有烟熏,虫害所致)关键词1、洋思中学崛起的秘密——学后教,堂堂清关键词2、杜郎口中学的启示——把课堂还给学生关键词3、魏书生的启示——自我教育的机制是关键关键词4、韩兴娥的启示——超越教科书观点:经验不可复制。我们不反对学习任何先进的东西,但是,在引进先进东西的时候,必须看它是否和我们的实际相匹配:学习不是不加选择地拿来。如何解决教学过程目标流失?逆向目标:篇目—单元—单册—12册(这样的方式几乎达不到课程标准)顺势目标:需求—课标

6、—课程—周目标(分解、增加)观点: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之间有一个无缝对接的问题,堂堂清似乎解决了课堂上的所有问题,可是,由于心中没有总体目标,所解决的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往往在不经意间背离了总体目标,使得师生在教学与学习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小的目标的总和并不等于总体目标。做法:目标教学(周目标导航),取法乎上;终极目标(两个需求)特色课程是否等于校本课程?特色课程不等于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特色课程要有规划:有目标、有方案、有师资、有载体、有评价观点: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软化、细化、活化的结果,把国家

7、课程要求最大限度地体现于课堂教学之中,最终成为学生的有效生成。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师本课程---生本课程做法:设置三大校本课程体系——基础性课程、文本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汉字课、写字课、朗读课、成语课、诗文课、经典课文本性课程:阅读课、文学课、影视课、名曲课、名画课、历史课、戏曲课实践性课程:观察课、时政课、地理课、体能课、规划课、礼仪课、民俗课、家政课、棋艺课等等现代课堂的本质是什么?名牌大学“优”在何处?在人的区别,在于它拥有大师级人物,在于最优秀的专家、教授、学生集中在一起网络时代

8、课堂存在的理由:场能、场效、文化功能。有部分人可能坐在家中通过网络学习,也能获得知识技能,但无法完成生命个体的社会化师生阅历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观点:学校教育的本质在于文化熏陶,发挥学校的文化功能,强化课堂的场效作用。做法:创建势能场,改变课堂功能。课堂不是师生表演的舞台,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不是知识传递的主渠道,是知识思想的集散地;不是文学个体的解剖室,是文本生活的对接舱;不是应试技能的训练所,是智慧生成的孵化器。课堂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