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遗民与清初医学的发展

明遗民与清初医学的发展

ID:26747318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明遗民与清初医学的发展_第1页
明遗民与清初医学的发展_第2页
明遗民与清初医学的发展_第3页
明遗民与清初医学的发展_第4页
明遗民与清初医学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遗民与清初医学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明遗民与清初医学的发展摘要:隐于医学是清初明遗民逃避政府的征招与羁縻的一种方式,他们涉猎医学,大大提高了医生的素质,促进了中医学的快速发展,成为清初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和特点。关键词:明遗民;傅山;清初医学清初部分明遗民,选择从医以逃避政府征招,他们对清初医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界对此却很少论及,本文就明遗民与清初医学的关系作一番探讨,以求教于方家。1明遗民就医明清鼎革,不少儒生行医活命正如张璐所言:“壬寅以来,儒林上达,每多降至于医,医林好尚之士,日渐声气交通,便得名噪一时,于是医风大振,比户皆医,

2、此道之再变也。”〔1〕这些人中著名的有傅山、方以智、吕留良、喻昌、刘若金以及李延罡等。他们的医学著作,流传后世的不多。傅山著《傅青主女科》、《男科》、《产后编》;吕留良著《吕氏医贯》、《赵氏医贯评》及《东庄医案》;方以智曾著《医书》,现佚;李延罡著有《补撰药品化义》、《医学口诀》、《脉诀汇辨》及《痘诊全书》;喻昌有《尚论篇》、《医门法律》和《寓意草》。下面以傅山、喻昌为例,说明明遗民的就医活动及其医学贡献。傅山,名青主,山西阳曲人。甲申之变后,曾从事反清活动,失败后归隐,行医活命。知识渊博,学风笃实,著作有

3、《女科》二卷,《男科》二卷,《产后编》二卷。《傅青主女科》赢得后人很高的评价:“征君此书,谈论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准绳,用药纯和,无一峻品,辨证祥明,一目了然,病重者十剂奏功,病浅者数服立愈。较仲景之《伤寒论》方,虽不同而济世之功则一也。”〔2〕傅山医术十分高明,“凡沉疴与先生,无不瘳。用药不依方书,多意为之,每以一二味取验,有苦劳瘵者,教之胎息,不出三月而愈。……至今晋人称先生皆曰仙医。”〔3〕医德也很高尚,“山不欲违厥志,避居远村,惟以医术活人,登门求访者户常满,贵贱一视之,从不见有倦言,里党姻戚

4、有缓急,视其力而竭其心。”〔4〕对于医药,傅山有专门的论述。“药性大纲,莫过于精读经录及历代以来续入本草。至于用药之微,又向本草中,会通性、气、味,走注关键之妙,犹轮扁之斫,不可与人言也。”还揭露和鞭笞医学界之歪风,“……医药之道,偶尔撞着一遭,即得意,以为圣人复出,不意吾言留其说于人间,为害不小。处一得意之方,亦需一味味千锤百炼,文章自古难得失寸心,知道亦尔,卤莽应接正非医王救济本旨。”傅山的医学研究,皴染了浓厚的反清思想:“奴人害奴病,自有奴医与奴药,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医与胡药,正经者不能

5、治。妙人害妙病,自有妙医与妙药,粗俗者不能治。……以高爽之人医治奴人,奴人不许以正经之医治胡人,胡人所谓不许治者不治也。吾人于此经旨最有先事之验。”〔5〕喻昌,生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卒于康熙三年(1664年),字嘉言,江西新建人。幼能文,明末崇祯年间,曾以副榜贡生入京城上书言事。清兵入关后,削发为僧,隐于禅,从事医学。喻昌医术十分高明,“治疗多奇中”,与张璐、吴谦并称清初三大名医。喻昌医学著作有《尚论篇》、《医门法律》和《寓意草》,合称《喻嘉言医学三书》,汇集了他的所有医学研究成果,有很高的医学价

6、值。《尚论篇》全称为《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尚论篇》是简称。喻昌治学伤寒,提出的三纲鼎立学说和重订突出治法,是其对《伤寒论》的两大贡献。温病三纲说,把温病划分三种类型,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伤于寒,冬不藏精,至春月同时发病。并与伤寒三阴三阳对照,认为冬伤于寒,邪藏肌肤,即邪中三阳之谓也;冬不藏精,邪入阴脏,即邪中三阴之谓也;冬伤于寒又兼冬不藏精,则与两感伤寒相符不差,这是将伤寒学扩展运用的可贵探索。重订突出治法,“法”相当于文之“提要”,如《伤寒论》首条:“太阳之为病,

7、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其“法”为“太阳经受病之初,有定脉定证一法”。全书共397“法”,以三纲鼎立为原则,以纲统法,“毋论法之中更有法,即方之中亦更有法,通身手眼始得一一点出,读之而心开识朗”。397“法”突出了《伤寒论》辨证论治之精髓,使方随法立,药从方组,处方用药灵活多变。同时,第一,是对中医学自然哲学的影响。明清之际,以顾、黄、王为首的明遗民,在批判总结以往学术的基础上,将“问学与德性并重”,力斥空谈,倡导务实,大兴考据。钱穆对此评论说:“……智(方以智―――笔者按)崛起崇祯中,考据精核,迥出其上,

8、风气既开,国初顾炎武、阎若璩、朱彝尊等沿波而起,始一扫悬揣之空谈。”〔7〕考据之风也影响到医学领域,出现了大量的医学类书和丛书,类书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520卷、《医宗金鉴》90卷、《四库全书医书类》191部等;个人从刊有《张氏医书》7种,《徐氏医书》8种,《冯世锦囊秘录》4种,《黄氏医书》11种等。不少医家整理出许多古典医籍。如汪昂的《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张志聪的《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集注》,徐灵胎的《难经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